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精选2篇)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10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篇1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屯昌县红旗中学   陈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

2.知道计算机上网方式的类型及电话拔号上网的2种连接方法

3.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

教学内容:

1.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                 2.几种上网方式

教学重点:“拔号上网”和“通过局域网上网”的实际操作

教学难点:

课时数:1课时

一、因特网服务组织

1.网络服务商

⑴因特网基础提供商

为因特网信息提供光缆、线路、交换机等基施施的人。

拥有“公共通道”的地位。

⑵因特网连接服务提供商

类型

isp

iap

中文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工作内容

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提供客户机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以支持用户访问因特网上的信息。

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国内知名的isp:163、169、cernet、chinagbn、东方网景、瀛海威、河北通信公司、莆电市明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⑶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如:icp)

选择信息并使之传输的人或选择某类信息上网供公众访问的人。

工作内容:通过因特网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通常是通过自己的网站或个人主页向用户提供信息。

ic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

国内知名的icp:163、169、21cn、sina、银河网、河北远程教育网、各个地市信息港

⑷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如:asp)

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internet的应用服务。

⑸bbs经营者、邮件新闻组、聊天室经营者

2.上网方式

⑴电话拔号上网(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

准备工具:能打通isp特服电话的电话线、一台计算机、一台modem

适用场合:家庭

特点:①是个人用户接入internet最早使用的方式之一。

②接入非常简单;③收费相当低廉

④接入速度慢,最高接入速度只能达到56kbps。

扩充知识

modem的作用:把计算机要传送和接收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话线传送的模拟信号。

modem的类型

内置式

外置式

一块卡,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一个扩展槽内。

通过计算机的串联口或并联口与计算机相连接。

断电后打开机箱,插在一条空闲的总线扩展槽上。

只需要把它自带的数据线连接在计算机后边的串行口或并行口上,接好自带电源。

安装在计算机内部,不需要额外电源,连线少,拆卸不便。

价格贵,需要额外电源,连线多,拆卸方便。

选择modem应考虑传输速度(衡量标准bps),接入速度9600b~56kb

资费目前主要有:电信163、169,联通167

思考:图1和图2有何区别?

⑵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特点:在上网时,用户可以任意接收电话,速度为100~128kbps。

准备工具:网络终端nt1和isdn适配器

类型:内置式(isdn内置卡):300~400元

外置式(ta):1000元左右

该上网方式的月租费为普通电话月租费的1.5倍(32.4元)。

⑶asdl一个人的宽带(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特点:①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

②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ps,有效的传输距离为3~5公里。

③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sdl局端相连,数据传输带宽由每个用户独占。

④无需拔号,始终在线,速率可达到400~512kbps。

(4)cable-modem(线缆modem)

对称速率形:数据上传速率(500kbps~2mbps)   非对称速率形:数据上传速率(500kbps~10mbps)

数据下传速率(500kbps~2mbps)                         数据下传速率(2mkbps~40mbps)

类型

实际速度

类型

实际速度

pstn

56kbps

vdsl

下传速率为55mbps,上传速率为2.3mbps,

isdn

20`50kbps

pon

64kbps~155mbps

asdl

400~512kbps

lmds

25mvps

练习

1.有线电话网采用的上网方式是(b)。

a.vdsl     b.cable-modemc.pstn        d.   pon

2.价格最昂贵的上网方式是(c)。a.pstn            b.ddn          c.isdl         d.asdl

3.某用户不申请账号,直接用电话拔号上网,这种上网方式是(b)。

a.ddn         b.pstn        c.vdsl        d.pon

4.asdl上网方式的速度一般是(c)。

a.20~50kbps        b.100~128kbps            c.400~512kbps            d.2.3mbps

二、设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

1.ip地址的设置

⑴静态分配法

特点:长期分配给一台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

一般硬件设备是网卡,形成一个局域网后与因特网直接连接。

缺点:浪费ip地址资源          优点:易于管理。

⑵动态分配法

把公用的ip地址暂时分配给用户使用。

pstn或七般由isp动态分配给一个ip地址。

优点:实现了ip地址的动态分配,节约了ip地址资源。

缺点:安全性较差。

3.ip地址的计算

知识:子网掩码

a类地址:255.0.0.0           全1表示网络地址      b类地址:255.255.0.0       全0表示主机地址

c类地址:255.255.255.0           

如: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例:有一个c类地址192.9.200.13,求网络号和主机号

默认的c类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分别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为二进制,再逻辑与(对位相乘)

网络号为:11000000.00001001.11001000(192.9.200)    主机号为13

例2:使用255.255.240.0作为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b类地址空间划分为几个子网?每个子网可以包含多少个主机?

解:网络号:255.255.240.0(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b类地址中取后16位的若干比特作为子网号,这里取4位,后12位做主机地址。

子网个数:24=16        主机个数:212-2

练习:使用255.255.255.21作为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b类地址空间划分为几个子网?每个子网内可以定义主机数量是多少?c类呢?

解:所255.255.255.21转换为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10101

子网个数:28=256             主机个数:28-2=254

c类:子网个数:23=6       主机个数:26-2=62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篇2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说课稿

——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儋州市那大中学黄学鸿

【教材分析】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因特网服务组织”、“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设置dns服务器”四大块内容,考虑到此节书的内容较多,我把这一节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上:第一课时讲“因特网服务组织”、“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第二课时讲“设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设置dns服务器”。现在我针对第一课时来说课。此前学习的第二节内容ip地址及其管理,学生了解了ip地址的概念、格式及分类,知道ip地址的管理办法,也认识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下一课时学习网关和代理服务器作准备。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对网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独立自学、协作学习的能力,能规划好需要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而且对网络通讯仅局限在对域名和ip地址的概念上,而域名和ip地址的认识只是网络通讯设置的基本理论储备,因此学生的理论储备知识要在这节课中得到升华,转化到实践中。

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特网组织的作用,了解两种上网方式的接入原理;

知道ip地址的两种分配方法,子网掩码的概念,能正确设置局域网中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逐渐形成具有真诚待人,与人为善的稳定态度。

教学重难点分析

如何给主机分配ip地址,根据是什么?以及主机已经有了ip地址,也就是有了在网络的唯一身份,为什么还要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又是什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都很难理解,而正确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又是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到因特网的关键。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

(1)教学重点: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设置;

(2)教学难点:子网掩码的应用。

【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了讲授、演示、任务驱动和启发式等教学法,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对学生的团结协作、交流与互助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具体的做法是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我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学时,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法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2、协作学习。学生按座位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具体使用了发现、讨论等学法。

【媒体分析】

1、 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机、windows;

2、自制辅助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等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上网吗?

学生回答;

师:可是很不巧今天我们机房的网络出了点小问题:教师机能连接到因特网,学生机不能上网,需要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对我们的网络进行一次会诊,同学们愿意吗?

学生回答;

1、按指定的座位坐好,发现不能打开网页;

2、注意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通过不能上网激发学生解决如何上网浓厚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新课过程(一)

师:我们要想知道我们的网络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计算机是如何接入因特网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38页。

老师简述因特网的服务组织,图片展示adsl上网、通过局域网上网等两种上网方式。

师:我们机房上网属于哪种方式上网呢?

学生回答;

老师对回答局域网的同学给予表扬。

师:经老师课前检查,我们机房的物理连接设备工作是正常的,但学生机访问不了教师机,那么问题会出在哪呢?哪位同学来谈谈看法(提示同学看课本p41页实践部分内容)?

注意聆听,看课本,思考,各抒己见。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找病因”,同学们初步了解因特网的服务组织及上网的两种方式(物理架构)。通过排除硬件设备,引导学生把“病因”定到“tcp/ip”的设置上。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可能是我们的网络身份出了问题。我们怎么来修改一台主机的网络身份呢?

通过投影机演示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以到图书馆借的书和自己个人的课本为例比较出静态分配ip和动态分配ip;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并讨论,(因为教师机是可以上网的,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设置和教师机一样就行了),老师鼓励学生试着设置……。

老师巡堂辅导,收集信息。

1、注意观察(tcp/ip)协议属性对话框;

2、根据任务与邻桌讨论,自行设置主机(tcp/ip)协议属性;

3、通过设置发现:ip地址冲突;

1、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比较出抽象的概念;

2、学生通过动手设置,发现ip地址不能重复。

新课过程(二)

师:通过刚才的设置我们发现ip地址不能重复。为了解决ip冲突问题,请同学们进入第二次体验:

请同学们按排分成四组,分别设置ip地址为:192.168.0.2至192.168.0.16、192.168.1.1至192.168.1.15、192.168.2.1至192.168.2.15、192.168.3.1至192.168.3.15;子网掩码统一默认。

老师巡堂辅导,收集信息。

1、根据任务与邻桌讨论,自行设置;

2、设置好后,通过访问发现:同排计算机能访问、不同排计算机间不能相互访问,第一排计算机还能访问教师机及因特网。

学生通过动手设置,发现ip地址不在同一子网下不能相互访问。

新课过程(三)

师:通过刚才的设置我们发现不同子网的计算机间不能相互访问(网络标识不一致)。第三次体验:

请同学设置自己的学生机与教师机在同一子网下,最后一段值为自己的学生机号。子网掩码默认。

老师巡堂辅导。

根据任务与邻桌讨论,自行设置主机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成功访问机房中的学生机、教师机及因特网。

学生通过动手成功地设置局域网中ip地址、子网掩码,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新课过程(四)

师:通过前三次体验我们发现每次设置总有一个子网掩码随着ip地址而出现,那么子网掩码是做什么用的呢?

第四次体验:

所有的ip地址不变,把子网掩码一致设置为255.255.255.240;设置好后让学生相互访问。

分析子网掩码的概念、表示、作用及传统设置。

学生按要求设置好。在访问中又出现分组练习的问题。

感兴趣的同学通过课件提供的资源库进一步学习。

1、通过子网掩码的设置,学生了解了子网掩码的概念、表示及作用

2、通过知识拓展,学生加深了对子网掩码的理解,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

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通过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解决局域网中主机相互通讯的问题,那么局域网中主机相互通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师生讨论,共同小结:

1、ip地址不能重复;

2、ip地址在同一子网中;

学生讨论

达成共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结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思考:回去思考如何设置才能使不同子网之间相互通讯。

为下一课时设置网关跨网互相访问留下悬念。

评委点评:

该说课案例的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所有的设计都是紧紧地结合着学生能够接触得到的实际环境。从教师故意创设不能上网的情境,到分组进行设置静态ip地址的试验,再到子网掩码的设置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学生动手触摸到,能够亲自体验;教师故意设置的障碍层次比较分明,内含的知识点都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种设计对于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实际应用有比较好效果。

本案例的教学难点是“子网掩码的应用”,教学目标中有“子网掩码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一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让学生体验,至于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和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及作用等,没有具体的“说”,这应该是老师说课过程中被忽略的地方。对于说课稿的撰写,文字方面还有一些欠缺,老师的文字功底应该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三课《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E-mail的使用》教学案例

    “绿色奥运由我做起”——《e-mail的使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思想】“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

  • 图像的放大与缩小

    一、课题: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运动内插动画的概念。(2)进一步掌握文字输入及格式设置的方法。(3)掌握放...

  • 愚公移山(新编)”片头动画的制作

    【设计思想】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高一学生下学期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解...

  • 一信息技术第六章“第一节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2.知道两种算法的描述方法—语言描述法和流程图的区别3.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4....

  •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适用年级:高一必修模块一、教学思...

  • 展示黄埔人文历史风采--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进行教学设计的。课标...

  • 《统计分析数据》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期中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数据筛选、数据排序、分类汇总的基本操作。 2...

  • 实践体验“OCR软件的使用”

    活动目的:(1)体验ocr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2)了解ocr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活动步骤:(1)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包含印刷...

  • 丰富多彩的节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搜索引擎的更多作用。技能目标:(1)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掌握相关技巧;(2)能下载...

  • 文字处理基本知识

    在上面的论文中我们已经使用过了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这里我们再次打开以前的文档复习一下word的基本操作。打开和保存文件...

  • 文本信息加工

    【教学目标】1、 体验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意义。2、 领悟传播民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3、 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

  • Flash动画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信息技术课中的flash动画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一直以来也是学生觉得难学的内容。笔者让学生把flash...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