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 >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导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导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利用基本事实有条理的进行证明,做到每一步有根有据,渗透反证法的思想;
3.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的过程,在“操作——探究——归纳——证明”的过程中培养思考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利用线段的轴对称性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1.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不相等.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开场白
同学们,纷繁源于简单,复杂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构成的.为了更好的研究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最基本的图形——线段的轴对称性.
进入状态,兴致盎然.
衔接上一节课,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研究策略.
实践探索一
在一张薄纸上画一条线段ab,操作并思考: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在哪里?为什么?
积极思考,动手操作,提出猜想.
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线段的轴对称性,猜想对称轴的位置,为后续研究作铺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探索二
如图2-17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如果沿直线l翻折,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看法.
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描述发现.
在操作中感知线段的轴对称性,培养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实践探索三
如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交ab于点o,点p是l上任意一点,pa与pb相等吗?为什么?通过证明,你发现了什么?用语言描述你得到的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方法不一,具体如下:
1. 利用“sas”证明△oap≌△obp后,
说明pa与pb相等;
2. 利用线段的轴对
称性和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说明pa与pb相等.
问题虽然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感受到pa与pb相等,但是要让学生进行推理说明还是有困难的,要提示学生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入手,说明线段或角相等,再结合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思路,让学生寻找到演绎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下面的证明积累经验.
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共同小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实践探索四
试判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吗?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
2.请你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画出图形.
3.根据图形你能证明吗?试一试,让学生自己作图,讨论研究,并给出结论和证明.
教师点评,用幻灯片给出解答过程: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作图,猜想结论,探讨说理.
完成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外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不会相等.
如图,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外任取一点p,连接pa、pb,设pa交l于点q,连接qb.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因为点q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qa=qb.
于是pa=pq+qa=pq+qb.
因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pq+qb>pb,即pa>pb.2页,当前第1页12

八年级上册《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导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篇1一、分类、揭示物体名称。师:上课,同学们好。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哪,老师给...

  • 《菱形》教案(精选4篇)

    《菱形》教案篇1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5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

  • 《对称图形》教案(精选4篇)

    《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 《丑小鸭》教案(精选18篇)

    《丑小鸭》教案篇1【课前透视】《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

  • 《连 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连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

  •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1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

  •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篇1【分析教材】《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

  • 《旋转》教案(通用8篇)

    《旋转》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

  • 《确定起跑线》教案(精选7篇)

    《确定起跑线》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现实中的数学”。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

  • 《旋转》教学设计(精选9篇)

    《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旧知。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