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能力培养
(1)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分析论证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从中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有关历史材料的处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根据史实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异同点的能力。
3.思想认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场侵略战争,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它使我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和屈辱,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研讨性教学,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因此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录像片《圆明园》,课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图》、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列表,相应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思考并查阅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思考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3)近代史上沙俄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北方哪些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怎样?你的依据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战争的过程则做简化处理。因为在前面的《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了运用史实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高中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提供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思维载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6页,当前第1页123456

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