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2.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观察;
3.了解一些关于不同种树叶的基本知识;
4.初步意识到观察是细致的。
教学准备:
小组探究需要:每人收集十几片落叶;
个人探究:统计记录笔记。
教学思路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三课,在“我看到了什么”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可以说这课是引入细致观察的一个铺垫,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和粗浅,但是就是在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好观察、非常粗浅的观察对象中引领学生发现更多。关于“什么是区分不同种树叶的标准?”对叶子的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观察,为以后两节课对树叶进行细致的局部观察做好铺垫。
教学活动过程 :
一、了解树叶的收集情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捡”树叶。
1.同学们看到你们收集了这多的树叶,我真高兴。那老师问你们这些树叶是从哪些地方收集来的?(回忆收集树叶标本的地点)
2.你们怎样收集到这些树叶的呀?
3.讨论:为什么不能摘叶子?
二、统计捡来的各种树叶。
1.这么多的树叶放在桌子上我们给它们整理一下,作个统计。
2.统计自己捡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3.同学拿出统计记录本做统计记录。(个人探究)
4.不如将我们小组所有的树叶合在一起,统计我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树叶?
5.小组商量我们小组有几种树叶?(小组合作探究)
6.汇报统计结果。
①统计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统计结果告诉大家?
②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统计结果。(各小组逐个汇报)
三、讨论同种树叶判断的标准。
1.你们小组把哪些树叶分为同种树叶?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组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区分情况。
3.你们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判断这些树叶是不同种树叶的呢?
4.小组讨论:我们刚才给树叶分类的标准。
5.汇报自己小组商量的结果。
6.教师记录(板书)。
7.分析各小组的判断标准。
①教师记录标准:
颜色
大小
形状
叶柄
……
②刚才我们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标准,你们赞同哪个小组的说法?
③小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到讲台上来展示自己的质疑理由)
④初步开始关注树叶的各种属性。
四、课后记录
下课后去检一些你认为是同种树的树叶。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一片完整的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观察出各种不同的叶片之间存在的共同之处。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