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二化学教案 >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一课时)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一课时)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学生化学计算技能,掌握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培养化学思维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要求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规范、书写格式的训练,培养学生讲究整洁美、规范美。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化学反应知识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等。

[教学过程 ]

(见相应的第五节第一课时ppt文件)

[巩固练习]

1.56g铁与16g硫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后把固体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标态下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

A22.4L  B11.2L   C33.6L   D44.8L

2.用稀硫酸溶解FeSFe(OH)3的混合物56.6g,可得到3.2g硫,原混合物中FeS的质量可能是:①8.8g、②21.4g、③35.2g、④47.8g这四个答案中的(  )。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②

3.在100mL12mol/L浓盐酸中加入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氯气量是(不考虑氯气在反应液中的溶解损失)(  )。

A0.6mol          B)在0.3mol0.6mol之间 

C0.3mol          D)小于0.3mol

4.某碳酸钾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硝酸钾和硝酸钡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的判断是(    )。

   A)肯定没有硝酸钾                B)肯定有硝酸钾,可能还有碳酸钠

C)肯定没有硝酸钡,可能有硝酸钾   D)肯定没有碳酸钠和硝酸钡

5.将2.4mol某金属投入1.8L2mol.L-1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7.2gH2,则该金属和酸分别是(   )。

A)二价金属,二元酸             B)二价金属,三元酸

C)三价金属,二元酸             D)一价金属,一元酸

6.向盐A2B溶液中加入盐CD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为了研究这一化学反应,将两种盐分别配成0.1mol/L的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学式中ABCD表示原子或原子团,式量:A23B96C137D35.5):

编号

A2B溶液体积/mL

CD2溶液体积/mL

沉淀质量/g

1

60

0

0

2

60

20

0.464

3

60

40

 

4

60

60

1.395

5

60

70

1.404

6

60

80

1.397

7

60

120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实验中沉淀的质量为_____g7号实验中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7.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B,反应方程式A+BAB。甲、乙、丙三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各人所用AB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量相等,都是9.0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A的用量

B的用量

AB的质量

7.00g

2.00g

6.00g

4.00g

5.00g

6.00g

ag

bg

4.44g

试求:

1A+BAB的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三者质量比:

由甲学生实验中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乙学生实验中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参加该反应的三者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

8.现有Na2O2NaHCO3的混合物两等份,第一份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第二份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两种情况下得到同样的气体,但气体体积不同。前者产生气体的体积为aL,后者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L(气体体积都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该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L«mol-1)。

   1)第一份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留物是___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2)每份样品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D4B5C

6.1)化学方程式为:A2B+CD2=2AD+CB

2)根据题中所给的各原子或原子团的式量可得出,60mL0.1L«mol-1A2B溶液跟60mL0.1L«mol-1CD2溶液反应可生成AD0.702gCB1.398g。所以沉淀物质只可能是CB才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3)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第3组实验中AB2过量、CD2不足,可根据CD2物质求得沉淀质量为0.932g。第7组实验中,是CD2过量,应根据A2B的物质的量来计算,求出沉淀质量是1.398g

7.(1)由甲学生实验中得到:2:1:3。由乙学生实验中得到:1:5:62:1:3。所以参加该反应的三者质量比是2:1:3

2)丙学生实验中,ab的比值。剩余A时:a=7.52g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第一课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氮和磷

    知识目标: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磷的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情感目标:通过...

  • 氨 铵盐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

  • 硝酸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的用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

  •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

  •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

  •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

  •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1.培养学...

  •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培养...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