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知识与能力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重农抑商”、“海禁”、禁奢侈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习提炼有效信息阐释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围绕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组或选取史料认识历代专制王朝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历代专制王朝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更深刻理解当今国家经济政策对现今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国家政策之一——重农抑商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
2、原因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3、表现
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4、后果
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二、工商业的管理
1、秦:统一度量衡、货币
2、汉(汉武帝):盐铁官营
3、唐:朝廷官员管理,交易时间受限
4、明清:海禁
三、国家政策之二——“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原因
根本: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
具体: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中国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后果
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所以闭关政策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时间: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
2、概况:产生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
3、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4、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
5、缓慢发展的原因:
资金:土地买卖制和高额地租吸取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另外重重关卡,征收重税。
技术:革新慢。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国内市场狭小;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无法开拓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无自由劳动力。
国家政策: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以课后“自我测评”为例)
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
3、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
4、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一、基本思路
“重农抑商”的概念解读与拓展
(1)“重农抑商”的内容、提出的原因、作为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
(2)包括“重农”、“抑商”两部分。“重农”有“劝农”而“误农”之变异;“抑商”则重在抑私商而非官商,从市场(国外和国内)封锁的视角来看,“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缓缓发展”是其中两个体现;
(3)回到历史的起点,并与现实相关联。如何评判《吕氏春秋的观点》,如何看待“重农抑商”等等。
二、相关说明
1.历史是复杂的:“海禁”政策除了“重农抑商”的原因,还有专制主义的原因,我使用了乾隆对待马嘎尔尼使华的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资本主义萌芽”倒底有没有,其中的标志是什么?我首先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然后是引入课本中的史学争鸣来解决这一问题。
2.用足用好教材:所运用材料或是课本的有机延伸、或是资料卡片、或是典型说明课本正文观点的。课本的“学习与思考”、“史学争鸣”都有渗透。对于“重农抑商”的概念解读及“海禁”措施和明清限制新生产关系的发展,着重引导学生梳理课文。
3.注重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地实施问题推进。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在“重农抑商”的概念解释中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二是在“探究问题”中,以材料打头,尽量预设多通道的问题。
4.强调历史教师特质,注重讲授功能。特别强调两点:凡是老师能讲解的,不做入ppt;重点做好过渡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本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分四课时授...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一、二】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1)...
一、教材分析重点:通过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难点:树立尊重人权和人类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本课是第九...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师: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地位如何?生:凌驾于王权之上。师:早期宗教改革发生...
【目标导航】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
第1课 的历史背景【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背景(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原因:(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近代部分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纲要求】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前自主与学习一、革命道路...
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
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导课...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