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九年级数学教案 >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2、初步学会运用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3、使学生学会作线段的比例中项.4、在推导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由图形总结出几何性质的能力;5、在运用相交弦定理时,使学生清楚是运用几何性质,代数解法解有关弦长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这是以后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定理.教学难点: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明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而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只从形式上去认识定理,只知是线段的积,而对内容不加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和圆有关的角,现在我们通过圆内一点引圆的两条弦,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讲解: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数量关系.不妨从⊙o内一点p引圆的两条弦ab、cd,我们称它们为相交弦,这时,各弦分别被p点分成二条线段,只要连结ac、db,我们马上发现这四条线段在两个三角形中,容易证得,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于是得到了这四条线段的比例线段,转化成乘积式后,便得到相交弦定理,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相交弦定理中的两弦的位置是任意的,当两弦的位置特殊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请同学打开练习本画一画.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

当图7-79三个图形都出现后,教师指出,当p点重合于圆心o时,是两条直径的相交弦,结论是显然的,并且没有因为位置上的变化而发生形式上的变化.我们不研究这种情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图7-79(3),这种特殊的位置:弦与直径垂直相交,会给相交弦定理带来怎样形式上的改变呢?最终指导学生完成相交弦定理的推论及证明.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2.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是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中的两个数量关系式,在今后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定理的证明,加深对定理的理解.练习一,p.126中1.如图7-80,ap=3cm,pb=5cm,cp=2.5cm,求cd.(答案:8.5cm)

练习二,教材p.126中2,如图7-81,o是圆心,op⊥ab, ap=4cm,pd=2cm.求op.(答案:3cm)

此两题是直接运用定理或推论.p.125例1 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cm和16cm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cm,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分析,这是一道利用相交弦定理的计算题,由于无图对照,在叙述时务必讲清第几条弦,在由相交弦定理列出方程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只作为其中一个步骤.做答案时要特别注意,对x1、x2的解释,以防止最终出现两解.解法参照教材p.126.p126例2 已知:线段a、b求作:线端 c,使c2=ab

分析题目,可将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相交弦定理的推论.若线段c作出来,它将与线段a、b在圆中构成弦与直径垂直相交的位置关系.这时学生对作法心中有数,最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图.作法参照教材p.126.2页,当前第1页12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22.2.3 公式法(通用15篇)

    22.2.3公式法篇1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

  • 22.2.5 因式分解法(精选2篇)

    22.2.5因式分解法篇1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

  • 函数的图象(精选14篇)

    函数的图象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二...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6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

  • 2.3 平行线特征(通用2篇)

    2.3平行线特征篇1§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4篇)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篇15.3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近似数(通用17篇)

    近似数篇1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

  • 12.1 一元二次方程(精选14篇)

    12.1一元二次方程篇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

  • 相似图形(精选2篇)

    相似图形篇1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

  • 二元一次方程(精选16篇)

    二元一次方程篇1§1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组的解。【能力目标...

  • 平均数教案(精选15篇)

    平均数教案篇1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 《中位线》教案(精选6篇)

    《中位线》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