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2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五年级上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我和你》,提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去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想同学们肯定非常喜欢这些出色的运动员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部分运动员的照片,想看吗?(课件出示照片)
2.这些运动员中,你最喜欢谁,把他的名字写在学习卡上,然后在反面简单描述一下他在屏幕上的位置,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
3.读学习卡,同学们猜,(一个人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猜测,让同学们产生疑问)过渡:怎样才能更清楚的更简单的表示出一个人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设置疑问,引出数对
(一)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咱们先以同学们的座次为例,刚才你们说到的竖排指什么吗?(学生指一指)在数学上称列,从哪开始数,你们有两种数法,习惯上从左往右数。(板书左右)那从观察者的角度,也就是以老师的角度来看,谁是第一列,请起立,第三列、第五列。
2.横排指什么,数学上称行。从哪开始数,(板书从前往后)谁是第一行,请起立,第三行。
3.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4.现在你能更清楚的告诉我你在教室内的位置吗?你朋友的位置,你班长的位置。
(二)、发挥想象,创造符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了班长的位置,数学讲究简练,那你能用更简练的方式表示班长的位置吗?小组讨论
2.展示小组的意见,全班评价,找出最简单最清楚的方式。
小结:你们真厉害,用一对数就表示出了一个人的位置,知道这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数对)数对表示法是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它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的,看来同学们又当数学家的潜能。
3.那现在用数对表示出你在班内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
4.老师说数对,听一听是谁的位置,请你站一下好吗?(3,4)(2,5)(5,2),比较后两个,你有什么发现,(4,Y)怎么回事?(让学生体会数对表示法,两个数字缺一不可)
5.小结: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过渡:同学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表示的这么清楚、简单,可能是太熟悉这个班级了,老师带来了我们班的座次表,(课件出示)
1.怎样确定王红、李娟的位置,(让学生说一说列、行)然后说出数对。
2.把学生换成圆点,再来找一找王红、李娟的位置。(指名上来指一指)
3.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数学家想了更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起来,(出示表格),你能看懂吗?再来找一找王红、李娟的位置。(指名上来指一指)
4.学生在表格上找出这些同学的位置,(3,2)、(4,4)(1,4)、(3,3)、(3,4)、(2,4)、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作为未来的数学家,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结论。
三、学以致用
刚才我们研究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现在回到上课时的游戏中,姚明的位置能更清楚的告诉大家了吗?把你喜欢的运动队员在屏幕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再玩猜猜看的游戏。
四、拓宽视野,总结延伸
1.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可以在网上查询。
2.介绍笛卡尔发明数对的故事,进行思想教育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动物园玩吗?
师:元旦快到了,(删)我们的好朋友笑笑也要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里有好多的动物馆,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她找一找吧。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自主探究,确定位置
1、确定方向和距离
(1)出示情境图,引出方向和距离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笑笑从猴山出发,我们就说猴山是出发点,通常用字母表示。(只出示猴山点,O)
师:笑笑要想找到孔雀林,首先要知道孔雀林在猴山的什么…(板书:方向)(不用找生站起来说,生说不出,师就说)
师:对,我们以猴山为出发点,制定一个方向标,图上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北、南、西、东)
师:孔雀林在猴山的正北方向,你能在图上准确指出它的位置吗?(可以找生指)
师:你们看,正北方向上有这么长的路线,孔雀林到底在哪呢?看来,仅仅知道方向还不能确定孔雀林的位置,那还需要知道——(板书:距离)
(2)完整描述位置
师:(课件出示图例:1小格表示100米)图上1小格表示100米,这里有4小格,我们就说孔雀林距离猴山有(400)米,现在谁来完整地说说孔雀林的位置?
课件出示:孔雀林在猴山方向上,距离猴山米。
小结:说的真好,有了方向和距离我们才能确定具体的位置。由于同学们的帮助,笑笑很快找到了孔雀林的位置。
2、确定角度
(1)初次尝试描述位置
师:接下来咱们帮她找一找熊猫馆和虎园的位置。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说一说熊猫馆的位置在哪?
师:那虎园呢?(生:东北方向)
师:我们看,图中这两点明明不在同一个地方,可是他俩的描述却是一样的,怎么办呀?你能想个办法描述得更准确些吗?
(2)自学教材,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一下,然后同桌相互交流,对照书上的图说一说熊猫馆和虎园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
(3)学生汇报,引出角度
A、用两种方法描述熊猫馆的位置
师: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熊猫馆在猴山北偏东30°方向上)
师:你是怎么理解“北偏东”的?30°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演示:北偏东,30°)
师:我们看熊猫馆在猴山的北偏东30°方向上,(课件演示:北偏东30°)距离猴山——(课件出示:300米)
师:有了方向、角度和距离现在你能完整地说说熊猫馆的位置吗?(板书:角度)
(课件出示:熊猫馆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离猴山米。)
师:熊猫馆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用手势比划提示)
(课件演示:东偏北60°)熊猫馆在猴山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猴山300米。
师:两种都可以,一般我们用角度较小的方向进行描述。
B、再次尝试描述虎园位置
师:哪虎园呢?
(课件:虎园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离猴山米。)
小结:有了方向、距离和角度,我们就能更清楚地区分熊猫馆和虎园的具体位置,对位置的定位才能更准确。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鹿苑在猴山的什么位置?
3、形成性练习
A.说一说:
鹿苑在猴山偏的方向上,距离猴山米。(改成说位置吧,因后面的大象馆不确定好位置,学生会觉得有点奇怪。大象馆改成小卖部的情境吧)
B.找一找
师:现在你能根据给定的信息,找到大象馆在哪吗?
大象馆在猴山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猴山200米,请在图上用标示出来。(请学生在课件圈出准确位置)
C.试一试
小卖部在猴山的偏30°的方向上,距离猴山300米。
师:动物园里准备新建个小卖部,建在哪儿呢?方向还没确定,我们假设一下小卖部的方向,并在相应的位置上用标示出来。(找2个学生上来标)
师:他标对了吗?和他标的一样的请举手?还有不同的吗?
三、结合实际,巩固应用
师:接下来我们利用所学知识玩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勇气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第一关:(课件:出示图1)
师:有一天,一个雷达发现周围有几艘军舰的求救信号,要对它们准确定位,我们是从雷达站来看,就说雷达站是观测点。(板书:观测点)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准确地写出它们的位置。
先示范第1小题后强调:有时图中给定了距离、角度数据时,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给定的数据填写,可以减少计算的麻烦。
接着引导学生正确填写另外两艘军舰的具体位置,集体订正。
2、第二关:夺宝游戏(课件:出示图2)
师:以宝箱为观测点,来确定三把钥匙的位置。你们能很快地找到吗?
师:勇气、智慧、爱心,是我们人生的三大宝藏。希望同学们用这三把钥匙,开启人生的旅程。
3、第三关:对面看方向(建议不上了,怕讲不清,反而影响效果)
师:第三关有点难哦,有信心吗?
师:小芳看小丽在北偏东50°的方向上,小丽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请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有困难的可以画一画方向标。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利用简易方向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寻找确定位置的条件)
四、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出示课件:了解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师:根据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军事方面、雷达扫描、方向导航、观察星象及生产勘探等。只要大家留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之眼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五、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结合座位图,经历探索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对的意义,发展符号意识。
2、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由位置写出数对,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
3、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1、同学们,老师很想找个时间去同学们家做客,哪位同学欢迎老师呀?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怎么走吗?到了你家居住的小区,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家呢?
师: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认为要说清楚几件事?
(产生“组”和“排”约定的需要,规定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左向右横着数分别是第几组,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几排。)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方向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感受确定位置需要描述的方面和条件的复杂性。
2、规定了“组”和“排”,我们就形成了班级学生的座位图。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吗?
(平面图的座位上最好标出学生的真实名字,这样会感觉很亲切。)
【设计意图】在平面图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确定位置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和得到两个条件的观察顺序。
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现在老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
(板书:第3组第4排。)
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得又准又快?
(此时,教师要快速地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如第4组第3排,第5组第2排等,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2、都有谁记录下了老师所说同学的位置了?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说得太快了,每个同学的位置都需要写6个字,这么多同学要写多少字呀。)
那么,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记录同学的位置呢?现在以第3组第4排为例,你来想想办法,看看怎样记录这个位置能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创造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并予以展示,学生讲自己的想法。
[学习成果预设:①省略“第”字,即3组4排;②3/4;③3。4;④3——4;⑤圈;⑥3,4;…]
3、理解数对的意义。
(1)抽象方格图,给出数对的概念。
同学们创造了不同的记录位置的方式,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数学语言是一种人人都懂的简洁化的语言,那么,到底用哪种方式记录位置更好呢?我们暂不揭晓答案。先回到座位图上,每个座位都有一个横向的位置和一个纵向的位置,我们将这两个方向用线标示出来,便形成了方格图,横向和纵向就会形成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而每个交叉点都可以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它横向和纵向的位置,即第3组第4排,就可以写成(3,4)来表示,3和4中间写个逗号,外面加个括号,这对数我们称为数对,它表示的是一个确定的位置。
(教师一边语言描述,一边利用课件直观演示方格图动态生成和抽象过程。)
(2)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每个位置都可以写出一个数对,请你尝试写出自己位置的数对。每个数对都表示一个位置,请你找到(5,2)的位置,交流在方格图上找点的方法。
(师生共同检验学生表示位置的正确性,巩固对数对的理解。)
(3)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出全班同学的位置(课件出示数对)。请你观察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成果预设:①同一组的学生,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②同一排的学生,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③斜着看,组数增加,排数也增加;④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条件,即横向的位置和纵向的位置……]
三、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1、独立完成学习卡片。
(1)请在方格图上,圈出数对(3,5)和(5,3)表示的位置。
(2)观察并思考:(3,5)和(5,3)表示的位置是否相同?
(3)两个数对用到了相同的数字,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展示学生学习卡片,辨析数对的有序性。
【设计意图】体会用数对表示一个确定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横向的位置,第二个数字表示纵向的位置。
四、巩固应用。
1、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想一想,如果这是你家居住的那栋楼房(出示方格图,每个方格代表一户人家),你想怎样介绍你家的位置呢?
(检测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否能将单元和楼层用数对表示出来。)
2、数对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还想到了数对在哪些地方的应用?
(可以先由学生想,教师适时出示:国际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地球上经纬线等。)
3、关于今天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导入与复习
1、1996年4月21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叛匪头目杜达耶夫为安全考虑,开车到野外打卫星电话。他们把电话机放在汽车发动机的罩上,人站在旁边打。就在杜达耶夫与第一个人通完话后,又拨通了另外一个人电话。就在他们通话时,两枚导弹呼啸而至,叛匪头目杜达耶夫当场被炸死。几十千米外飞机上的导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准确地集中目标,听起来好像非常神奇,其实这就是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非常高明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使人们的行动更加准确、更加方便。
2、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习了不少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先来复习一下。
场景导入:在教室里,大家的课桌椅一般都是按照一组一组、一列一列地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出示教室摆放示意图)鼠标移动至某一个位置,出现一个人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他的位置在哪里?鼓励学生用自己觉得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下,边指着一个人像边说说。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的是用第几列和第几行来描述一个对象的位置,同学们说得很好。
二、教学新课内容
1、教师概括学生在导入里的部分表述,加以规范和整理。
谁来介绍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怎样数列?怎样数行?(从哪个方向开始数)
2、电脑演示:将原来的人物逐渐转化成“点”再请同学们准确地说出闪动的点的位置,(电脑演示先从列的下端选择位置,用条形向上复加阴影;再从行的左边开始向右复加阴影,显示出该点),说说它“列与行”。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通常要说出是第几列第几行,(第三列,第四行)有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只说了只有的一个“数对”(3,4)就可以了。电脑演示将第三列,第四行改成(3,4)的过程。不过,你在看到(3,4)时,这里的3和这里的4先说的是列还是行?
对,用这样的一对数来确定某一个物体或一个点的位置非常简洁,谁来说说数对是怎样规定的。对,几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迪卡尔就发明了用数对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了。
3、练一练:
⑴你能在图上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用数对表示是(,)。(电脑显示出该点)
⑵(6,5)在图上的第几列第几行?(电脑显示出该点)。
4、教学例二:
刚才我们用数对确定了第几列第几行,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一幅图上有许多地点,你能用数对的方法确定大门的位置。下面就请你们用数对分别说出其他各处的位置。
如果你想到这个公园里游玩,从大门进去你准备先到什么地点?接着到什么地点?可以用线段将线路图表示出来。
小结: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数对的形式来表示它的位置,把两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线段。量出线段的长度就相当于量出了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这个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很有用。
三、巩固练习
⑴用数对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再标出d(6,1)、e(10,1)、f(6,4)、g(7,4)。
提问;观察一下,在表示d(6,1)、e(10,1)的数对中你看到有说明特点?
生:d、e两点的后一个数是相同的。
师:这说明呢?
生:表示他们在同一行上面。
师:对。
师:那么,d(6,1)、f(6,4)这两点你能看出什么呢?生:说明这两点在同一列上。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如果顺次连接d、e、f、g、d。围成的是什么图形?说明:在数学上,许多图形都可以用点来确定它的位置。(电脑演示描点和连线的过程)
⑵在同样的背景中去掉原来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
用数对在图上标出a、b的位置,要求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再要求标出c点(2,3)、d点(4、1)。想像一下如果依次将a、b、c、d四个点连接起来,是一个什么图形?
⑶在学生将abcd连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两个,得到另一个平行四边形a1b1c1d1,你能说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点的数对吗?与原来的比较一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总结与练习实际
开始我们说到了俄罗斯车臣的叛匪头目杜达耶夫被导弹击中,是因为俄罗斯军队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际上,地理学家早就用经线和纬线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了。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们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他在扬州市电教馆,如果他不熟悉这里,我们就可以告诉他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东经,北纬)。出示卫星地理软件图,标注上经纬线。这样他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我们的位置了。
五、课后作业
你能在标有方格的纸上,标出一个长方形,在它的下面写出四个点的数对。将这个长方形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说出它的四个点的数对。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确定位置”p.56---5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来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让学生在观察、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使学生省银子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座位卡片(每个学生一张)、每人一张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师:今天,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你们想不想去认识下这些小动物呀?
师:那好,老师现在就带领你们去。
2、出示做操图:
师:看看小猴在什么位置?(小猴在第一排第一个)小熊在什么位置?
问:小猴和小熊是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板书:第几排第几个)他们是怎样确定第几排的?从哪儿往哪儿数呢?(从前往后)有几排?怎样确定第几个的?(从左往右)我们数数看。
3、问: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吗?老师说在第几排第几个,学生猜。
说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别人猜一猜,也可以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让别人猜一猜他的位置。
同桌活动:玩猜一猜游戏。
4、指出:我们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二、认识“第几层第几号”
1、讲述:森林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想不想去参观他们的家呀?
2、出示楼房图。
问:小猴的家住在哪里?(板书:第2层第3号)
第几层是怎样数的?(出示楼层号码)第几号又是怎样数的?(出示1、2、3)
2、问:你想参观哪个小动物的家呀?
说明要求。比如(生说:我想参观小鸭的家,小鸭家住在第三层第一号。说对的话,其余生就说:快请进!)
3、讲述:小猴的家第2层第3号,还可以简写成“203”。“2”“3”各指什么?
4、你的家住在几零几?几零几是什么意思?
5、举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编号码确定位置的?(图片展示:火车上、电影院……)
三、认识“第几排第几座”
1、小朋友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
出示电影院座位图(两幅)
观察比较:你看到了什么?两个电影院的座位是怎么排的?有什么不同?“大光影院”的座位按1、2、3、4、5、6、7、8、9、10排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大明影院”的座位按9、7、5、3、1 2、4、6、8、10排列。(从中间开始,往左边是1、3、5、7、9,往右边是2、4、6、8、10)
问:9、7、5、3、1是什么号?2、4、6、8、10是什么号?如果影院安装两个门,从单数这边就安装一个单号门,双号这边呢?(出示:单号 双号)
2、问题:(1)这两个小朋友想去“大明影院”看电影,拿着电影票正发愁呢,该走哪个门比较好呢?一个小朋友的座位是二排9号,他走哪个门呢?三排8号走哪个门呢?主要看什么呢?(座位号)
(2)二排9号在哪里?你怎么找的?(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三排8号呢?
如果他们去的是“大光影院”看电影,座位在哪里呢?(同桌互相说说怎么找的?)指名回答。
(3)小红和小芳去看电影,她们的电影票分别是四排4号和四排6号,可她们却坐在相邻的座位,你知道她们进的哪个电影院呢?
四、小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方格图左边的数字表示什么?下面的数字表示什么?
问:(1)、第几排第几个是△?
(2)、画一画:第2排第3个画○,第3排第2个画★。你是怎么画的?
(3)、同桌互相出一道题,先把题目写下来,再画一画。(上台展示)
五、认识“第几组第几个”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来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起立。(指出:从左边数起是第一组,或从右边数起是第一组,都有道理,为了便于交流,一般我们把左边起的这一组确定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
下面请第友起立。哪个小朋友站了两次?你为什么站两次?如果老师只想找这一个小朋友(第一组第一个),一定要说出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不能只说第几排或第几个。(一排的小朋板书:第几排第几个)
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能向他们a、介绍一下自己的座位吗?b、你的好朋友坐在哪儿?c、(找一个中间的小朋友)问:和他相隔2个的小朋友请站起来,你们的位置分别是什么?
3、过渡:小朋友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下面我们来玩“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座位卡,学生按照座位卡找自己的座位。(学生先观察再行动)
(有4张卡片只写了第几排,或第几组)问:你们为什么找不到座位呢?
师帮4个学生写全后,再找座位。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亲自参与了确定位置的游戏,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们认为谁最棒?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怎样确定位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让家长也分享你们学习的快乐好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7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座号卡片,方格纸,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源于生活,激趣导入
1、找朋友,引起争论
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想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好朋友。首先我想先认识一下我们班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的同学,他是谁呢?
(1)同学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吗?
a:(大家都同意)那好,这节课就按同学们的意思把这一行作为第1组。
b:(有不同意见)同于同学们的分组情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看来,要想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有个标准才行,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一行作为第一组。
2、认识第几组
第一组的同学请全体起立。
第五组的同学请举手。
第八组的同学请向这边的同学笑一笑,打个招呼——(嗨!你好)。
3、认识第几个
现在“组”同学们已经清楚了,那“个”呢?
请每组的第1个同学全体起立。
请每组的第3个同学拍拍手。
请每组的第5个同学向前面的同学挥挥手,
4、认识第一组第一个
看来,“个”同学们也弄清楚了,今天谁坐在教室里的第1组第1个的位置上呢?
揭示课题:像这样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就可以确定一个的位置,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1、唤醒旧知,发现问题
1、现在谁能说出你的准确位置了?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位置上。
2、同学们都能就出自己的准确位置了,现在老师临时给同学们调一下座位(拿出座号卡片:多数为第×组第×几的形式)想一想你的新位置在哪,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如果遇到问题了,先研究研究,解决不了的讨论后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2、认识“数对”
(师将三种形式的座号各拿出两个贴在黑板上)
(1)第3组第6个第8组第2个
这种形式座号的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
(2)(8,4)(7,2)形式的数对。
还有谁手中座号形式的这个座号是一样的,你能说说你的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吗?
数对:它是第几组第几个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由于它是用一对数来表示一个人、一个建筑或其它事物的位置,所以叫数对。
黑板上第2组第5个这一位置用数对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把括号里的2和5调换一下位置行不行?
表示方法:通常第一个数都表示横向的数,第二个数都表示竖着数第几个,前后位置是不能随意颠倒的。
把你的座号用数对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座号的同学可以帮你的同桌写。写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2,)(,4)形式的数对
黑板上还有两名同学的新座号,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吗?(“数对”是通过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只有一个数是无法确定位置的,这两名同学的问题老师暂也无法解决,你们两个先到老师这来等一下吧!其它同学拿着你的学习用具快速地到你的新位置上坐好。)
找好位置的同学现在看一看你的新同桌是谁呀?他到底是不是你的新同桌,检查一下它的座号。如果确定他就是你的新同桌,就握握手吧,希望你们能友好相处。
没找到位置的同学,你觉得哪个位置才是你的呢?你怎么想的?
3、用“数对”确定在教室中的位置
终于都找到看书的新位置了,也该关心一下自己的好朋友了,他们都换到哪个位置上去了呢?请你用数对的形式来说一说。
(1)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让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2)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4、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1新位置同学们又能很快地找准了,教师现在又把同学们的新位置反映到了一幅图上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介绍位置图)
2、教室里(1,1)这个位置反映在图上应该是哪呢?
3、现在老师所指的这个位置应该是哪呢?(任意指出一个位置)
4、你能在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游乐场
1、看,这是游乐场的平面图,你都看到哪些游乐项目了,这些项目你都喜欢吗?
2、游乐场的地形你已经熟悉了,老师想聘你当小导游,带我在游乐场里逛一圈,怎么样?要求:①从(4,2)这个位置出发,最后到溜冰场。②一边带我游玩一边向我介绍游玩的项目,以及它的位置。③游玩结束后,要说明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条导游线路。
3、老师现在突然有点急事要到溜冰场,选择哪条线路最近呢?
动物园
1、咦?动物园里有点奇怪,怎么一只小动物也没有呀?原来今天动物园搬家了,小动物们都迷路了,我们帮帮它们吧!
2、你来说说哪只小动物的家是你帮它找到的,怎么找的?
猜秘密点
其实,老师现在也在动物园里看动物,你来猜一猜老师在哪?你有三次机会,猜错了我可以给你提示。
四、自我评价,情知交融
结合你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到哪颗星,想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班近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现在老师正在筹备这件事情,不过在这期间我遇到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吗为了保持家长会的秩序,节约家长们入会的时间,我们要求家长们都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们上,可是开家长会的时候你们并不在场,如果每个家长都来问老师自己的孩子坐在什么位置上,我想我会忙不过来的,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向家长介绍自己位置的各种方法)
2、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了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其实确定位置很讲究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一))
二、探究新知,引出数对
1、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位置
师说:为了便于交流,人们通常规定,从老师看过去,老师的左边也就是你们的右边(老师举起左手,示意学生举起右手)第一竖行为第一组,大家一起指一指……从左向右数,(师生共同指着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这样把组数与排数组合在一起就是这位同学的位置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吧!
2、认识数对
师说:同学们会介绍(自己)的位置,你还会介绍屏幕上老师班小青、小华、小敏的位置吗?(出示主题图)
师说:为了交流方便,从我们看过去,左边第一竖行为第一组,从左往右依次是第1组,第2组,第3组……第5组。从前往后分别是第一排、第二排……
师说:谁能用刚才的方法介绍小青的位置?板书:小青第3组第2排,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小敏和小华的位置。
师说:其实呀,表示小青的位置还有一种比这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研究数学的数学家们所常用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科学家们的方法是只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先写第几组的数,再写第几个的数,中间用逗号隔开,这样的两个数表示一个人的座位,所以要用括号把这两个数括起来,这样的两个数在数学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数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这位新朋友(数对)。读作:二三
这里的3和2表示什么意思?
(第3组,第2个;3是表示第3列,2是表示第2个。)
第3组第2个和(3,2)两种表示方法,哪种更好些?为什么?
小结:数对是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注意是先表示列,再表示第几个,注意写作格式,别忘了括号和中间的逗号,它的优点是简单明了。
3、说一说
(1)小敏的座位是(2,3),小华的座位是(4,4)。
(2)(1,4)表示的位置是第组第个,他是;
(4,3)表示的位置是第组第个,他是。
(3)区分(3,2)和(2,3)
你们会用数对表示小青他们的位置了,下面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好吗?请把它写在练习本上。(叫第二组第三排的同学和第三组第二排的同学到黑板上完成)
师说:咦同学们看,这两位同学为什么写的数对是一样的呢?都是只有2和3呀,这两个数对表示的应该是一个人的位置呀?
(生:不同,他们的顺序不一样,或位置调换了)
数对的两个数顺序不一样或位置调换了,所表示的位置就不同了
师说:同学们说得真好?虽然数对的两个数都相同,但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也不同,这两个数是不能任意调换位置的。“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组,第二个数表示第几个。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
三、用数对表示身边的建筑
1、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里的位置,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下面我来考察一下,大家今天学习的怎么样。
学校的位置在哪里?你能用“数对”说说吗?
(3,2)
你是怎么确定的?
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你能用“数对”说说其它建筑的位置吗?
2、说一说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去游乐场看一看,都有哪些场所?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小敏的位置在(4,2)他要去溜冰场,你能在方格图上画出他去溜冰场的线路图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不会的可以同桌互相研究,做完后学生在全班展示)
四、你知道吗?
拓展,介绍地球经纬网知识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着更广泛的用途,你们想知道吗?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南北两极点间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如北京在北纬40度,东经160度。
五、学生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
1、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
2、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
(1)独立完成解答。
(2)集体评讲。
二、提高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
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
(3)在小组中说说第(3)小题。
这里的x,y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
(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
(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
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
互相评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美观?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
第一个怎么变化的?
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
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
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
4、完成练习三第8题。
理解题意,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
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
三、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第一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
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
1、操作活动。
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2、想像延伸。
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3、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自主探索。
提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提问: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②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引导: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2、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后,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4、完成“练一练”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1、练习四第1题。
提问: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前提呢?
2、练习四第2题。
引导: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
3、练习四第3题。
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找的。
四、全课小结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重难点:
1、确物体的具体位置。
2、能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森林探险):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森林探险吗?在森林里探险要想不迷路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你们会辨别方向吗?谁来说说怎么辨别方向?笑笑告诉我们,在这座森林里有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同学们想去吗?那我们第一站就到动物园的猴山去。(出示图片及坐标)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么走?(生:东南方)
二、确定方向:
1、引导学生产生认知过程,提出探究课题。
师:什么是东南方?(在坐标的东南方用箭头指出多个东南方)这几个方向都是东南方吗?想这样属于东南方的箭头有多少条?你认为我们向东南方向走,能顺利地在茂密的森林中找到猴山吗?看来“东南方”不是个准确的方向。
2、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告诉大家,猴山的准确方向。
小组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全班交流,整理小结
答案会出现很多种,给不科学的方法指出不足之处,给南偏东多少度,东偏南多少度给予肯定,并追问其依据为何。并用两角器测量出度数。
齐读:猴山在中心点的南偏东40度方向上。
引导学生优化选择:因为指南针上只有南北两根针,所以以南为标准说偏向的角度在实际探险中更为方便。建议用南偏向的角度叙述物体的位置。
小结:用南偏东的度数能准确的描述物体的方向。在谁的什么方向,就是以谁为观测点。
4、应用:
动手操作: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以猴山为观测点准确描述小象园、小鹿园和熊猫馆的准确方向。(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三、确定位置
1、创设情境(海上作战)出示教材81页“填一填”中的插图。(去掉距离)我国的西沙群岛上有一个雷达站,有一天,雷达发现几艘不明国籍的军舰侵入我国领海,虽然我们的解放军多次警告,但军舰仍然快速向海岛开来。祖国的领海神圣不可侵犯,作战指挥部当即决定:发射导弹击沉军舰。
2、引导学生产生认知过程,提出探究课题。
师:谁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指挥导弹,击沉军舰?(按照学生的叙述,但并未击沉军舰)怎么回事?导弹沿着正确的方向为什么没有击沉军舰?(只有方向是不能确定敌舰的位置)怎样才能告诉导弹敌舰的准确位置呢?
3、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小结:要想击沉敌舰,不仅要告诉导弹敌舰的准确方向,还要告诉它应该飞多远,也就是“距离”。(标出距离)
4、试一试:重新“发射”导弹击沉敌舰。(完成书上的填空)
5、练习:练一练第2题。
四、整理小结,体验成功
1、说一说,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进步?
2、结合板书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有关内容。学会了用南(或北)偏东(或西)多少度来描述物体的准确的方向,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准确的位置;
温馨提示:1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为标准。
2、偏的角应是南或北的方向线与路线之间的角。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确定位置(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地方,以及两地的距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乐乐去大鸣山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营的位置,你能帮帮她吗?
二、新课学习
1、想一想,画一画,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此问题,然后组织进行讨论与交流。)
思考问题:1.搜救的原点是哪里?
2.大本营在大鸣山的什么位置?
2、下面是数学迷画的,你能看懂吗?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师:观察数学迷画的图,说一说与自己所画的有什么异同?说一说大本营的位置。
(小组交流讨论异同点,并说出大本营的具体位置)
三、练一练
1、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题目,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第2题。
进一步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及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3、第3题。
4、组织学生集体测量、填写、角度测量中应允许一定的误差。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后我们出去游玩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一年级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的上面、×的右边是×。二年级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的正北方有×,×在×的东北方向。这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知识
例2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3描述行走的路线
从方向与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要联系已有的认识方向的经验,教学一些新的方向词语;还要应用量角和画角、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由于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相应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4、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行走路线。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的例1,第51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学资源:
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南西北,第几排第几个,数对等)
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引导明确: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
②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东南、西南方向又叫作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东南方向也叫作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作南偏西。
③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手指快。
教师说方向,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能在图中指一指吗?
请多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明确:只要指在北和东的夹角范围内的都符合老师的要求。
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
课件演示并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0刻度线对准轮船的正北方向,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
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填一填。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来了呢?
课件演示:画出北偏东300这条射线,并提问: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300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看来,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说清楚距离。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测量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3厘米3×10=20(千米)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0方向30千米处。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需要具备两个要素,即方向和距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1页“练一练”。
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
(2)要求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
2、练习九第1题。
提醒:这道题内容比较多,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提问:(1)图中以机场所在地点为端点,向四周画出了许多射线,每相邻的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少度?
(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填空。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再次研究了确定位置。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描述位置方法有很多,课前大家说了很多,课上又学了一种。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描述方法。
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2、3题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福娃情境一体化的创设,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及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能按照从左往右、从前王后的顺序,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很高兴能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想和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成为好朋友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平时在教室里一般分4大组,今天咱们把全班同学分成8组,也就是一竖行为一组。(从窗户起)依此为第一组、第二组……
(请第2组的同学招招手;请第5组的同学晃晃头;请第7组的同学拍拍肩)大家都清楚自己是哪一组的了吗?
2、请一名同学起立,请同学们把他的位置记录在纸上。(比较或者直接说)
师:同学们刚才表示这位同学位置的时候用了几个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特别简单,你们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吗?
师:把这样两个数的中间用逗号隔开,再加上括号,就变成了一组数,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数对”。
3、小结:用数对确定某一位置时,要先从左往右横着看,是第几组就先写几,再从前往后竖着看,是第几个就写几,用逗号隔开,再扩上括号!刚才这位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就是(4,2)读作:四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用数对来确定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三、趣味练习
1、你能用数对表示你自己的位置吗?(学生在纸上标,指名到黑板上标)写好的同学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汇报
2、你能用数对表示好朋友的位置吗?大家猜一猜,这位同学的好朋友是谁,并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3、师:现在在教师中我们已经会用数对确定位置了,下面让我们去小青的班级看一看。小青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4、小游戏:教师说名字,学生说数对。
教师说数对,学生说名字。
5、如果把这些小朋友简化成一些小圆点,你还会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课件演示)
6、把这些点用线连起来,就形成了这样的网格图。(课件动画演示)
如小青的位置,从左往右横着看是第3组,从前往后竖着看是第2个,所以用数对(3,2)来表示。
7、课件出示,加上网格图,你能用我们新学的知识——数对,来确定他们的位置吗?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11、小游戏,用手中纸条上的数对确定自己新的位置。
四、联系生活,应用“数对”
1、课件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篇1单元测试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垂直篇1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
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篇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
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篇1一-[第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 ...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教学目的: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篇1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学目标 :1、 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篇1教学目标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篇1〖教学目标〗课的前半部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的内容是巩固性...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篇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了...
人口普查教案篇1课题: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进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一步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2、进一步体会乘法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