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二化学教案 >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的水解的知识。
2.结合典型的例题和练习,掌握pH的计算方法及电离平衡知识、水解平衡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平衡的移动
2.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
●教学难点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2.盐类水解的本质
3.有关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计算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方法
总结、归纳、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电离平衡》这一章的内容与第二章《化学平衡》的知识密切相关,而且本章内容节与节之间也联系紧密,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为学好这一章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对本章进行复习和回顾。
[板书]第三章 复习课
[讲述]本章一共四节内容,我们先来复习第一节的内容。
[板书]一、电离平衡
[师]什么样的物质才存在电离平衡?
[生]弱电解质。
[师]那么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有何区别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投影]
[板书]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学生活动:让一个学生把结果填在胶片上]
[投影显示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题:
[投影]
1.下列仅能在水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
A.H3PO4                                                                                                                  B.NH3
C.KOH                                                           D.C2H5OH
2.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3COOH+H2O     CH3COO+H3O+
B.BaSO4        Ba2++SO
C.H2CO3     2H++CO
D.FeCl3====Fe3++3Cl
答案:1.A 2.B 3.AD
[师]那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第二章所学的化学平衡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复习一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板书]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说明]以下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
[问]什么叫电离平衡?
[生]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达到平衡状态。
[师]与化学平衡有何共同之处?
[生]都是动态平衡,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以发生移动。
[师]哪些条件的改变可引起电离平衡移动?
[生]浓度、温度
[师]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如何移动?
[生]正向移动。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这道题。
[投影]4.在H2S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①H2S    H++HS②HS     H++S2,且知K1K2,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后,既可增大c(S2)又能提高pH还能使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
A.加NaOH                                                     B.通入H2S气体
C.降温                                                           D.加入Na2S晶体
[分析]投影,并由学生填写:
 答案:D
[师]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如何衡量?
[生]用电离平衡常数
[师]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生]电解质本身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
[师]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各步的电离平衡常数有何关系?
[生]一级电离大于二级电离大于三级电离。
[板书内容]
[过渡]水是一种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可以引起溶液酸碱性的改变,下面我们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板书]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电离
[师]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有何关系?
[生]相等。
[师]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常数?常温下水的离子积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水的离子积Kw=c(H+c(OH)(25℃时,Kw=1×1014
[师]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生]温度、酸、碱、可水解的盐。
[师]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如何移动?水的离子积是否改变?
[生]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
[师]在水中加酸、碱或可水解的盐时,水的电离平衡如何移动?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还是否相等?水的离子积是否改变?
[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教师板书]
 
[师]在酸性或碱性的溶液中,H+和OH浓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师]溶液的酸碱性除可用H+和OH浓度的相对大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的大小表示?
[生]pH
[师]溶液的pH如何计算?
[生]H+浓度的负对数。
[师]25℃时,溶液的pH与酸碱性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接上板书]
 
 
[师]请同学们做以下几道练习题:
[投影]
1.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25=1×1014 K35=2.1×10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35℃时,c(H+)>c(OH)
C.水在25℃时,电离程度大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2.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c(D+),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性溶液pD=7.0
B.0.01mol的NaOD的D2O溶液1L,其pD=12
C.溶解0.01molDCl的D2O溶液1L,其pD=2
D.在100mL0.25mol·L1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的0.2mol·L1的NaOD的重水溶液,其pD=1.0
3.要使10mL0.05mol·L1的硫酸溶液pH变为7,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水稀释至1000mL
B.加入10mL0.1mol·L1的氨水
C.加入100mL0.005mol·L1的Ba(OH)2溶液
D.加入100mL0.05mol·L1的NaOH溶液
答案:1.D 2.CD 3.C
[过渡]不同的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否相同呢?
[生]不相同。
[师]盐对水的电离的影响程度也就是盐的水解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下面我们复习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盐类的水解
[师]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1.实质
[生]盐电离出的离子与H2O电离出的H+或OH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师]盐电离出的离子能不能全部或大部分与H2O电离出的离子结合?
[生]不能。
[师]也就是说盐的水解程度一般来说是微弱的,但也有少数盐可以完全水解或水解程度很大,也就是一些资料上提到的双水解。即阳离子和阴离子都水解,相互促进。如Al2S3、CH3COONH4。那么盐的水解及溶液酸碱性有何规律?
[板书]2.规律
[生]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教师补充并板书]谁弱谁水解,两弱剧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具体定。
[师]水解程度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板书]3.影响因素
[生]盐水解生成的酸或碱的相对强弱、浓度、温度。
[师]这些因素对盐的水解程度的影响有何规律?
[生]酸、碱越弱越水解,浓度越小越水解,温度越高越水解。
[讲述]盐类水解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某些溶液的配制、化肥的混施、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等,都涉及盐的水解知识,盐的水解也是常考的知识点,请同学们做下列练习题:
[投影]
1.将滴有甲基橙试液的饱和醋酸钠溶液加热,溶液的颜色是(   )
A.黄色不变                                                    B.黄色变橙色
C.黄色变红色                                                       D.橙色不变
2.有一种酸式盐AHB,它的水溶液呈弱碱性,今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OH和H2B,前者的电离程度大于后者。②H2B不是强酸。    ③HB的电离程度大于HB的水解程度。④该盐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一般写成:
AHB====A++HB HB====H++B2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NH浓度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4HCO3
答案:1.A 2.B 3.B
[讲述]本章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中和滴定。
[板书]四、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
[师]酸碱中和滴定是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那么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cAVA=cBVB
[师]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都需要选用哪些仪器?
[生]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
[板书]2.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
[师]那么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话,说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板书]3.操作步骤
[投影]某学生中和滴定过程如下: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②用蒸馏水洗净;③立即加入待测NaOH溶液;④记录液面刻度;⑤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的标准酸液;⑥置于未经标准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⑦加入适量蒸馏水;⑧加入酚酞试液2滴;⑨滴定时,边滴边振荡;⑩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11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12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13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的体积为22mL。
[分析]③装待测NaOH溶液的滴定管应用该待测液润洗2~3次。⑩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11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应半分钟内不褪色才能停止滴定,记录刻度。13滴定管读数时,应读到小数点后两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仅仅是复习了本章的主要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在解题中能否灵活应用,还得靠大家自己多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题一、二、三、四、五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复习课
一、电离平衡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三、盐类的水解
1.实质
2.规律:谁弱谁水解,两弱剧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具体定。
3.影响因素
四、酸碱中和滴定
1.原理
2.主要仪器:滴定管、锥形瓶
3.操作步骤
●教学说明
按要求本章复习课为一课时,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严格依据大纲要求,不随意拓宽和加深。在教学中,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主要知识,并配合典型例题和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加深理解。
●考点分析
1.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的导电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平衡的移动,强酸与弱酸、强碱与弱碱的性质比较,以及由酸性的强弱所表现出的一般反应规律。
2.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应用
3.盐的电离与水解的应用
(1)水解平衡的移动
(2)电离与水解对溶液酸碱性、微粒数、离子浓度的影响
4.溶液pH的计算和判断
(1)溶液的稀释。
(2)溶液的混合。
5.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6.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及有关计算。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复习课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氮和磷

    知识目标: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以及磷的性质;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跟氢气、氧气的反应)。情感目标:通过...

  • 氨 铵盐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通过...

  • 硝酸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氧化性);使学生了解的用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的性质解释日常见...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情...

  •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

  •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

  •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

  • 电离平衡--电解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

  • 电离平衡--电离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1.培养学...

  • 盐类水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能力目标培养...

  • 盐类水解[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2.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设计:【...

  •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