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用2篇)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篇1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梳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        

2.表现:                         。

3.影响:一方面中国沦为了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                   ,也同时瓦解                

二. 洋务运动

1.背景:                            。

2.重要目的:                        。

3.时期:                           。

(19世纪60-90年代)

4.口号:                            。

5.代表人物:中央:                      。

地方:                      。

6.活动:①前期兴办              以“      ”为旗号                                                                

②后期兴办              以“      ”为旗号

③筹划        

④创办新式学堂

7.失败标志:                                                              

8.积极作用:引进了                     培养了                                  

在客观上刺激了                                                                

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         ,对本国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2.时间:                                                                      

3.分布地区:                                                                  

4.代表企业:                

【重难点突破】“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xx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5)假如你是19xx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第10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

【考点梳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阶段特征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晚清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促进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壮大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①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

②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③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民国

时期 

短暂春天 

民国初年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①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

②投资总额增加;

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较快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遭受沉重打击 

抗日战争期间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萎缩 

解放战争期间 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

④内战的爆发。  

【重难点突破】

1.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产生发展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为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的正统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因此,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民主化。

4、使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二十世纪历史发展的方向,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她们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2.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具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材料二: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xx年)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xx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材料三:19xx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每厂平均纱锭数

外商企业 51664锭∕厂

华商企业 23686锭∕厂

──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xx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 88.5% 41.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9% 100%

──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五: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各省

15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特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阶级来源上,民族资产阶级不少是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而形成的。

(2)民族企业分布不均匀,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轻重工业比重失调

影响发展的因素: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

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

力和力量源泉。

【典型题训练】见《赢在高考》p163第11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篇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前自主学习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纷纷创办近代企业,其中以“自强”名义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左宗棠创办的和崇厚创办的。

2.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打着“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具有代表性的有:、、、。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民族工业企业,主要有、、。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情景激疑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归纳

1.原因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

(1)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沿海的部分地区,洋纱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的输入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的劳动力,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那些未破产的手工业者,靠买洋纱织布,其性质已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2)五口通商地区,首先遭受外国商品输入的冲击,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的情况更为明显。

3.影响: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历,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传人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变式题1】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茶   叶    生   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    10120    2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知识点二洋务运动

情景激疑

19世纪60一9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洋务派创办了哪些主要企业?

知识归纳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2)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洋务派”,他们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2.起止时间:19世纪60一90年代。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4.概况

(1)办企业:

①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这些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2)建设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十年之中,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兴办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创近代教育的先河。

5.结果:清军在甲午中el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6.意义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2】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一些抵制 

【变式题2】(•山东德州)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情景激疑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民族工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早期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知识归纳

1.原因

(1)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2)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的作用。

2.表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如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主要特点

(1)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

(3)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韵压制而艰难、曲折发展。

(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

【例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巩固测试

1.历史上,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曾兴盛一时,鸦片战争后走向衰落。衰落的后果是   (   )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d.崇尚洋货的风气盛行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

①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②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④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船坞和工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存在的新经济因素是   (    )

①洋务派近代军事工业②洋务派近代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④外资在华企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5.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许多民用工业。这表明洋务派   ( )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工的不足  

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的势力在地方         

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7.19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工业的人是   (   )

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手工工场主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8.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讲口债物中洋布占丰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9.鸦片战争后,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c.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的出现

10.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历史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11.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是顺应世界潮流而动的中国近代化的进步运动,其历史积极作用不容抹杀,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1)洋务运动从哪一方面看是“顺应世界潮流而动的”?

(2)它为“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提供了哪些新东西?

(3)怎样评价洋务运动才是“恰如其分"的?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