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第二册 6、2生物的进化

第二册 6、2生物的进化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前一节教材解决了生命的起源的问题,但地球上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本节教材所要解决的问题。本节教材先讲述生物进化论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再讲述化石的概念及分类,最后抓住化石这一证据,阐述了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向前发展进化的,论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正确性。本节与前一节教材阐述了从生命起源到生物的进化,体现了生命历程的完整性。这一节教材还对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较大帮助。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及安排次序的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得到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有关知识,对化石及其挂图的讨论得到化石概论、特征、种类待知识,对相关化石挂图的比较归纳出化石的作用和进化论的观点。这节课中要注意运用系统比较法进行比较教材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了解化石。

 (二)技能目标

 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生物进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化石的概念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化石的种类。

   三、教学准备

  1.始祖鸟化石、古代蕨类叶的化石。

  2.化石标本可每桌(或每人)一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生命的起源,这节课我们要讨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哪里来的。

 (二)新课

 请学生看教材第106页生物进化论这一小节内容。提问:关于生物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哪两种观点?分别称为什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论证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请学生看教材第109页阅读材料《达尔文》。提问: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用什么学说解释的?这个学说可归纳为哪十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指:现存生物是原始生命诞生以后,经过长达数十亿年的演变而成的,不是神创造的;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毕生的研究,例举大量事实,用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论证了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各种生物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经缘关系。

 提问:达尔文萌发“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思想受什么启发?学生能答出是化石。从而引出化石的概念。设问:什么叫化石?出示化石标本并分给学生们看,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再出示始祖鸟化石挂图等。请学生看书第106页化石这一段内容。提问:什么叫化石?化石有哪三类?分类的关键依据是什么?你手上的化石是什么化石?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三)小结

可对照板书由学生来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一)

进化

  (一)、生物进化论

 1.古代生物    现代生物

 2.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二)、化石 

 1.概念

                遗体化石

     2.种类   遗物化石

                遗迹化石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例论点中不属于进化论的是( )

  (A)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B)生物的种是发展变化的

  (C)现代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化石(D)现代生物之间不一定有亲缘关系

             (2)恐龙蛋化石属于( )

  (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 (C)遗迹化石 (D)活化石

2.课后练习

    (3)恩格斯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会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用         学说即             

          来解释。

    (5)把下面的实物与对应的化石种类用线连起来

       恐龙骨化石

       恐龙蛋化石                      遗体化石

       种子化石                        遗物化石

       北京洞人用过的石器              遗迹化石

       北京猿人用火形成的灰烬层       

   3.参考答案

(1)D   (2)B   (3)答:因为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生物是由神创造和生物的种是不会改变的等错误观念,进一步证实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 (4)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略)

 

                       教案实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了解化石的作用,明确生物进化的观点。

2.   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运用,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

方法,了解归纳法。

 (二)技能目标

1.   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自然

选择学说的运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比较法进行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生物进化的阐述,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化石作用。

2.教学难点 :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三、教学准备

 1.始祖鸟化石、始祖马、原始马、现代野马、若干恐龙化石挂图,禄丰龙的复原挂图。

 2.录制恐龙的自我介绍磁带,制作投影片一张(内容详见教学过程 )。

四、教学过程 

 提问:达尔文萌发“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思想受什么启发?学生能答出是化石。设问:化石有什么用?出示始祖马挂图、原始马挂图、现代野马挂图(中国的野马也可提一下),在老师的提示下比较、分析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提问从这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你能推断现代马和始祖马的血缘关系?这说明什么问题?得出化石的第一个作用。教师讲解马变化原因(贯穿生物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即适者生存的观点)。

 出示以下内容的投影片。

   科学家对不同年代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⑴最古老的地层是没有化石;

 ⑵从大约35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⑶越古代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质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⑷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学生讨论: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生物从无到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发展。

 要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得出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辶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出示我国云南绿丰县发现的绿丰龙复原模型挂图。指出绿丰恐龙体长约6—7米,只属中等大小的恐龙。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学生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看情况教师可提示性地说以下两句话:马为什么会进化?巨大的恐龙的食量怎么样?)。接下去教师放恐龙灭绝原因的磁带(恐龙的自我介绍)。教师指出,恐龙灭绝后,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取代了恐龙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种现象,达尔文称之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提问:以上我们是根据是什么来论证的?化石有什么作用?教师再重复化石的作用。

 提问: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动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的结论,我们是怎样得出的?指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归纳法。讲述归纳法的有关知识。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就是把某类事物的全部个体都研究一番,再经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实际应用中工作量大,并且有时相当困难。不完全归纳法中最常用的是最简单的枚举法;例如,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动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这个结论就是应用归纳法中的简单枚举法,即把个别的事物经过研究提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就是简单枚举法。此种方法简单但不一定可靠,不能全盘皆用。例如,鱼有鳞,蛇也有鳞,若得出蛇是鱼进化而来的就错了。再如,鸟会飞,蝗虫也会飞,得出鸟和蝗虫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那也错了。所以说简单枚举法可靠性不大,不能全盘皆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用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出来的,我们为什么说他正确的呢?因为,达尔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进化论依据了大量的事例,而且迄今尚未有反例。同学们以后应用不完全归纳法想得出正确结论时,也需要象达尔文一样尽力收集研究的例子,并且得出的结论没有反例。

(三)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二)

  (一)化石的作用

 

化石

进化论

解释学说

总体

提供证据

得出结论

自然选择学说

具体

1

同种生物化石在变

生物在发展变化

2

早:水生  迟:陆生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3

遗体化石特征与不同的现代生物有相似点

古代生物 现代生物

现代生物间有亲

4

化石上的生物没有了

许多生物灭绝了

  (二)归纳法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自生命诞生以来,生物的进化方向是            

                         

 (2)达尔文的成功在于( )

  (A)运用简单枚举法归纳出生物进化规律

  (B)运用完全归纳法概括出生物进化规律

  (C)收集研究大量材,归纳生物进化规律

  (D)运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生物进化规律

 (3)马能生存到现在是因为         ,恐龙早就灭绝是因为           

 2.课后练习

 (4)虎要吃山羊的,虎与羊应该   亲缘关系。

 (5)始祖鸟与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比较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6)生活在水中的鲫鱼、泥鳅属于鱼类,所以水中生活的动物都是鱼。这是用         归纳出来的,这个推论是 

 的。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做到                        

   1.参考答案

(1)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到的方向进化。 (2)C  (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有 (5)答: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有共同的祖先—有原始爬行类。

 (9)简单枚举法 不可靠 增加所研究事例的数量

第二册 6、2生物的进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