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教案 > 高三化学教案 > 蛋 白 质(精选17篇)

蛋 白 质(精选17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蛋白质篇1

蛋 白 质教学目的1.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3.让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过程一、蛋白质师;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请列举生物体内哪些器官含蛋白质较多?生: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生: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师:由此可见,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方式。这种跟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通过实验分析。【实验】1.分别抽取两根棉布条和毛料纤维,放在火焰上灼烧、闻味。师:由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哪些结论?(经议论后回答。)生:根据可燃且有焦臭味,说明棉布和毛料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师:蛋白质里含有氮元素,还普遍含有硫元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可达几万、几十万乃至上千万。例如,核蛋白的分子量就超过两千万。我们在生物课上已经知道,如此庞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即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一氨基酸。请列举生物课中已熟悉的几种简单的氨基酸。〔评注: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不仅简捷自然,也有利于化学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视野。〕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通过投影介绍几种重要的α-氨基酸,并对α-碳原子加以说明。)师:请根据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推论它的主要化学性质。生: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师;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练习】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这个反应跟学过的哪类反应类似?这个反应跟酯化反应类似。两个氨基酸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水分子,缩会成多肽。师;2o多种氨基酸跟蛋白质的关系,好像字母跟单词的关系,它们可以形成无数种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是很复杂的。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71年又合成猪胰岛素,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蛋白质是α-氨基酸缩聚的产物。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实验】1.用聚集的小手电筒观察鸡蛋白溶液的丁达尔现象。【思考】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2.盐析(边实验、边观察。)【思考】(1)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2)盐析有哪些应用?(经实验、阅读后回答。)生: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盐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师: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3.变性【思考】1.什么叫蛋白质变性?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除实验涉及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质变性?2.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应用?(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什么?(2)有人误服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应该怎样急救?(3)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卫生酒精对皮肤消毒?(4)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作制生物标本的常用药剂?(经思考、议论后回答。)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师: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生:(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菌死亡。(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4.颜色反应【实验】可从课本任选一二。师: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蛋白质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自行归纳)。(1)重要的营养物质——生命的物质基础(2)工业上的应用①纺织工业——蚕丝、羊毛②皮革工业——动物毛皮经鞣制后作原料③感光材料工业——动物胶(白明胶)是制感光材料的片基④塑料工业——制酪素塑料〔评注: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此处结合生活和生产知识得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进行了“学以致用”的教育。〕二、酶简介【实验】【投影】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有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练习】1.下式表示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用箭头和(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答案:(c)2.含有下列结构片断的多肽,在胃里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c)h2n—ch2cooh        (d)答案:(d)【布置作业】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l)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经光谱测定显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2)b是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经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①写出a、b的结构简式。②通过本题的分析讨论,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论?试列举l~2个实例。(2)碳数相同而结构相似(或含一个苯环)的一元氨基酸和一元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除本题a、b外,实例还有乙氨酸(ch2nh2——cooh)和硝基乙烷(ch3ch2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2h5o2n。丙氨酸(ch3chnh2——cooh)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或(ch3)2ch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3h7o2n。教学说明选学(课本中的小体字)部分,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专家评注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关键阵地。本节课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能,教学内容组织得比较系统和严密;重视联系实际,并适当进行多种教与学的活动;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名师授课录·高中化学》1997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1]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蛋白质篇2

蛋 白 质

教学目的

1.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蛋白质

师;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请列举生物体内哪些器官含蛋白质较多?

生: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

生: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

师:由此可见,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方式。这种跟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通过实验分析。

【实验】1.分别抽取两根棉布条和毛料纤维,放在火焰上灼烧、闻味。

师:由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哪些结论?(经议论后回答。)

生:根据可燃且有焦臭味,说明棉布和毛料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

师:蛋白质里含有氮元素,还普遍含有硫元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可达几万、几十万乃至上千万。例如,核蛋白的分子量就超过两千万。我们在生物课上已经知道,如此庞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即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一氨基酸。请列举生物课中已熟悉的几种简单的氨基酸。

〔评注: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不仅简捷自然,也有利于化学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视野。〕

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

(通过投影介绍几种重要的α-氨基酸,并对α-碳原子加以说明。)

师:请根据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推论它的主要化学性质。

生: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师;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练习】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这个反应跟学过的哪类反应类似?

这个反应跟酯化反应类似。两个氨基酸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水分子,缩会成多肽。

师;2O多种氨基酸跟蛋白质的关系,好像字母跟单词的关系,它们可以形成无数种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是很复杂的。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71年又合成猪胰岛素,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蛋白质是α-氨基酸缩聚的产物。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实验】1.用聚集的小手电筒观察鸡蛋白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思考】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

2.盐析(边实验、边观察。)

【思考】(1)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

(2)盐析有哪些应用?

(经实验、阅读后回答。)

生: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师: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3.变性

【思考】1.什么叫蛋白质变性?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除实验涉及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应用?

(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误服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应该怎样急救?

(3)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卫生酒精对皮肤消毒?

(4)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作制生物标本的常用药剂?

(经思考、议论后回答。)

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

师: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生:(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

从而使细菌死亡。

(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乳、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

(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

4.颜色反应

【实验】可从课本任选一二。

师: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蛋白质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自行归纳)。

(1)重要的营养物质——生命的物质基础

(2)工业上的应用

①纺织工业——蚕丝、羊毛

②皮革工业——动物毛皮经鞣制后作原料

③感光材料工业——动物胶(白明胶)是制感光材料的片基

④塑料工业——制酪素塑料

〔评注: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此处结合生活和生产知识得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进行了“学以致用”的教育。〕

二、酶简介

【实验】

【投影】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有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练习】1.下式表示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用箭头和(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

答案:(C)

2.含有下列结构片断的多肽,在胃里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C)H2N—CH2COOH        (D)

答案:(D)

【布置作业 】

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l)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经光谱测定显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

(2)B是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经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

①写出A、B的结构简式。

②通过本题的分析讨论,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论?试列举l~2个实例。

(2)碳数相同而结构相似(或含一个苯环)的一元氨基酸和一元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除本题A、B外,实例还有乙氨酸(CH2NH2——COOH)和硝基乙烷(CH3CH2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2H5O2N。丙氨酸(CH3CHNH2——COOH)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或(CH3)2CH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3H7O2N。

教学说明

选学(课本中的小体字)部分,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

专家评注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关键阵地。本节课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能,教学内容组织得比较系统和严密;重视联系实际,并适当进行多种教与学的活动;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名师授课录·高中化学》1997年第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1]

蛋白质篇3

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要求: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入蛋白质的维生素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方法,掌握简单鉴别化学纤维、毛发纤维2.能过通过实验现象了解蛋白质变性,及其应用情感目标:1.能够了解蛋白质、维生素的知识基础上,懂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探究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学重点及难点: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2.蛋白质的性质;    3.蛋白质、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探究实验:1.探究蛋白质的一些性质;2.鉴别棉布及羊毛材料知识整理: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2.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3.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c)、氢(h)、氧(o)、氮(n)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松花蛋(皮蛋)表面的松花即谷氨酸钠。4.蛋白质的一些性质:

加入试剂

饱和硫酸铵溶液

加热

乙酸铅溶液

浓硝酸取1支试管,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滴入如右一些试剂,观察现象。

呈半透明状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黄色凝聚物

再继续添加一定量水

——

呈半透明状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物理变化or化学变化

——

物理过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结论: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除此之外,蛋白质遇到70%酒精溶液及甲醛等也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注意: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在许多食品中,都容易霉变,注意,该类物品发生霉变后,能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霉变的食品。实验内容: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实验方法: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别。二、维生素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2.维生素的作用: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3.维生素的来源: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不能偏食4.维生素的组成: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5.认识某些维生素(1)溶解性: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但都易溶于油脂,故其制剂都是油状的。维生素b、c能溶于水。但加热时均易受到破坏,vc在碱性情况下也容易受破坏。(2)某些维生素的作用及存在    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及骨骼发育,存在于鱼肝油、肝脏、水果中等。    维生素c:又称抗败血酸。具有酸性及还原性。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主要存在于水果中。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还原性。故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的吸收而使骨质钙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存在于鱼肝油、牛奶、

蛋白质篇4

第二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及基本组成单位(a)      

2、说明氨基酸的种类(a)

3、简述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a)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学习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学习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方法指导】合作探究、自主归纳

【知识链接】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

【阅读】p20第一、二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a级1、蛋白质的含量、组成元素

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除含              等元素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     。有的还有p、fe、zn、cu、b、mn、i等。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无论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多大,结构多复杂,但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100多种,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种。

3、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结构上有共同的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和一个羧基(         ),并连在        碳原子上。

可用结构通式来表示:                        。20种氨基酸的区别就在于     的不同。

【思考与交流】

a级1、观察以下几种氨基酸的结构,写出它们的r基。

b级2、如何判断一种氨基酸是不是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

知识点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阅读】p20~21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由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         形成        相连而成。

a级1、氨基酸的结合方式是           ,(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nh2)相连接,同时脱去    分子的     的结合方式。)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见课本图2-12)

3、肽键的结构式:                                                                

4、结果

最简单的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称为         ,二肽含有     个肽键。由n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称为       ,也可以称为      (n≧3)。一条多肽链的一端含有    个氨基,另一端含有    个羧基(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位于肽链的两端)。一条多肽链中形成的肽键数比氨基酸分子数少    个。

【思考与交流】

b级1、脱去的水分子中氧来自哪里?氢又来自哪里?

b级2、二肽形成过程中,产生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有10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1条肽链可产生几个水分子?几个肽键?假如有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1条肽链,产生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

b级3、如果有10个氨基酸分子,若形成两条肽链可产生几个水分子?几个肽键?若形成三条肽链又可产生几个水分子?几个肽键?假如有n个氨基酸分子形成m条肽链,则可产生几个水分子?几个肽键?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与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

c级3、假设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一条多肽链,其分子量约为               。

如果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n个氨基酸形成含m条肽链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自我测评】

a级1.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 ④多肽 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⑤⑥

a级2.细胞内20种氨基酸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碱基的数量不同                          b.羧基的数量不同

c.氨基和羧基与c连接的位置不同        d.r基结构不同

b级3.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

b级4.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a级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nh—co            b.—nh—co—       c.—nh2—cooh—     d. nh2—cooh

a级6.下列物质中含有两个肽键的是(    )

a.二肽              b.三肽             c.氨基酸           d.四肽

b级7.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    )

a.504个和498个  b.496个和499个    c.499个和499个 d.496个和496个

b级8.某一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151个,则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    )

a.152 152        b.151 151         c.1 1     d.2 2

b级9.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b级10.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是(    )

a.6400           b.2560             c.5518      d.2218

b级11.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是                。

b级12.根据下图中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叫          ,是由    种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

称为     。

(2)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

(3)写出下列的结构式:肽键          氨基          羧基          

【学习反思】

蛋白质篇5

第三章糖类蛋白质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的基本性质,掌握氨基酸的两性和了解多肽和肽键的初步知识,认识蛋白质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3.使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包括酶)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意义.

4.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蛋白质的鉴别方法.

第一节单糖

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3.使学生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

教学重点: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和实验验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

[学生讨论]

[讲解]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n(h2o)m;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

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鼠李糖c6h12o5

甲醛乙酸乳酸等

[设问]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板书]糖类: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板书]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

[过渡]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板书]一.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葡萄汁甜味水果蜂蜜)

分子式:c6h12o6(180)最简式:ch2o(30)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o

或ch2oh(choh)4cho(choh)4

ch2oh

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新制cu(oh)2作用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

+2ag+h2o+3nh3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h2o

与氧气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酯化反应:与乙酸乙酸酐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复杂的反应方程式.

制法:淀粉催化(硫酸)水解

催化剂

(c6h10o5)n+nh2onc6h12o6

用途

营养物质:c6h12o6(s)+6o2(g)6co2(g)+6h2o(l)+2804kj

医疗糖果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

二.果糖

分子式:c6h12o6(与葡萄糖同分异构)式量180

存在水果蜂蜜比蔗糖甜

纯净的果糖是白色晶体,通常是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多羟基酮)

化学性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三.核糖

ch2oh-choh-choh-choh-cho(核糖)

ch2oh-choh-choh-ch2-cho(脱氧核糖)

蛋白质篇6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区分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是指dna(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叫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中能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反密码子是指转运rna中能识别信使rna上相应遗传密码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三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存在的位置不同,遗传信息存在于dna(基因)中,遗传密码存在于信使rna上,反密码子存在于转运rna上;二是作用不同,遗传信息的作用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密码的作用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的作用是识别遗传密码。遗传信息通过决定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中核苷酸排列顺序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比较dna与rna在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异同。

(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

(4)从场所、模板、条件、原料、产物等方面比较转录和翻译异同。

(5)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学习建议

第4章基因的表达新教材新学案生物②必修(a版)(1)学习本节知识首先通过比较dna与rna的异同,了解rna的分子结构;再比较trna、mrna、rrna,明确它们的作用。

(2)要结合教材有关转录图解或模型动画演示,弄明白通过转录,即碱基互补配对(a-t、g-c、t-a、a-u)实现了遗传信息由dna到mrna的传递;再通过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实现了遗传信息由mrna(密码子)到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传递。

(3)本节的主要知识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学习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主线,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场所、时间、空间、连续性等多个层面认识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把握其实质。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核糖、碱基、磷酸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氨基酸、葡萄糖、碱基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2.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a.转运rnab.信使rnac.组蛋白d.核糖体

3.右图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的名称、碱基数、核苷酸数依次为()。

a.rna复制、4种、4种b.dna转录、4种、4种

c.dna复制、5种、5种d.rna转录、5种、8种

4.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下列关于对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

b.以核糖体rna作为遗传信息模板

c.以转运rna为氨基酸运输工具

d.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6.在信使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需要的碱基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7.(xx年上海市高考题)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8.反密码子是指()。

a.d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对b.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

c.trna上的三个碱基d.rrna上的三个碱基

9.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d.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

10.密码子的组成是()。

a.由a、t、g、c四种碱基中的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b.由a、u、g、c四种碱基中的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c.由a、t、c、g、u五种碱基中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d.由a、u、g、t四种碱基中的任何三个做排列组合

11.从单尾鳍鲤鱼的成熟卵中提取一种rna,注入双尾鳍金鱼受精卵中,结果幼小金鱼中有一些出现单尾鳍性状。这种rna之所以对性状遗传有明显的作用,是因为()。

a.它是鱼类的主要遗传物质

b.它以密码子的形式携带特定遗传信息

c.它是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工具

d.它是核糖体的基本的化学成分

12.在双链dna中,已知其中一条(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c+u)应是()。

a.2.5b.1c.0.4d.1.25

1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讲,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是基因中的特定脱氧核苷酸序列

b.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核糖核苷酸序列也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c.mrna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也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d.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同样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14.细胞内的dna分子转录的产物不包括()。

a.mrnab.atpc.rrnad.trna

二、非选择题

15.图4-2表示dna的一部分和rna的一片段,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的过程称为,图中9处发生的作用是先由,然后与周围游离的,最后以连接。

(2)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丙链的过程称为,丙链自下而上四个碱基的化学名称依次为。

(3)乙链和丙链都是以甲链为模板合成的,但二者之间在化学组成上存在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4)填写下页表:

16.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转录是在中进行的,它是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翻译是在中进行的,它是以为场所,以为模板,以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是指。

(3)信使rna上的一段碱基序列是augcacuggcguug,则转录该信使rna片段的dna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

17.下图表示dna为模板转录rna的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则能够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2)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的催化作用下,由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断开,该过程称为。

(3)然后在[]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链作为信息模板,以[]为原料,由提供能量,按照原则,合成出[]。

(4)通过转录,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中。

(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进入细胞质中,与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d4.d5.b6.c7.d8.c9.b10.b11.b12.c13.c14.b

二、非选择题

15.(1)dna的复制;解旋酶的作用使氢键断裂;脱氧核苷酸互补配对;氢键(2)转录尿嘧啶、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3)乙链中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而丙链没有;丙链中含有尿嘧啶和核糖,而乙链没有。(4)填表如下:

16.(1)细胞核dna的一条链信使rna细胞质核糖体信使rna转运rna氨基酸

(2)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3)tacgtgaccgcaac

17.(1)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2)[5]解旋酶atp氢键解旋

(3)[4]rna聚合酶甲[3]四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atp碱基互补配对

[2]信使rna(4)信使rna(5)核孔核糖体

蛋白质篇7

第二课时   温故而知新提问学生回答:1、dna复制的定义2、复制的过程3、复制所需条件,完成表格:4、dna复制发生的场所?是     生物的性状是通过     来体现的,那么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如何通过蛋白质表达的呢?基因在     内,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     内,有一个使者把dna上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从细胞核里传递到细胞质中去,这个使者是rna。讲授新知识1、rna分子是由            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通常呈     结构。核糖核苷酸分子中含     、     和     ,碱基分别     、     、     、     。其中与dna中不同的碱基是     2、转录是以dna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链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完成关于转录过程总结的以下表格:场所原料模板酶原则能量3、翻译(1)概念: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2)实质: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3)密码子(64个):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其中61个决定氨基酸,aug为起始密码;uag、uaa、aga为终止密码。(4)反密码子:trna上的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有61种。阅读教材第51页,完成关于翻译过程总结的以下表格:场所原料模板酶原则能量4、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遗传信息由dna通过转录传给信使rna,再由信使rna通过翻译传给蛋白质;或dna通过复制传给dna的过程。学生用箭头完成,表示为:  ndarna蛋白质(性状)巩固性练习:(课堂完成,检测课堂学习效果)1、信使rna的来源是:(    )    a、由dna转录而来         b、 由dna翻译而来    c、由dna转变而来         d、  由dna复制而来2、“密码子”是指:(    )     a、核酸上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         b、dna特定排列顺序的碱基     c、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d、转运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3、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4、mrna中核苷酸序列与(    )a.某一个trna分子核苷酸序列互补  b.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c.dna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dna分子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5、一个运转rna的一端碱基为cga,此运转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    a、精氨酸(cga)                b、 丝氨酸(agu)     c、谷氨酸(gag)               d、 丙氨酸(gcu)6、dna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    )    a、储存与分配                    b、转录与翻译    c、储存与释放                    d、传递与表达7、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     a、rna   蛋白质(性状)                b、dna   蛋白质(性状)     c、rna  dna   蛋白质(性状)     d、dna    rna      蛋白质(性状)8、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对,则由它控制合成的含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多含有肽健的个数是(    )       a.198个            b.398个       c.400个            d.798个答案:1、a2、c3、c4、d5、d 6、d7、d 8、b拓展性练习:(课后完成,形成知识迁移)1、下图示“中心法则”,请根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数码表示的过程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2)图中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过程进行的场所:    1、__________2、__________  5、___________(4)图示过程中,能体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数码是______________,配对         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500个,则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至少有_______个   碱基,其基因中至少有_________个碱基。思考题1、一条多肽链中有肽键299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转录信使rna的dna分子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  )a、300;600    b、900;1800c、897;1794    d、600;9003、某生物基因单链的一段是┅g–c–a–g–a–c–a–a–a┅,若以此链为模板,经转录翻译形成的多肽链上所对应的氨基酸顺序是(   )。①苯丙氨酸uuu;②天冬氨酸gac③亮氨酸cug;  ④赖氨酸aaa⑤精氨酸cgu;  ⑥丙氨酸gcaa①③⑤             b⑥②④c②④⑥             d⑤③①4、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思考题答案:1、d2、d3、c学习性自我形成评价:1、对这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我掌握的程度是:(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部分掌握;   d、未掌握。2、对课堂作业,我完成的程度是(  )a、独立完成;  b、讨论后完成;   c、只能完成小部分; d、不能完成3、这节课我的收获与感悟:4、我还没弄懂的地方是:

蛋白质篇8

一、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

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2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2课时。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⑴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⑵使用多种方式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⑶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⑷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如何突破将翻译的抽象复杂转化为直观形象?又如何突破将翻译的静止插图转化为动态图形?我们用了flash动画、剪纸模型、打比方的方式,学生不仅看到了,做到了,也想到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

二、教学准备

1、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flash

2、准备翻译的剪纸模型共15套(1套/4人)

核糖体(1个)  氨基酸(12个)  mrna(1个)     trna(8个)

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教师导入】flash演示转录过程,那么转录的mrna进入细胞质以后又是如何合成蛋白质

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翻译(板书)。首先,了解翻译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p64概念

【教师提问】mrna是如何翻译成蛋白质?我们先要知道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

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至少要多少个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才能够决定20种不同的氨基酸?

【学生推测】可能是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教师讲解】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的3个相邻

碱基决定,即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已将20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p65表4-1)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教师提问】

这段mrna包含了几个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是什么?

【学生查表】回答

【教师启发】查表过程中你们发现密码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指导】补充、归纳、

1、1个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可能有1个或多个密码子;

2、有3个终止密码,2个起始密码,在64个遗传密码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只有61个;

3、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教师提问】mrna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

有了“生产线”,还要有“搬运工”,是谁将氨基酸搬到这条“生产线”上的呢?

【学生回答】trna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认识trna的反密码子

并查出trna携带的氨基酸

a  a  u  c  u  a   u  a  g

【学生查表】查出反密码子对应的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的种类

学生活动二:使用翻译的剪纸模型动手模拟翻译过程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看翻译的过程(板书),flash演示翻译过程。

【教师讲解】我们人为将这个过程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mrna与核糖体结合后,携带

甲硫氨酸的trna首先与mrna的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第二步携带

组氨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第三步甲硫氨酸与组氨酸形成肽键,

并脱离占据位点1的trna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第四步核糖体沿

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占据

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

肽链的合成。重复步骤2、3、4,直到核糖体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翻译的剪纸模型动手模拟翻译过程。

【教师指导】注意学生操作几个问题:氨基酸如何进入核糖体、肽链如何形成、核糖体移动

方向、trna重复使用、终止密码不对应氨基酸等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成果。(鼓掌表扬)

学生活动三:使用贴近生活经验的打比方体验翻译过程的和谐美

【教师出示】为了大家能更好理解翻译,下面我们打个比方。

如果我们把trna比作大人

那么大人( ? )有2个特异端,即左手和右手,左手拿电影票( ? ),右手领着自己的孩子( ? ),来到电影院( ? ),找到座位号( ? ),将自己的小孩安排下,离开电影院。这样,这许多小孩( ? )就通过大人(  ?)领着( ? ),按照电影院座位号(   ?   ),排成了一定顺序( ? )。

【学生讨论】回答:trna、反密码子、氨基酸、核糖体、遗传密码、氨基酸、trna、携带、

mrna上的遗传密码、多肽

【教师归纳】翻译的条件(板书)

【教师指导】实际上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指导学生看书p67。

学生活动四:使用表格、概念图、图解建构知识框架

【教师出示】提供表格比较转录和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转录 1? 2? 3? 4? 5?

翻译 6? 7? 8? 9? 10?

【学生抢答】以4大组为单位

【教师提问】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mrna、dna中碱基数目的关系。

【学生思考】有的回答6︰3︰1,也有的回答3︰3︰1

【教师演示】用幻灯片演示6︰3︰1的关系

【学生练习】

1、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翻译步骤,

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2、图中b是mrna e是trna d是 核糖体     

3、这段mrna中包含了 4 个密码子。

4、已知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au,它所运载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cau)b.甲硫氨酸(aug)

c.酪氨酸(uac)d.缬氨酸(gua)

5、一个dna分子含有碱基60个,那么经这一阶段后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有10 个,

最多含有肽键 9 个

【教师总结】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

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

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四、教学反思

本校生源较差,老师经常整顿好纪律后,从头讲到尾,表面上学生听了,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学习兴趣也不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本节课中运用数学方法推测、使用模型模拟、贴近生活经验的打比方、小组讨论、抢答问题等方法,调动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给更多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认可自我的机会,课堂气氛即活跃又严谨,目标达成率高,课后学生愿意与老师交谈,教师的成就感也明显提高。

蛋白质篇9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观察图,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教师可展现出实际情境,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读题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50÷36%

三、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

分数、小数”的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个别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显示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5÷36%

=250×

=90(千克)

250÷36%

=250×0.36

=90(千克)

四、练习

“试一试”第1、2题

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小结

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蛋白质篇10

课题

蛋白质和维生素

新授

第三课时

知识

技能

(1)   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   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

(3)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那些食品中可以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4)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区别某些有机物。

过程

方法

(1)   通过对本节课的预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2)   联系日常生活和生物医学的常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有关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知识。会用实验的方法区别某些有机物。

(3)   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4)   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   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2)   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性质特征,知道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并会区分某些有机物。

教师: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镊子、鸡蛋白(生)、棉纱线、饱和硫酸钠溶液、浓硝酸、乙酸铅溶液、0.5%的淀粉溶液、碘溶液、PH试纸

学生:(1)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几种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

(2)头发、维生素C片、梨汁、白菜汁、橘子汁(约30ml)

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的利用及存在

蛋白质的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

你昨天一天吃了那些东西?那些食物中含有蛋白质?那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

提出问题: 

吃了这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你知道蛋白质是什么样的物质吗?它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

创设问题情境:

1.   既然蛋白质那么重要,你知道它在人体中是怎样被利用的吗?

2.   你们知道人体中那些地方含蛋白质最多?

教师追问:你们知道蛋白质有那些性质吗?

教师指导: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下面同学们用鸡蛋白做几个实验,探究一下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实验(分组)

回忆

交流讨论并作答

讨论后总结:

蛋白质是食物中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如摄入量不足会使人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贫血等。

看书讨论回答:

1.   在胃肠中的酶及水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再重新合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2.   肌肉、毛发、血液、激素、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回答:

蛋白质会被烧焦;蛋白质会凝固;蛋白质会分解……

分组实验

认真观察

将实验结果记录

组内整理之后选派代表总结发言:

蛋白质能溶于水,

这样引课比较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逐步了解蛋白质。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出蛋白质的性质,印象深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

知识应用

引导:蛋白质的知识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学习维生素

1.   在两支盛有鸡蛋白的试管中分别滴加蒸馏水及饱和硫酸钠溶液。

2.   用4支试管分别装有3ml鸡蛋白,其中一支加热

蛋 白 质(精选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

  •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

    碳的化学性质之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

  • 《乙醇 醋酸》教案(一)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教学难点 :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 :【讲解引...

  • 《乙醇 醋酸》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培养学生...

  • 煤和石油 教案(一)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2、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 煤和石油 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

  •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4掌握中...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下载:)

  • 过滤和结晶 教案(一)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教学过程 ...

  • 《过滤和结晶 》教案二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培...

  • 《钠》教学设计

    钠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

  • 《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案一

    (下载:)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