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13.1确定与不确定(精选3篇)

13.1确定与不确定(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4

13.1确定与不确定篇1

13.1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件的观赏和对试验的具体操作,让学生们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具体描述,增加孩子们的理论水平.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2.能力目标:采取老师点拨孩子们自己发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的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辨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对概率的感受拓展到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加孩子们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并增加孩子们的实践知识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加强与他人交流和协作,发展思维能力,增强人文意识.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四、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

五、教具准备:powerpoint flash 计算机投影仪乒乓球若干塑料袋一副扑克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教师用投影仪给出课件,通过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教师出示教材第195页的三副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观察图片,产生兴趣.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1、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让孩子们感觉到本章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新知.

2、 通过课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预测,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思考,就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课件中打出标题,明确本节课的研究方向.

2、教师出示教材第196页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从生活现象到数学问题,自然过渡,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观察想象的能力。

利用课件中的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积极的展开思维,加深印象,使学生掌握“三个事件”的概念,并能初步的和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现象结合.形成自己独有的对概念的理解,学会判别“三个事件”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推理,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方法。并在研讨的过程中总结概念,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总结.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是他们最高兴做的事情,提高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做到人文教学.

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而许多人的力量是大的,让所有人都动起来,举出的例子肯定要比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许多,寻求规律与更多的答案,让整个课堂进入高潮.

1、 教师介绍“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介绍概念的过程中穿插着实例,便于让孩子们理解.

2、 用课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属于哪些事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根据本节的引入部分,将问题变通,提出2个新问题,用课件给出,让学生回答问题.

4、 让学生们玩抽扑克牌的游戏,用课件打出背景问题,让学生们一边“玩”,一边学习.

掌握概念,能灵活的运用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

观察思考,猜想推理,小组回答问题.

参与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

1、 以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分别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三个事件”,派代表发言,交流讨论成果,感受“三个事件”.

2、 让学生玩摸彩球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三个事件”的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得以突破.

3、 给出一些练习,让孩子们回答,老师点拨、纠正和表扬赞赏.

孩子们分组交流、合作探索,教师予以点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请大家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1、 学会了怎样判断“三个事件“.

2、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了,我们要保护环境.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共同小结,达到师生胡动,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再度达到高潮.

作业

书本p198习题13.1中的三个题目

完成作业

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1确定与不确定篇2

14.1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2会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3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二)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认知生活中有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结合合作探索活动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力,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区分生活中与数学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教学难点 :

区分生活中的事件类型,做出合理决策。

教学过程 :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乒乓球,引出下例:

2某次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选手甲和乙进入最后的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

(通过学生熟悉而又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确定与不确定》

二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

说一说:(1)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确定的?

(2)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不确定的?

(小组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再次感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

三建立数学知识模型(通过上述学生的举例感知生活中的确定与不确定事情,从而给出三种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四知识理解 把握本质

练习: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那些是必然事件,那些是随机事件?

1.抛掷一个均匀的骰子,6点朝上。

2.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

3.小明家买彩票将获得500万元彩票大奖。

4.明天一定下雨。

5.妇幼保健院,下一个出生的婴儿是女孩子。

6.1+3>2

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8.如果a,b都是有理数,那么ab=ba

(对于概念的学习,要通过多次感知,不断强化,在初步感知概念后,要通过及时的辨别分析,真正认识概念的本质)

(通过第七、八两小题让学仿照再举几例,使学生认识到以前所学习的大量的公式、法则等一般来说都是必然事件。)

五分组学习,其乐融融

1小组竞赛:

分别举出生活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举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通过活动更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数学实验室:

摸球游戏:规则:共有15个白球,5个黑球.每次只能摸5个球,摸到5个黑球为一等奖,依次类推.

(1)学生动手摸奖,体会中奖的可能性,感受到身边的事情.

(2)设计游戏:你能仿照上面的游戏自己设计几个游戏吗?(一个是必然事件,一个是不可能事件,一个是随机事件)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摸奖,既能加深对三种事件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下面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六六 故事:《田忌赛马》

齐王和田忌都有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3种,可是田忌的各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同等级的马差一些?

想一想:田忌和齐王赛马是否一定会输?为什么?

七 观察分析探究

改变开头例子中的条件:

(1)如果进入决赛的是两个外国人问题如何回答?

(2)如果进入决赛的一个中国人,一个外国人问题又如何回答呢?

通过例子发现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体会概念中的“特定条件”。

八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九 课后练习:

1用适当的语言来表示下列词语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情况?

东边日出西边雨 十拿九稳 大海捞针 海枯石烂

2小名、小芳和小圆每人各买一瓶饮料,在供购买的20瓶饮料中,有两瓶已经过了保质期.请根据以上这段话,设计一个不可能事件,一个必然事件,一个随机事件?

十  板书设计 :

确定与不确定

不可能事件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随机事件---不确定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三种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1确定与不确定篇3

课   题

第13章 感受概率

课时分配本   节   需 1 课时本节课为第 1 课时为本学期总第     课时

13.1 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目标   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能指出某一事件是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重   点   区别随机事件.

难   点区分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具投影仪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情景设置:   在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中国选手甲和乙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  (1)冠军属于中国吗?  (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  (3)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新课讲解: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外国选手”,“明天太阳从西方升起”等都是不可能事件.思考: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多少?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抛出的篮球会下落”等都是必然事件.思考:必然事件发生的机会是多少?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例1.请把你的判断填入下表: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例如,上述比赛中“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抛掷1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等都是随机事件.思考:随机事件发生的机率是50%吗?议一议: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课堂练习:p185~186练习题.课堂小结:谁能说说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教学素材:a组题:判断下列事件是什么事件:1.用力旋转画有红、黄、蓝、绿四色转盘上的指针,指针会停在红色上.2.掷一枚正方体骰子,点数不会超过6.3.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4.投一枚硬币四次,有三次正面朝上.5.检验某种电视机,它是合格产品.6.买一张得奖率为65%的体育彩票中奖.7.80把钥匙中,只有一把能打开锁b,任取其中二把,打不开锁b.b组题:判断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1.随意写一个有理数,则其平方小于其四次方.2.随意写两个有理数,则其平方不相等.学生回答由学生讨论,然后回答,师生补充.思考、讨论、回答.生思考、举例、回答.

作业略

板     书     设     计                        §13.1 确定与不确定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例1           随机事件  ……                 ……             ……            ……

教     学     后     记

13.1确定与不确定(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