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通用2篇)

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知识梳理】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①从________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②________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③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________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④________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⑤________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⑥________________的推行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评价: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利益失衡。②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③对于______________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①_______________存在着诸多弊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_______的强制措施。②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_______________,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作用:①逐渐取消_______,使各国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②对_____________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_______,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机遇: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_____________。②促进_______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善的______________。

(3)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一些产业受到冲击。

(4)对策:中国的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______________,以适应新的_______形势。

【基础练习】

1.xx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据f1本田车队厂商透露,每年车队投入五亿美元,高薪聘请车手,不断研发新车……但受危机的影响,不得不黯然退出 f1赛事。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本田车队退出与管理有关         b.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本田车队退出与危机无关         d.危机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中新网xx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3.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欧洲的挑战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4.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右图)。欧盟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a.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5.xx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对上述现象最确切的理解是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互动探究】

合作探究1:导致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合作探究2: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目的及其建立过程,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作用。

合作探究3:阅读教材并结合你所了解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要如此意志坚定地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效果测试】

1.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2.“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d.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

3.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④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西方商品很受欢迎

5.当同学们看到电视上播放的“印度博帕尔惨案的悲惨景象时”,气愤不已,纷纷表示坚决反对发达国家把污染工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做法,坚决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a.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坚决反对

b.给发展中国家解决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完全赞同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坚决反对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害,要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b2.b3.b4.b5.b

【效果测试】

1.d2.b3.d4.b5.d

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评价极其问题

(2)学生能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宗旨、意义,中国入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应用热点让学生学生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出发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树立学生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采访历史课代表

晚上洗头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和香皂?——潘婷、舒肤佳(美国宝洁)

今天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和鞋子?——海南的揶苗校服和美国的耐克

用什么什么牌子的手机?——诺基亚(芬兰)

提问:通过采访,同学们从课代表的身上看到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回答: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思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答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思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以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操作方式,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其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然后思考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总之,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3、【思考探究】

材料一:以波音公司为例(课文的引言),提出问题:波音公司的零部件在美国能否生产?波音公司为什么把某些零部件生产舍近求远放在国外进行?

材料二:博帕尔事件发生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bhopal)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carbide)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异氰酸甲酯(methylisocyanate)泄漏事件。当时有二千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后来更有两万人死于这次灾难,二十多世博帕尔居民因而永久残废,现时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些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该事件被认为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之一

材料三:xx年12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xx年4月,在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魁北克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xx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欧盟峰会,xx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八国峰会,这些大型会议的会场外到处都是情绪激昂的反西方全球化的抗议人群。一名反全球化示威者在热那亚八国峰会的会场外被枪杀身亡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当时就说:“如果没有什么原因触动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是不可能成千上万的人跑到这里来游行示威的。无论对错,肯定存在某种焦虑、某种困难。对此,我们不可以视而不见。”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追问拓展: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这种生产方法,如果在20世纪以前能否进行?为什么?

(2)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多媒体演示时事新闻中人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不同反映的图片,围绕“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归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学生阅读思考】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关贸总协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

2、【学生阅读概括】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鉴于教材篇幅有限,教师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宗旨、职能、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适当补充,并通过数据材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历史情景】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片断:xx年11月10日晚18时39分,随着wto第四届部长会议主席卡迈斯手中的一声木槌响,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13亿中国人翘首以待的梦想瞬间化为现实。

2、【补充】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老师介绍沈觉人、佟志广、谷永江、龙永图四位首席谈判代表

3、【学生思考】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谈一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通过“走向世界的海尔”和“美国对华彩电倾销案”正反两个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国企业要积极面对,沉着应战,对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外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四、小结: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不能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经济全球化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正确主动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是导入部分能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兴趣极高。其次,很多的设问存在太大的空泛,学生的思考的角度存在偏差。

在教学中,本课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讨论、辩论、自由发言、设计灵活的课后调查活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课堂实施以及学生后续学习的情况来看,本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能联系身边的实例,容易接受及理解。

当然本设计仍存在着有待修正的地方,如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不够充分,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是有所欠缺等。假如以后有机会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会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

必修2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