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 >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msnavigation--> <--msnavigation--><--mstheme-->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内容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在找到需要克服或改进的问题以后,用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践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交往的教育过程观以及教学交往的含义,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学交往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高一《思想政治》第三课第二节“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学交往的实施策略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目标的重点,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主体性、个性和创造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而言,人们也渐渐意识到它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的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政治教师开始对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开始重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交往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一、          交往的教育过程观及教学交往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师生双方并不是作为活生生的独立的完整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发生沟通,并未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的情感体验。而交往的教育过程观则认为:交往是阐释师生关系的基本前提,教育过程不是“主体——客体”的对象化模式,而是“主——客——主”的交往实践模式,它是由三个环节——同客体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同他人的交往实践;同自身的对象化活动所构成的实践。在交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各自全部的经验、情感、个性等投入教育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合作,创设对话交流的情境。这种交往不是为实现教学的任务做铺垫,可有可无的,而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须,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须。

教学交往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达到某一个目的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生生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或生生之间的交往都是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二者有其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差别。由于教师的闻道在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更具深刻性和长久性,而生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之间往往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又很少带有差别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对于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自我中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重视教学交往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交往实际上构成了学生智力背景,并使学生真正涉及到由不同个性和视野所构成的“精神场”。具体说来,教学交往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1.教学交往沟通了思想政治课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使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了完整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实际,都有自己对人生、社会及现实的认识。在交往的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是主客关系,而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及思想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打通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教学不仅局限于以书本为中心的科学世界,而且延伸到生活世界之中。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他们的交往关系时,也创造着生活,也在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不断地构建着“自我”、生成着“自我”,这就避免了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容易出现的空话、套话、主观臆测和无的放矢,使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符合实际,从而愿意接受和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交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需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将外在于自己、客观既定的、社会通行的思想政治道德等规范体系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教育中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既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又来自于个体内部的需要,而且只有当外部要求与内部需要有机整合时,才可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推动学生的学习不断进步。而这种整合不可能是孤立的个体完全自发地进行的,它总是发生在同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对话”中。这种认知交流活动如同一面镜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照构架,用以反观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将对通行的社会规范要求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并通过这种认知交往活动,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能力,接触更多的新生事物,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需要。3页,当前第1页123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

  • 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不要”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

  • 创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美”

    建筑是造型美,舞蹈是形体美,音乐是旋律美,它们都属于艺术的美。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需要艺术的再创造,那将是一种和谐的、...

  • 新课标 新问题

    从2004年9月,我们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到目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既有平时的...

  • 新课标给政治课堂带来新气象

    自从去年秋季开学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品德》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初四年级思想 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讲...

  • 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之我见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

  •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反思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教学反思--教师前进的车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启示我们教师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不断思考与反思,并在反思中更好地学...

  •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