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 的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人民军队在夺取政权中起了巨大作用。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还要不要继续存在,如果还要人民军队存在,它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国内还存在阶级敌人,所以人民解放军必须继续存在,保卫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受侵犯,保卫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的建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防建设和与之密切关系的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内容。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教师首先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歌曲,之后,教师直接点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仅占全国人口8%的少数民族,却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由于他们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特点,所以,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绝大多数具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我国的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比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状况(解放以前,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的状况(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对比,是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真正实现了民族的平等,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关于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首先播放或出示有关建国初期的一些录像或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出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应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成绩中,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和平共处共项原则。同时请学生朗读教材上黑体字有关和平工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出示有关录像或照片等)教师引导学生按阶段回忆旧中国的外交并简单介绍一下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现象,使学生从中真正理解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还受到民办各国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被公认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3.归纳总结的过程
用归纳列表的方法对所学三部分进行总结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讨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教学设计示例
1.导入 的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人民军队在夺取政权中起了巨大作用。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还要不要继续存在,如果还要人民军队存在,它的任务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国内还存在阶级敌人,所以人民解放军必须继续存在,保卫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受侵犯,保卫人民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人民军队和国防的建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防建设和与之密切关系的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内容。
2.新课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关于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教师首先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歌曲,之后,教师直接点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仅占全国人口8%的少数民族,却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由于他们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特点,所以,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绝大多数具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我国的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比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状况(解放以前,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的状况(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对比,是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真正实现了民族的平等,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关于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师首先播放或出示有关建国初期的一些录像或图片,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出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应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成绩中,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和平共处共项原则。同时请学生朗读教材上黑体字有关和平工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出示有关录像或照片等)教师引导学生按阶段回忆旧中国的外交并简单介绍一下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现象,使学生从中真正理解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还受到民办各国的高度赞赏和评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被公认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意义。
3.归纳总结的过程
用归纳列表的方法对所学三部分进行总结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
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讨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