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 >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初四年级思想 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社会发展常识。它是一门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传统课程。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一些社会历史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矛盾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矛盾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有多种,这里着重谈以下几个方法的运用。 
    一、“全面看问题方法”的运用。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任何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 系着的,因此,看问题必须考虑矛盾双方,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譬如讲“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关系时,就要全面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另一 方面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如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 使生产出现奇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文字发明,人类社会跨入文明时代;又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建立,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段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 多、还要大”等。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阻碍作用。如在奴隶社会末期,新式工具得不到广泛使用 ,奴隶经常破坏工具、逃亡,奴隶主庄园日趋衰落……说明奴隶制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所以我们 在讲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时要全面看,离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就必然造成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生产力难以发展的局面。离开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只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就变成了直线运动。这是不辩证的,也是不现实的。如在讲“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与经济危机问 题”时,一方面要看到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50年~1970年的经济增长率由战前的2.3%增大到5.3%,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又 要看到,战后资本主义矛盾日益激化、经济危机周期缩短、频率加快、范围扩大。“危机”与“繁荣”是同时 存在的。离开“危机”强调“繁荣”或离开“繁荣”只强调“危机”都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看问题必须坚持 辩证法的全面性原则,其他像资本主义的高工资与资本主义的高物价、高税收;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等,在 讲解的过程中,也都必须统一起来加以把握,不能孤立地强调其中的一方。 
     二、“在普遍原理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的运用。 
     任何事物的矛盾,既有与其他矛盾相联系的共同本质,即共性,又有与其他事物矛盾相区别的特殊本质, 即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坚持在普遍性指导下,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比如在讲“如何看待奴隶社会”时,有同学说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 的剥削社会,它不如原始社会好;又有同学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明确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其次,就要具体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 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如人类自从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文化也取得巨大成 就;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奴隶社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社会,奴隶主不断强化军队、法庭、监狱等 国家机器,对奴隶进行政治上统治,又利用宗教迷信思想欺骗、威吓奴隶,对奴隶进行精神上统治,最惨无人道的是奴隶主还常常把奴隶作为人祭、人殉,用奴隶充当角斗士等对奴隶的人身摧残和迫害。由此可见,评价 奴隶社会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又如讲封建社会的“行会”时,也要具体分析,既要看到它在建立初期 的积极作用,如行会的建立,有利于保护比较脆弱的城市手工业,有助于传授生产技术,促进手工业的巩固和 发展。又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的种种规定限制了自由竞 争,限制了从业人员的数目,限制了新式工具的应用等,从而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其它像资本主义的民主、自 由、平等,在讲解的过程中也都必须具体分析,既看其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其局限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论。 
      三、“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方法” 的运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互相联结,不可分割的,同一中有对立,对立中有同一,因此,在处理矛盾双方 的关系时,应坚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比如在讲“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就要坚持“同中 有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但是同时又要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是复杂的,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由于特殊原因,可能超越这个或那个社会阶段跳跃地向前发展,这就形成了各个国家特殊 的发展过程。如日耳曼人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他们没有经历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直接进 入了封建社会。这就是“同中有异”。又如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英、法、德、日、美等国尽管最终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建立的方式各异。英、法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实现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日本则是通 过明治维新最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这也是坚持了“同中有异”。又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 的制度,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东西,这就坚持了 “异中有同”。 2页,当前第1页12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

  • 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不要”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

  • 创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美”

    建筑是造型美,舞蹈是形体美,音乐是旋律美,它们都属于艺术的美。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需要艺术的再创造,那将是一种和谐的、...

  • 新课标 新问题

    从2004年9月,我们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到目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既有平时的...

  • 新课标给政治课堂带来新气象

    自从去年秋季开学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品德》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 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之我见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

  •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反思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教学反思--教师前进的车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启示我们教师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不断思考与反思,并在反思中更好地学...

  •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 政治年度教学工作反思

    2005—2006学年度我担任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本学年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