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英语教案 > 高中英语教案 > 高三英语教案 > 2023届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指导(通用2篇)

2023届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指导(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28

2023届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指导篇1

高考听力测试部分解题指导

高考听力测试以语篇(对话或独白)为测试载体,在语言使用的场景中测试学生使用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听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听力测试要点包括:

1)理解主旨和大意。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3)简单推断谈话背景、人物关系等。

4)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人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被明确说出,有时则隐含在语篇的字里行间,需要我们去揣摩、推测。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约需20分钟左右,共20个小题,计分20分。设问全部是特殊疑问句,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疑问类型,如:what(主旨或内容),who(关系或身份),when(时间),where(地点),why(原因),how(方式),whattime(具体时间),howmany(数),howmuch(量),howlong(长短),howold(年龄),howsoon(多久),howoften(频率)等

听力考试中常出现wheredoestheconversationtakeplace?whatistheman’sprofession?之类的问题,考生要通过对话的具体情节和背景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职业、人物关系等。熟悉特定的场景用语和关键词,这一点很重要。

记住下面一些常用的场景用语。

餐馆用语:menu,bill,order,tip,hamburger,sandwich,soup,dish,beer,food,softdrink等; 

医院用语:takemedicine,temperature,pill,headache,runningafever,bloodpressure等;

宾馆用语:luggage,singleroom,doubleroom.,roomnumber等;

邮局用语:mail,post,deliver,stamp,envelope,telegram等;

机场用语:flight,takeoff,land,luggage,boarding,meetsb.等;

车站用语:roundtrip,singletrip,sleepingcar,meetsb.等;

商店用语:onsale,size,color,price,change等;

学校用语:professor,exam,course,dininghall,playground等。

在飞机上:flight,landingcard,

那么,在做听力题时应注意什么,现在我来介绍一下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高考听力测试具有瞬时效应、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的特点,需要稳定心理才能沉着应答,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在平常的听力训练当中,应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身放松,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音之上,充满信心,沉着冷静。在考试时,遇到未听懂或未完全听懂的内容,对于实在没把握的内容,也应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去推测。切忌听录音时在某一个词语上冥思苦想、耿耿于怀,打乱听后面内容的心理节奏。

(二)读题预览预测,变被动为主动

预览

有些考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时机预览题目、预测录音材料,导致做题时手忙脚乱,无备而战,节节失利。其实,利用好录音播放前及中间间歇时间对将做的题目、选项进行预览,并根据所涉及的词汇、范围等进行预测,才是听力考试取胜的关键。

预览的时机有四个:

1)试卷分发后填涂完姓名及准考证号之后的剩余时间;

2)播放试音小乐曲及试音材料时;

3)介绍第一节试题做法的时间;

4)每段对话或独白播放前的5秒钟时间。

高考无闲时,时时都重要.这些零碎时间的安排的正确与否体现了一个考生的高效把握时间的能力,也体现了一个考生的解题技巧,而这两方面都对考试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预测

1)听前预测

a根据题目中的语言信息预测

语言交际离不开环境,语言是在一定环境中交流的信息,反之环境也决定着交际语言。比如:在学校,常出现老师和学生的谈话,谈论内容常为学习、考试、作业等问题;在机场,常出现旅客与服务员或旅客之间的谈话,谈论内容为航班的班次、起飞时间等问题。如果我们从题目中获取了某些方面的信息,就可以缩小范围,预测对话的环境、人物身份及对话大体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询问对话发生的地点、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及各自职业。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peakers?

a.headmasterandteacher.    b.assistantandcustomer.       c.bossandemployee.

9.whatdoesthemanthinkaboutthewoman’sfirstrequest?

a.it’sunbelievable.           b.it’sunacceptable.            c.it’sreasonable.

10.whatwillhappentothewomanifsheinsists?

a.shewillhavetofindanewjob.b.shewillworkfewerhoursaweek.c.shewillgetwhatsheaskfor.

大家分析一下第10题的选项,找新工作,工作时间少一些,这些是否能够暗示这段听力是关于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对话的?因此是否可以在听之前就把第八题的答案推出来?应该说c选项更合理一些。而在听了之后大家肯定记得这一题的答案就是c。这就是在听前利用题目中的语言信息进行预测的方法。

b抓住关键词预测

对于一些询问说话人行为状态、事件原因以及推论性的题目来说,所给选项句子一般较长,成分复杂,预测语言信息就比较难些。对这类题目的预测方法可采用比较选项,分清相同点与不同点,特别要注意各选项中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汇,从关键词入手,对要听到的内容进行预测,在听的同时,去同存异,辨别真伪,选择与内容逻辑意义相一致的选项。

5.whatcanwelearnaboutthemanfromtheconversation?

a.hewillprobablywaituntilsummertogotocanada.

b.hewillprobablygotomexicoforhisvacation.

c.hewillprobablygotocanadaforhisvacation.

这一题问的是一个人的将来的可能的行为.大家分析一下三个选项,可以发现选项中出现了两个国家的名字,那很可能就是让我们去判定在这两个国家之间二选一,不可能是在与一个国家有关的两个信息里二选一,而第一个选项和第三个选项都有gotocanada这个关键的信息,只不过第一个选项里多了一个附加信息,waituntilsummer。那我们在听之前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推测:这一题的答案是b。而且,我们还可以再从另一个角度去推敲一下,如果第一个选项是答案的话,那么为什么第三个选项不可以是答案呢?他可能等到夏天去加拿大不也就意味着他可能去加拿大吗?那两个都有可能的话,这两个就都不是答案了。事实证明答案是b。这就是我们在听之前抓住关键词进行预测的方法。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在听之前那有那么多时间去这推测,那推敲啊,其实,这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意识,平时训练中加强这方面的意识的培养,高考中也就水到渠成了。

2)听中预测

a根据关联词预测

不同的关联词的使用可导致表达内容的迥然不同。

6.whatdoesthemanwantonhispissa?

a.hamandpineapple.b.baconandtomatoes. c.sausageandmushrooms.

在录音中有这样一句:hmm…i’llhavesausageandmushrooms.no…wait…letmechangethat.i’dlikehamandpineappleonit.不少学生刚听了前半句,就选择了“sausageandmushrooms”这一答案。然而,若平时多注意预测能力的培养,留心句中的关联词,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就不会在听完半句时就匆匆选择。在听到no一词后便会立即联想到这是否定了前一个选择的意义,答案应该是:hamandpineapple。

b根据信号词预测

预测职业或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听到whatcanidoforyou,sir/madam?或canihelpyou,sir/madam。可排除在家、谈话者是夫妻、师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是:shop-assistantandcustomer或patientanddoctor。当听到dad、mum、sister、brother等可判断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如听力材料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butithinkmyroleisveryimportanttothecompany.

如果在听前你没能推测出第八题的答案的话,那么在听的过程中当你听到company这个信号词的时候,我想你不会去选a和b了。

8.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wospeakers?

a.headmasterandteacher. b.assistantandcustomer.c.bossandemployee.

(三)抓大放小,紧盯关键词句

由于高考听力材料信息量大,速度较快,捕捉关键词句就成了英语听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些考生在做听力测试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盲目地逐词逐句地听,不免挂一漏万。其实,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只要捕捉到关键的词句就能基本找出问题的答案。

14.whatwillthemandonextmorning?

a.meetmr.cooper. b.visitnationallab. c.meetbilllyons.

15.howwillthemanspendhissaturday?

a.hewilldosomepaperwork. b.hewilltakesomerest. c.hewillmeetsomevisitors.

从录音材料中听到,女士的第一句话是:ameetingwithbilllyonsatteninthemorning.只要听准了人名、时间和具体事宜,第14题就可以选对答案c。男士后面又说到周六不要安排任何事情,他要与家人观看篮球赛,所以15题答案选b。此外,考生在听录音时还应重视说话人的重音和语调。通常情况下,说话人的语调越重表明此信息越重要。所谓会听,就是指的在听力考试中会抓关键词语及主要信息。

(四)顾全整体,运用概括分析跳越障碍

高考听力测试题中很少出现没学过的生词,但不排除会碰到有些词听不懂的情况,于是有些考生不再继续往下听,而是去思考未听懂的个别词语,形成恶性循环。碰到个别词语听不懂是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弱读、同化、连续、省音等语音现象的缘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跳过去,接着往下听。只要你领会了大意,明确了话题和谈话的背景文化知识,就可以越过障碍,运用整体理解去推知答案。

6.howdoesthemanfeelaboutdavid'swayofsleeping?

a.it'seffective. b.it'sstrange.  c.it'sthebest.

7.howmanyhoursdoesdavidsleepaday?

a.four.        b.six.        c.seven.

8.whatdoesthewomansuggestattheendofthetalk?

a.peopleshoulddevelopahabitlikedavid's.

b.peopleneedlongerhoursofsleep.

c.peoplehavedifferentsleepinghabits.

听完全段对话后得出整体印象,可明确本段对话的主题要义是谈人的睡眠习惯。女士的第一句话就点出:davidhasastrangebuthighlyeffectivewayofsleeping,因此,第6题选b。女士的第二句话清楚表明atotaloffourhoursofsleepeachday,于是第7题就知道答案选a。在对话中那位男士最后说notevery-oneisdavid,iguess。由于可以推断他们的态度和观点:每个人的睡眠习惯是不一样的。因此,答案选c。

(五)眼明手快,各器官协调并用

在听第六到第十段长对话或独白时,考生不可能记住录音材料中涉及到的全部信息,特别是一些数据、时间、地点、人名等。所以考生就应做到耳听、眼读、脑思和手划同时进行。有必要时,考生还要对一些非常重要且易忘的信息做速记。速记时遵循的原则是简单、易懂、快捷,可采用字母、缩写、符号、汉字等形式,具体形式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如第六段听力材料中的最后两句:

w:okay.we’llbethereat5:15.

m:inhalfanhour?great,thanks! 

7.atwhattimedoesthisconversationtakeplace? 

a.4:45    b.5:15    c.5:00

如果在听的时候及时把5:15记下来,那么在听到inhalfanhour之后你马上就能想到这一题的答案是a。

需要注意的是,“速记”不是听写,而是用最快的方式写下一个单词或一、二个数字,以便在第二次听录音时根据问题和选项进行校对和修正,确定选项。

goodevening.tonightthemainnewsisaboutthebadweatherwearehaving.stormsarereportedinallpartsofthecountry.inthenorth,themainroadnearglasgowareblockedbytreesbecauseofhighwinds.inthesouth,heavyrainsandstormsarereported.neardover,fiftyhouseshavebeenflooded,andlastnightalorrywasblownoverbythewind.intheeast,quiteafewareashavebeenflooded,manysmallboatshavebeenlost,andthismorningoneboatwasfoundtwomilesinland.thingsarebetterinthewest.buttwovillageshavebeenfloodedbyariver.fourpeoplenearlydrownedintheflood.morestormsareexpectedtomorrow.

1.whyaremanyroadsclosedinthenorth?

a.becauseofheavyrain

b.becauseofstrongwinds

c.becauseoffallenstonesfrommountains

考生在准备听力时,心里要记住roadsareclosedinthenorth的原因是什么,手中的笔要记下becauseof 后面的单词。你将听到两遍becauseofhighwinds你快速记下winds这个单词,在录音放第二遍时再核对一下,所以答案是b

2.inwhichpartofthecountryhavefiftyhousesbeenflooded?

a.inthesouth   b.inthenorth    c.intheeast

考生在准备听力时,心里要记住houseshavebeenflooded,然后特别要捕捉相应的的方位词。因为在上一题中已选择了north,所以一般不会重复该词。所以你把重点放在选项a和c上。你将听到二遍inthesouth,heavyrainsandstormsarereported.neardover,fiftyhouseshavebeenflooded.这里考生应快速记下south和rains,flooded等单词,听第二遍时,考生再进行核对,本题答案为a。

3.whathappenedinthewest?

a.manyboatswereinthewest.

b.fourpeoplediedinthewest.

c.twovillageswereunderthewater.

考生在准备听力时,心要记住west,注意捕捉west附近的信息。你将听到两遍twovillageshavebeenfloodedbyariver.fourpeoplenearlydrownedintheflood.这里考生应快速记下villages和flooded,nearlydrowned。选项b为fourpeopledied与录音中的nearlydrowned不相符合,而选项中c的twovillageswereunderwater与录音中的twovillageshavebeenfloodedbyariver相符合。所以正确答案为c。

总之,听应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般说来,高考听力题难度不会很大,考试的障碍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

一、能力因素。考生被录音材料牵着鼻子走,接受信息的速度跟不上谈话的语速,错过关键信息词,听完后把握不住要旨。

二、心理因素。高考结果分析反映,听力测试的前五题丢分较多,这是因为在考听力时,考生似乎进入状态比较晚,心情烦燥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还没等听出个头绪就结束了。一旦开头有听不懂的部分,有的考生马上就会心慌,导致后面的问题也听不懂。答题思路不对也是丢分的重要原因。高考听力并不是重在细节,更不重在语法,而是重在对应(matching),只要听懂对话的大概内容,就能根据常识和逻辑分析,运用排除方法得出正确答案。

为此,听力考试必须听、读、记结合进行:第一步运用预览预测迅速阅读题干和选项,第二步静听录音、记住要点,第三步结合人物、时空、话题及背景推出正确答案。只要平时打好词汇基础,坚持多听,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高考中就定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满意效果。

2023届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指导篇2

谈高考听力测试

考查方式

高考听力考试时间为20分钟,试卷共20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从3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回答试卷上的问题。试题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5段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答题时间约10秒。这一部分录音只放一遍。

第二部分是5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材料后有2~4个小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答题时间约为25秒。这一部分录音放两遍。

录音的语速大约是每分钟130~150个单词,总词汇量为1,500个单词左右。

命题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试卷的题型安排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通常的安排顺序是对话在前,短文在后;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2.交际性原则

试卷的选题立意体现交际性、口语化的原则。听力材料是具有交际性的口语材料,考查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感,对学生的辨音、记忆、推理、归纳等能力,对语言反应的速度以及连续接收听力信息的承受能力都有一定要求。

3.实践性原则

试卷的主体内容体现实践性的原则。试题内容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对话情景,一般不会超出大纲后面所列出的41项日常交际用语的范围,即:问路、打电话、约会、看病、介绍、告别、劝告、留便条、住旅馆、操作工具、租房、用餐、文秘、过海关、风土人情、传统、时事、人物、环保、科普等等。

应试指南

(一)细枝末节,不容忽视

1.储存体力,保持清醒,稳定情绪

考前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精力充沛;思想上镇定从容,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争分夺秒,提前阅读,预测信息

在听力录音播放之前,先将试卷上的相应问题和选项浏览一遍。考生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环节,因为通过提前阅读,可以对试题的大体内容和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此外应控制好答题时间,利用每题后的暂停时间(5秒钟),浏览下道题的问题和选项,有的放矢,为听音做好准备。如果是长对话或独白,首先对它有几个问题应心中有数,然后整体阅读这些题目,通过题干和选项的内在关系,把握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听录音材料。

3.如遇难题,切忌纠缠,轻装前进

听力考试中的连续丢分现象是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实际应考过程中,如果因为某道题没有听清或听懂而选不出答案,请不要惊慌失措,而应立即放弃,集中精力听好下道题,否则就会造成连续丢分的后果。建议考生将做不出来的题做上记号,先空在那里,待完成所有听力试题后,选一个在正确答案中出现频率最少的字母项。

4.听从指令,严守要求,规范答题

学校、姓名、学校代号和准考证号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如果填错的话,可能得不到成绩或判为0分;答案要做在答题卡上,做在试题册上无效;一定要用铅笔填涂答题卡,如需更正,先用橡皮擦干净;要用直尺对准题号和答案等。此外,在选择考试用笔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铅笔。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类细节性的失分。

(二)厚积薄发,智夺高分

听力测试是对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它不仅与听者的基本听力技能有关,而且与听者的英语基本功(如词汇量、词法、句法等)和知识面(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逻辑推理知识等)有密切联系。有些同学期望在掌握一些听音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听力能力就能产生一个飞跃,或者期望通过考前的听力强化训练就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些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听力比较差的考生只有平时多听多练,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提高听力技能和语言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应试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刻苦训练是决胜高考听力的关键。

1.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多听”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多听就是反复进行听音练习。只有对大脑反复地进行声音信号的刺激,才能提高听觉反应的自动性,对语流中的音、词、句型结构,对话中的各种信息和说话者的各种意图等形成自动的条件反射,建立直接的英语思维。

听力基本功主要包括听音、辨音、听音会意、对语流快速反应,以及语感和英语思维模式等。这些听力技能只能通过平时大量的听力练习获得。从语言认知的角度看,学习语言的首要因素就是声音。儿童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主要就是通过听音模仿的方式,注意并辨别各种声音符号,获取大量的母语信息。而广大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几乎都是从阅读书本开始,并且经常受到母语的干扰,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对真实世界中的英语材料积累不够。因此,如果不经过认真的、大量的、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就无法掌握实用的听力技能,无法实现听力质的飞跃。

在中国,外语环境不足和母语的干扰都给听力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和手段来人为创造外语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听磁带录音和外语广播,看外语教学录像和外语电视节目,以及进行听写、朗读、口述课文、对话等,促进对外语的自然吸收,从而培养基本的听力技能。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暴饮暴食”;另一种是“随兴所至”。前一种过于急功近利,后一种过于散漫,都违背了听力学习的规律。就像雨露滋润禾苗,既不能倾盆大雨,又不能久旱无雨;只有和风细雨,才能春风化雨。因此天天听,细水长流才是听力练习的有效办法。

2.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练好基本功,拓展知识面是取得听力高分很重要的两个方面。良好的听力技能是提高听力的基础,而积累宽阔的背景知识对获取高分更是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所谓听力技能是指语音方面的综合技能,如分辨音素及语流中的连读、略读、弱化、失去爆破,区分语气强弱,捕捉重音等。所谓背景知识,是指头脑中存储的知识信息量。和听力有关的知识信息量包括词汇量、词法、句法、语篇知识、社会文化知识、逻辑知识等。听的过程就是迅速把声音信号与原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比照的过程。如果记忆与听到的信息相符合,理解就快;反之对声音就不能做出快速的反应。例如词汇量不足是听力的一大障碍,无论是阅读还是听音,都要以一定数量的单词作为基础。在听音过程中,大脑对生词是不会产生反应的。虽然少量生词可以借助上下文来推测其意义,但这种推测活动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对整句意义的理解。当听音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生词时,往往就只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所以人脑就像电脑,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存储的知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一个人听的能力。

除此之外,注意积累特殊的口语化词汇和固定表达对应试者听音能够带来很大帮助。同时,熟悉各学科的基本常识也同样重要。一个文科学生与一个理科学生,在英语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同听一篇有关有机化学常识的听力材料,前者的成绩通常比后者差。这不仅与听者的英语听力水平有关,也与听者的各类文化科教知识有关。后者能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

3.通过练习培养各种听力应试能力

英语听力理解涉及到多种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尤其在收听较长的听力材料时,听者各方面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接收信息的效果。在多种能力中,除了“听”这个最主要的能力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能力,下面逐一列举并分析几种与应试有关的能力。

(1)短期记忆能力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人的两种记忆形式。短期记忆是指听者将听到的词句暂存于意识之中,对理解全篇形成帮助。短期记忆对听力考试尤为重要,因为能否记住刚听完的内容,是理解全文和选择正确答案的前提。人们从听到理解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听(输入)—记(存储)—认(命题)—选(输出)。因此,记忆中存储的录音信息量越多,理解的条件就越充分,答题的把握性就越大。

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短期记忆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每次只能记7个不相关记忆单位,记忆的时间可保持1分钟左右。要提高信号的短期记忆力,需要掌握一些记忆方法,并进行专门的记忆力训练。根据高考听力试题的特点,下面四种做法可以一试。

①复述记忆法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听完一篇短文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用简单凝练的句子代替展开的长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时不要因回忆不出很多内容而泄气。美国有家广播公司曾作过调查:一般人只要能在较短时间内回忆起他们认真听到的内容的28%,能够记住其大意,就算成功了。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短期记忆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②情景记忆法

对听到的人名、地名、数字等如果孤立地去记,是难以记住的。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到特定的场合中,与情景联系起来,往往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③重点记忆法

在听故事、人物传记等体裁的录音时,要根据该体裁的特点,重点记忆录音中提到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和情节(why、what、how)四大要素。只要记住了“四要素”,就已经掌握了录音的梗概。

④关键词、句记忆法

录音的主题句(topicsentence)起着阐明录音主题的作用。它们往住位于录音的起首。抓住了主题句,并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捕捉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就比较容易记住录音的大意。有时在想不起某段录音内容的情况下,只要别人提示一下录音中的一两个关键词,便会茅塞顿开。因此,在听音时留心记住某些关键词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有边听边速记录音核心信息,以帮助记忆等方法。总之,只要能排除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干扰,克服主观因素的不足,采取必要的强记措施,短期记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2)实战中听音会意的能力

平时的听力训练与应试时的临场应用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听是一个完全的实时进程。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对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反复复地听,直到能听懂为止(这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是必要的);然而在听力考试中或与外宾交谈时,录音或讲话的内容往往只能听到一遍,而且要求听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如听音后暂停十几秒的间隙内)迅速做出反应。听音的这种实时性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减少听音的遍数和使用录音机暂停键的次数,培养在只听一遍连贯录音的情况下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在听英语的时候,不管对方的发音、语速如何,都不能产生抗拒、排斥的念头;甚至当你无法理解录音内容时,也千万不要有此想法。因为唯有在自然流动的声音里练习,才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这里的“自然流动”就是指话语的连贯性和语音语调的自然节奏感。所以我们在听音时要尽量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而不要人为地、频繁地把一篇听力材料切割成零碎的小块。要从整体上把握听音的内容,避免在听音时只注重单词、语法、句子结构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要提高听一遍录音后即能会意的能力和在第一时间内反应的正确率,从实战的需要出发,增强应试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3)快速阅读的能力

有些考生无法摆脱朗读文章的习惯,慢慢地逐字阅读选项方能理解,速度一快就无法把握具体内容。他们往往来不及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较长的选项,更不用说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浏览下道题的选项了,因而在听力考试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克服上述现象,就要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这也是提高听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根据文章的页码和字数的多少来限定自己读完的时间。当然,阅读的快慢要以弄清文章或句子的意思为前提,快了没读懂,等于没有读。因此开始时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而要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不断加快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高考试题的书面选项进行快读的训练,要求在十几秒的时间内读完两道题的8个选项。较短的句子不会有太多问题,主要是针对长句,不仅要能读完、看懂,而且要能区分选项的异同。浏览选项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垂直浏览法、寻同求异法等,它们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句意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实际上,无论听或读,本质上是同一种思维活动,只不过感知的方式不同而已。读得慢无疑听得也慢,因为语言信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传递到大脑,都会受到思维反应速度的限制。因此收听语速较快的录音材料,用声音的速度来带动大脑思维反应的速度,可以促进阅读的速度。同理,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会促进听力的提高。

2023届高考英语听力解题指导(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