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 >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出发点,用问题贯穿知识点,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交流、回答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在区公开课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反映积极,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踊跃,回答问题也很到位,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教师也一直保持较好的心境,根据学生的回答循循善诱,比较好地在师生顺畅的交流中完成整节课的教学。然而,在校上公开课时,情况却不尽人意。学生反映不够积极,同样的问题提出后,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回答问题也要么钻牛角尖,要么答非所问;老师的情绪也越来越低落,由开始时的耐心引导到后来干脆离开学生的回答,自说自话,最后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后草草了事。
     同一教学设计,同一教案,同一教师,学生的素质也相当,但教学效果相去甚远。这样的结果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设计会得到绝然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校公开课上的不顺利?通过对两个公开课的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教学硬件环境的差异。为了上好校公开课,我们特地借用了学校能容纳100多人的电教室。该教室的设备较先进,大屏幕投影比较清晰,又配备有有线和无线麦克风。但大电教室的一个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太大,讲台、控制台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过远,足足2米有余,过大的空间坐下相对较少的同学,造成师生心理距离增大,配合就缺乏流畅感。同时,无线麦克风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在头脑中想到但不立即说出来,只能保存4~6秒,而学生之间传递无线麦的时间,往往超过6秒,这个时间差造成学生“想到了,但说不出”的尴尬局面。而在区公开课,我们改在物理实验室进行,虽然是物理实验室,但教室内的设备和学生平时上课的配置是一样的,学生首先就没有了环境陌生感,再加上教室小,密封性能突出,学生回答问题不需要使用麦克风,在很大程度上放开手脚,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环境的改变,是本教学设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课前的引入设计上的差异。在上校公开课,为了给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我有意将平时课前都有的一个环节省略了,这个环节的内容是将各小组上一节课的表现情况加以公布。在校公开课中,这个表面上看来保证课堂结构完整的举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它无意中直接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公开课,不要向平时那么随便。正是这个信息,使得许多平时敢于表达与教材不同意见的同学悄然无声,使得同学有意地生搬硬套课本的知识点,结果反而打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节奏。学生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反过来又迅速让教师产生了紧张,教师的紧张与学生的紧张在互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致使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抓不住教师提问的主要意思,在要求结合实际举例时,举例与观点不够切合等现象。不得以,教师就进入自问自答的表演状态。相反,在区公开课中,我吸取了前面失误的教训,课堂引入完全按平时上课的方式进行,平时怎么上现在就怎么上。而这种平常心态在师生互动中也同样得到了加强,使得本节课取得非常圆满的效果。一个貌似与本课无关的环节其实也是本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了这个环节,课堂教学就显得零碎,缺少一条暗线。
     最后,教师的情绪变化大。在对这两节公开课的不同效果进行反思时,本人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心理调节能力和教学控制能力。上校公开课时,由于学生的紧张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本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教师在此时显得过于急燥,并将这种不满意不由自主地通过表情———不再微笑,言语———打断学生的发言,动作———不再去学生间倾听学生的发言等,表现出来。这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紧张感,使学生感到受挫折。另外,也造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老师的引导的话学生听不懂,学生的发言老师也觉得答非所问。最后,校公开课老师只有在自问自答中结束。从教学效果来看,课上完了,但学生在难点问题的理解上仍未解决,而教师也觉得很沮丧,自己设计得好好的教案怎么就没有效果。而在区公开课中,因为急于表现,部分学生也有答错的时候,但这时的教师比较有耐心,仍然面带微笑,重复一遍自己的提问,并对自己提问中的关键词加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教师提问的中心意思,这样就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很好地控制了课堂教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实践中教师如何去掌握,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课堂中教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公开课是这样,非公开课也一样,教师心理调节得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极易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

  • 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不要”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

  • 创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美”

    建筑是造型美,舞蹈是形体美,音乐是旋律美,它们都属于艺术的美。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需要艺术的再创造,那将是一种和谐的、...

  • 新课标 新问题

    从2004年9月,我们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到目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既有平时的...

  • 新课标给政治课堂带来新气象

    自从去年秋季开学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品德》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初四年级思想 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讲...

  • 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之我见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

  •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反思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教学反思--教师前进的车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启示我们教师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不断思考与反思,并在反思中更好地学...

  • 政治年度教学工作反思

    2005—2006学年度我担任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本学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