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09江苏27)“5.12”汶川大地震后,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9安徽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3、(09福建35)“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高于特殊中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4、(09天津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5、(08江苏)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6.(XX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XX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典型题型题例的解题分析,使学生了解...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总结: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75">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我...
一、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
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考试说明】(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
第20课时 意义类问答题 这类试题从句型来说,一般用“有利于”或“体现了”表述;从思路上讲,要由近及远、由小及大、...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了解)(1)计划经...
备考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时代的主题●考点突破1.和平问题(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
XX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一、考点扫描(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