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八年级数学教案 >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4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2、掌握应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同底数幂的法则的推导过程和法则本身的理解

难点:灵活应用同底数幂相除法则来解决问题

自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p123~124页,弄清楚以下知识:

1、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注意指数的取值范围)

2、同底数幂相除的一般步骤:

做一做:

1、完成课内练习部分(写在预习本上)

2.计算

(1)a9a3

(2)21227

(3)(-x)4(-x)

(4)(-3)11(-3)8

(5)10m10n(mn)

(6)(-3)m(-3)n(mn)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预习检测:

1.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

2.计算下列各式:

(1)108105

(2)10m10

(3)mn

(4)(-ab)7(ab)4

二、应用探究

计算:

(1)a7

(2)(-x)6(-x)3;

(3)(xy)4(-xy);

(4)b2m+2b2.

注意

①幂的指数、底数都应是最简的;

②底数中系数不能为负;

③幂的底数是积的形式时,要再用一次(ab)n=anan.

2、练一练:

(1)下列计算对吗?为什么?错的请改正.

①a6a2=a3

②S2S=S3

③(-C)4(-C)2=-C2

④(-x)9(-x)9=-1

三、拓展提高

(1)x4n+1x2n-1x2n+1=?

(2)已知ax=2ay=3则ax-y=?

(3)已知ax=2ay=3则a2x-y=?

(4)已知am=4an=5求a3m-2n的值。

(5)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

堂堂清: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a9a3=a3;()

(2)(-b)4(-b)2=-b2;()

(3)s11s11=0;()

(4)(-m)6(-m)3=-m3;()

(5)x8x4x2=x2;()

(6)n8(n4n2)=n2.()

2.填空:

(1)1010______=109;

(2)a8a4=_____;

(3)(-b)9(-b)7=________;

(4)x7_______=1;

(5)(y5)4y10=_______;

(6)(-xy)10(-xy)5=_________.

3.计算:(s-t)7(s-t)6(s-t).

4.若a2m=25,则a-m等于()[

A.B.-5C.或-D.

5.现定义运算a*b=2ab-a-b,试计算6*(3*2)的值.

教后反思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其实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类似,所以本节课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

2、能推导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的过程,并会运用这一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

学习难点:

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

2、观察思考

积的乘方规律:(文字叙述)

(符号叙述)

规律条件:①②规律结果:①②

3、阅读课本第47页例1格式,完成下面练习:

①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②计算

二、合作探究:

1、观察思考: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中,当时,你得到什么结论?

算式运算过程

结果

零指数幂性质:(文字叙述)(符号叙述)

2、思考: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中,当时,你又得到什么结论?

算式运算过程

结果

负整数指数幂性质:(文字叙述)(符号叙述)

3、阅读课本第52页例5,完成下面练习:

4、用分数或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5、计算:

三、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还有哪些疑惑?

四、自我测试:

1、计算的结果为().A.10B.100C.D.

2、计算的结果是().A.1B.C.D.

3、A.B.C.D.

4、(1)(2)(3)

(4)(5)(6)

思维拓展:

1、(1)(2)

2、已知,求整数x的值.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

2、理解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掌握应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同底数幂的法则的推导过程和法则本身的理解。

难点是灵活应用同底数幂相除法则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问题情景:课本节前图为经染色的洋葱细胞,细胞每分裂一次,1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周期大约是12时,210个洋葱根类细胞经过分裂后,变成220个细胞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2、分析导出本题的实际需要求220÷210=?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铺垫

填空:

()×()×()×()×()×()

(1)25÷23=——————————————=2()

()×()×()

=2()-()

()×()×()

(1)a3÷a2=———————=a()=a()-()(a≠0)

()×()

2、上升:am÷an==(a≠0)

3、小结:

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分析法则中的要素:(1)同底(2)除法转化为减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3)除式不能为零。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试一试

例1:计算

(1)a9÷a3(2)212÷27(3)(-x)4÷(-x)

(4)(-3)11÷(-3)8(5)10m÷10n(m>n)

(6)(-3)m÷(-3)n(m>n)

(师生共同研讨解决,始终抓住法则中的二个要素:判定同底,指数相减,并注意过程和运算结果的规范表示。)

2、想一想:

指数相等的同底数幂(不为0)的幂相除,商是多少?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3、练一练:

(1)下列计算对吗?为什么?错的请改正。

①a6÷a2=a3②S2÷S=S3③(-C)4÷(-C)2=-C2④(-x)9÷(-x)9=-1

(2)课本P124课内练习1、2。

四、探究延伸,激发情智。

1、试一试:

例2计算

(1)a5÷a4·a2(2)(-x)7÷x2(3)(ab)5÷(ab)2

(4)(a+b)6÷(a+b)4

2、练一练:

(1)课本P124课内练习3、4(节前问题)

(2)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也是人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金星离地球的距离为4.2×107千米时,从金星射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多少时间?

五、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1、今天学到了什么?

2、同底数幂相除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即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

且m>n))

六、布置作业:作业本,一课一练。

七、教学反思:

备选提高练习题:

(1)已知ax=2ay=3则a2x-y=

(2)x4n+1÷x2n-1·x2n+1=

(3)已知ax=2ay=3则ax-y=

(4)已知am=4an=5求a3m-2n的值。

(5)若10a=2010b=1/5,试求9a÷32b的值。

(6)已知2x-5y-4=0,求4x÷32y的值。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②-5746

(3)计算:①②③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2)

解:(1)

(2)

练习:P141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5

学习目标:

明确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并能与幂的运算法则一起进行运算。

学习重点:

公式a0=1,a-n=(a0,n为正整数)规定的合理性。

学习难点:

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预习交流】

1.预习课本P48到P49,有哪些疑惑?

2.计算:8n4n2n(n是正整数)=.

3.已知n是正整数,且83n162n=4.则n的值=.

4.若3m=a,3n=b,用a,b表示3m+n,3m-n.

5.已知:2x5y=4,求4x32y的值.

【点评释疑】

1.课本P48做一做、想一想.

a0=1(a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2.课本P48议一议.

a-n=(a0,n是正整数)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3.课本P49例2.

4.应用探究

(1)计算:①()-2②()-3③(-a)6(-a)-1

(2)计算:①②-

(3)如果等式,则的值为.

(4)要使(x-1)0-(x+1)-2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

5.巩固练习:课本P49练习1、2、3

【达标检测】

1.若(x+2)0无意义,则x取值范围是.

2.()-p=.

3.用小数表示.

4.计算:的结果是.

5.如果,那么三数的大小为()

A.B.C.D.

6.计算的结果是()A.1B.-1C.3D.

7.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C)(D)

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

9.︱x︱﹦(x-1)0,则x=。

10.若,则()

11.计算:(1)4-(-2)-2-32(-3)0(2)4-(-2)-2-32(3.14-)0

(3)(4)+(-3)0+0.

【总结评价】

零指数幂公式a0=1(a0),负整数指数幂公式a-n=(a0,n是正整数),理解公式规定的合理性,并能与幂的运算法则一起进行运算.

【课后作业】

课本P50到P51习题8.33、4、5。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知识,建立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第3节整式的除法第1课时。在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为进一步学习《同底数幂的除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整式的乘法和幂的意义的综合应用,是整式的四大基本运算之一,这节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综上所述,本节课无论是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在对学生技能形成、思维训练、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培养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

2、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应用

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围绕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的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教师启发、总结、点拔和补充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的设计上,则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在亲身尝试、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让课堂更开放、学习更轻松、热情更高涨,并能正确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程序按以下六个活动展开:

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以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导入课题。

活动2 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由于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类似,因此在此环节设计了一个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过程,根据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对25÷23和a3÷a2进而到am÷an的引导计算,学生类比的方法得到am÷an=am-n。为培养学生严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这里提出问题:除法运算中,为什么底数a不能为0?对于m=n时的情况我是让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和同底数幂除法填空,仍然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观察、归纳得到结论。

活动3尝试练习,感受新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运用,检查学生掌握、理解的情况。

活动4 范例解析,运用新知。根据新课标倡导的螺旋式上升的知识生成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例、习题的选择上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例1的解答应把握几点:①前提是底数相同②多个同底数幂相除,应按顺序计算,先乘方,再除法,最后加减。

活动5 回顾反思,升华新知。为使所学新知识尽快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小结采取学生自主小结与引导概括相结合。

活动6自我检测,巩固新知。

五、评价分析

《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的得出,是一个从数的运算、归纳得到式的运算性质,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过程。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的动口、动脑、动手的主动探究,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充分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中,既能理解和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并能用代数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进行表述,运用这一性质熟练地进行计算,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领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多数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进而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尝试探究——交流展示——理性思辨”的全过程,学生充分体验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一般结论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的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数学的思考能力。 

《同底数幂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篇1一、分类、揭示物体名称。师:上课,同学们好。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哪,老师给...

  • 《菱形》教案(精选4篇)

    《菱形》教案篇1教学建议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精选15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知识与...

  • 《对称图形》教案(精选4篇)

    《对称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 《丑小鸭》教案(精选18篇)

    《丑小鸭》教案篇1【课前透视】《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

  • 《连 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连减》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26—2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

  •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精选5篇)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篇1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

  •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篇1【分析教材】《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

  • 《旋转》教案(通用8篇)

    《旋转》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

  • 《确定起跑线》教案(精选7篇)

    《确定起跑线》教案篇1设计理念:1、尽可能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现实中的数学”。2、创设开放的问题情...

  • 《旋转》教学设计(精选9篇)

    《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旧知。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