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7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方法】归纳法、探究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春天的故事》是一首颂歌,歌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万象更新,歌颂改革开放展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画卷。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黑板板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4、有人说:“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三)合作探究
1、发展的普遍性
合作探究内容: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提问:哲学把世界分为哪三大领域?
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的三组图片分别属于哪一领域?多媒体逐步展示三组图片。
师生共同探究出三个结论: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设问:同学们是怎样理解发展的普遍性的呢?由学生对发展的普遍性进行归纳。
学生回答:略
自然界是发展的
多媒体展示: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总结:
教师设问: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同学们也享受到了发展为我们所带来的实惠,那么同学们能否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吗?
学生举列:
2、发展的实质
合作探究内容:
(1)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之所以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因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由此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发展?
学生回答: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教师设问:这是不是发展呢?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图片:
活动设置“动动脑、动动手”:用一种线条来表示什么是“发展”。
活动设置“练一练”:多媒体显示一个选择题。学生自己分析答案
多媒体展示:练一练: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些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四)感悟提升:请同学们以发展为主题,题目“我想对……说”,(说话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兄弟姐妹、老师、父母长辈、国家领导人等等)上台发表一分钟的演讲。
板书设计:
自然界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前进、上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方法】归纳法、探究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春天的故事》是一首颂歌,歌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万象更新,歌颂改革开放展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画卷。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黑板板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4、有人说:“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三)合作探究
1、发展的普遍性
合作探究内容: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提问:哲学把世界分为哪三大领域?
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的三组图片分别属于哪一领域?多媒体逐步展示三组图片。
师生共同探究出三个结论: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设问:同学们是怎样理解发展的普遍性的呢?由学生对发展的普遍性进行归纳。
学生回答:略
自然界是发展的
多媒体展示: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总结:
教师设问: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同学们也享受到了发展为我们所带来的实惠,那么同学们能否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吗?
学生举列:
2、发展的实质
合作探究内容:
(1)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之所以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因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由此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发展?
学生回答: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教师设问:这是不是发展呢?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图片:
活动设置“动动脑、动动手”:用一种线条来表示什么是“发展”。
活动设置“练一练”:多媒体显示一个选择题。学生自己分析答案
多媒体展示:练一练: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些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四)感悟提升:请同学们以发展为主题,题目“我想对……说”,(说话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兄弟姐妹、老师、父母长辈、国家领导人等等)上台发表一分钟的演讲。
板书设计:
自然界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前进、上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众望高级中学 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
第二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法指导】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在比较新旧事物中揭示出发展的实...
3.2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利...
第2课时 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第一,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3.1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①概念的内涵和...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