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2)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4)理解中西君主制度不同的实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必然性。
(2)通过辩论赛,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
(3)利用历史材料,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教材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奋力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教学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教学法
讲授新课
导入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发现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起,经历了汉朝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宋的加强,到元又出现了新的发展。那么,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该制度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又是如何一番天地呢?
清朝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一段深刻描写。他痛感人才的极度缺乏,才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泱泱中华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何人才如此凋零?也许答案就在本课的内容中。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问题情境:教师先介绍背景: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在登基后就做了这两件事。一是沿袭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的制度,由中书省左右丞相统管六部,主持全国政事;二是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后,曾经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封了许多王侯。如大将蓝玉骁勇善战,立下大功,被封为凉国公;谋士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但是时隔不久,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胡惟庸、李善长和蓝玉等人相继被杀。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阅读p16第一目相关内容回答)
教师归纳:你们的分析都不错。由于胡惟庸蓄养私人势力,利用手中大权操纵朝政,所以被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危社稷”罪名诛杀,同时还有许多人受牵连相继被杀,从而出现明朝著名的“胡惟庸案”。至此,我不禁要问大家,胡惟庸是怎么掌握那么大权力的呢?
学生探究:生1:从教材第20页“历史纵横”栏目中的资料可以看出,胡惟庸善于阿谀逢迎,因而深得明太祖的信任,逐步得到提拔,官至左丞相,权倾一时。4页,当前第1页1234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