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自然教案-怎样加快溶解

自然教案-怎样加快溶解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教材简析:本册第6、7、8、9、10课构成了教材“水”的教学单元。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水能溶解别的物体的性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研究“怎样加快溶解”从而使学生知道搅拌、加热、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三学式教学结构:共学--导学--自学,并按照“假设--实验--结论”的思路来讲,可分为三部分:

㈠.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讨论:要使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或食盐,在一定量的水里尽快溶解,应该怎么办?

㈡.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㈢.指导学生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加热、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教具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每组2个)、筷子、热水、高锰酸钾、大粒盐、食盐、小勺。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1.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水能溶解物体的性质,知道了什么是溶解,什么是不能溶解,哪些物体可溶解,哪些物体不能溶解。

2.提问:什么是溶解?说出三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

3.复述:像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哪样,能分成极小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如: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

4.讲述:要想使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或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尽快的溶解,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学习新课:

㈠、指导学生认识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1.讲述: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实验,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呢?下面我们一起打开书22页,哪位同学将课文实验一内容读一遍。

2.投影显示实验方法要求并讲解:在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并同时各放入数量基本相同的高锰酸钾,其中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观察比较,哪杯水中的高锰酸钾溶解的快呢?

下面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来做这个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

4.提问:⑴.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⑵.实验中,哪几个条件相同?(水量、水温、高锰酸钾的数量及颗粒大小放入的时间相同)

⑶.哪个条件不同?(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呢?(在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才能够准确地比较出哪种方法使物体溶解的快)

5.教师小结:通过实验一,我们知道了搅拌可以加快物体的溶解,并且我们还学到了一种对比实验的方法,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6.填写课文22页填空:(在图中的方框内画ˇ)

㈡、指导学生认识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进一步了解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1.讲述:我们在看一下书23页的实验二,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来实验?在实验中,应该让哪几个条件相同,哪几个条件不同?

下面各组同学讨论一下。

2.提问:在实验中必须保证哪几个条件相同:水量.盐的数量及颗粒大小,放入的时间,搅拌情况。哪几个条件不同:一杯用冷水,一杯用热水。

3.讲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实验中必须保证哪几个条件相同,哪几个条件不同。哪么,我们这样来设计这个实验看行不行呢?

4:投影显示实验方法: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并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一粒大小基本相同的粒盐,将两杯水都搅拌或都不搅拌,观察比较一下,哪杯水中的盐粒溶解的快。(要求:找一名同学读一遍后教师讲解)

5.讲述:这个实验由老师来做,大家注意观察,是用冷水溶解的快,还是用热水溶解的快。

6.教师投影显示实验过程:

7.提问:在刚才实验的过程中,溶解的速度一样吗?哪个快呢?

8.汇报实验结果:不一样,用热水的比用冷水的溶解的快。

9.提问:为什么用热水溶解的快呢?

10.因热水能加快溶解。

11.教师小结:通过刚才所做的实验证明,用热水也可以加快溶解。

自然教案-怎样加快溶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