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7
【学习目标】(看清目标预习,才能有方向噢!)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对消费的影响。
3.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学习重点】背诵影响消费的因素。
【学习难点】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探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筑牢基础(相信我能行!)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和 。
⑴ 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
②未来的 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 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差距大,总体消费水平会 ,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会 。
⑵、物价的变动影响消费。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 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降,会 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①我们最常见的是 ,此外, 和 越来越常见。
②消费按 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 。
③消费按消费目的分,可以分为 、 、 。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 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是 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 和 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通常表明人们 提高, 改善。
(二)自主检测 体验成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或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1、居民的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收入水平 ②物价水平 ③商品的质量 ④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
4、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划分,家政消费,如请家教、保姆、维修等属于:
a、产品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
5、按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以分为: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贷款消费 ③劳务消费 ④租赁消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按消费目的划分,消费可以分为:
①贷款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越来越火爆。这种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8、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
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 b、该家庭的收入水平低
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 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滞后
(三)课内探究 提升能力(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点评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
探究1:结合教材p17材料,谈谈为什么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探究2:看教材p18漫画,讨论:你怎么看待这两种消费?他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探究3:你会选择租赁消费方式吗?通常会租赁什么商品?说说你的理由。
(四)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自己动手,试试看!)
(五)课后作业拓展提升(试试看,你准行!)
1.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些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则还只能望车兴叹。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们购买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人们的汽车梦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
a.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汽车价格 b.国家的汽车、交通、税收等配套政策
c.汽车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 d.人们的消费观念
3.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有稳定工作的人比工作不稳定的人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后者则有着更高的储蓄水平。这是因为()
a.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b.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无关
c.储蓄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未来的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4.XX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2%,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5.4%,而预期二三季度物价水平还将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理论上会导致()
a.家庭劳务消费的缺失 b.家庭消费出现新的热点
c.家庭消费水平的下降 d.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
5.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比重占家庭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教育已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按照消费目的分类,接受教育属于()
a.精神文化生活消费 b.脑力劳务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6.买车太贵,有人考虑租用车辆。其特点是()
a.仅改变车辆的使用权,不改变所有权 b.仅改变车辆的所有权,不改变使用权
c.车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发生改变 d.车辆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不发生改变
7.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8.1%。那么,一般来说()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8.在课堂上,老师总结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你认为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居民收入的增长 b.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 d.外汇储备的增加
9.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10.朋友见面打招呼,20世纪70年代是“吃饭了吗”,如今流行“搬新家吗”、“旅游了吗”、“进修了吗”。这反映出( )
a.收入差距的扩大 b.物价水平的下降
c.消费结构的改善 d.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11.《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按XX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1)材料能够显示,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
(2)随着城乡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2.张先生一家三口人,张先生是民营企业家,收入水平很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儿子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顾问,收入也颇丰。他们在一著名小区购买复式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打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先生一家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类型。
(六)学后反思我的疑问(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3.1消费及其类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明确消费类型的划分;
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培养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辨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考试要求】
高考考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消费类型
3、恩格尔系数 1、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消费的类型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对消费的影响
2、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
3、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讨论法 分析法
2、学法点津
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抽象思维,理解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是
2.主要因素是
(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当前可支配的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
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2)物价总体水平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交易方式分为
消费行为 交易方式 适用商品 评价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贷款买房、上学、买车
租赁婚纱、玩具、房屋
2.按照消费对象分为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恩格尔系数
(1)含义
(2)反映内容
(3)变化规律:
1.【思考】
根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总结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措施。
2.【判断】
物价越低,居民的生活水平越高。
【回忆】物价变动对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3.【判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所取代。
4.【巩固练习】
旅游消费按照消费对象属于
按照消费目的属于
5.【巩固练习】
下列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b.通过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c.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越高
d.恩格尔系数越小,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越高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
①贷款消费 ②租赁消费 ③钱货两清消费 ④有形商品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XX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XX年同期旅游收入增加14.7%。据此回答2—3题。
2.节假日外出旅游人数增多,“假日经济”掀起热浪。这表明 ( )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得到完全满足
②家庭消费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的层次递进
③人们的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说明 ( )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c.旅游区各种商品价格低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4.近年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和市场需求呈现一系列重要变化,居民食品消费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消费支出不断提高。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家庭人口减少 b.家庭收入水平提高
c.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d.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下表是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统情况”。根据材料,针对这段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项目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7.1 37.7 36.7 35.8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6.2 45.6 47.7 45.5 43.0
a.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d.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教后反思】
答案:c b a d b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教学案
【明确目标展示考点】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
【学习重点】响消费的因素
【课前自测】
1.选项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
①家庭可支配收入 ②商品的价格 ③商品的质量与性能 ④商品的售后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①贷款消费②租赁消费 ③劳务消费④有形商品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XX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XX年同期旅游收入增加14.7%。据此回答3—5题。
3.节假日外出旅游人数增多,“假日经济”掀起热浪。这表明 ( )
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得到完全满足
②家庭消费开始由低级向高级的层次递进
③人们的消费正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发展
④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经济”火爆。这主要说明( )
a.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b.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c.旅游区各种商品价格低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费者有一种从众心理
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五一”、“十一”长假外出旅游。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 )
⑴劳务消费 ⑵生存资料消费 ⑶发展资料消费⑷享受资料消费 ⑸租赁消费
a.⑴⑷⑸ b.⑴⑵⑸ c.⑴⑷ d.⑶⑷⑸
6、在预期收入允许的条件下,实施信贷消费的行为( )
a.没有做到量入为出 b.属于超前消费,是不可取的
c.属于正当消费 d.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合作探究讨论与考点分析】
【探究一】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②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③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注意: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与促进消费改善民生是相通的,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
(原创)材料一:国务院总理表示,XX年仍将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的一年。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材料二: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XX年主题——“消费与民生”。中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灿说:“把“消费与民生”确定为中国消费者协会XX年主题,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问题:请你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回答应该怎样促进消费改善民生?
2、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1)消费类型:①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③按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2)消费结构:通过恩格尔系数来体现。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其发展的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
注意:教材中对恩格尔系数的定义表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实质上家庭总支出应指家庭消费总支出。因为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知识归纳】
1.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
2.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巩固与提高】
1、“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材料:中共xx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回答(1)~(2)题.
(1)近年来,追求绿色、时尚、安全、营养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产业也因此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产品开发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这说明( )
a.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专家指出,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b‘“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绿色产业
c.我国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d.发展“绿色经济”需要的投入较少
3、(福州•联考)XX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经问世,可口可乐公司首先抢注,印有会徽图案的饮料立即被强档推出。这说明 ( )
a.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时尚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b.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
c.使用奥运会会徽是提高厂商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d,我国居民具有浓厚的奥运情结,购物瞄准奥运
以热点为材料,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d.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恩格尔系数必然也不断增加
4、(四川卷)j省《高速公路条例》规定,为了保障车辆正常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的待交费车辆排队超过200米得,应当免费放行。这一条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经营者和消费者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
①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②增加单位时间车辆通行数量,提高经济收益
③加快消费者车辆的通行速度,提高出行效率
④保持消费者车辆的通行畅通,节省过路费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1 答案:1——6dabbcc 1、a2、(1)b (2)a3、a4、a
探究一:(1)作为国家: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⑤培育新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2)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什么是经济效益篇1一.教学目的要求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概念,了解微观经济效益和宏...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单元p4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解读】修改后与“某山...
第九课第二框世界度极化:不可逆转篇1教学札记:第九课 第二框世界度极化:不可逆转★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
债券和商业保险教学设计示例篇1债券和商业保险教学设ť...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教学设计示例篇1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银行的三大业务,理解和掌握支票、...
课题: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篇1教学设计潮阳一中政治组张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
实践的特征教案篇1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
经济常识篇1前言转载前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篇1教案教学课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所用教材教材名称:思想政治 第1册,第一章三节2...
股票、债券和保险篇1[教案]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投资特点,以及债券和商...
第一册价值规律的作用篇1重点:价值规律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生产率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
三大产业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