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精选2篇)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篇1

下面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欢迎借鉴!

《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吴生付,来自凤凰县第一民族中学。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现在,我简单介绍八年级下册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的“教与学”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学理念

“染红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究和实践”

二、教学原则

自我体验→观察分析→合作学习→寻求方法→应用知识

三、教材简析,

(一)课标内容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材解析

本单元介绍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提高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大事,本课的核心内容——解决港、澳、台问题上实行的“一国两制”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红色”经典之一,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唯一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为“中国台湾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蓝本,给中华民族实现最后统一提供了实践基础。本课内容作为新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重点分析

重点: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港澳回归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真理性,并赋予其实践意义,展望中国台湾的问题的解决,实现祖国统一,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检验接受真理,提高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自信心,自觉抵制分裂祖国的思想侵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做如下的定位: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的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2、能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体验,感知港澳回归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加深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五、教法简介,

(一)教法分析

综合使用“情境探究教学法,多元思维教学法,问题探究讨论法”,实现四个“有机整合”:1、教学序列的有机整合;2多种学习的有机整合;3、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机整合;4、多种教学状态的有机整合。

(二)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

2、学生大都被现代意识所左右,灰色观念较强。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分析: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主动获取历史知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身边历史,关注当今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目导入(通过上一目的总结引出本目)

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途径;

§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尊重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而提出的一个能够为各方面所共同接受的方案。

实践:港澳回归

(二)本目教学(主要设计教师导引、学生讨论两大部分。)

“一国两制”的实践——港澳回归:核心的问题是统一

一)教师导引(教师阐释、多謀体展示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自身体验。)

1、教师阐释

港澳回归的有关情况

2、多谋体展示:

①香港、澳门区旗区徽图片②香港问题的由来与回归视频③港澳政权交接仪式图片

二)学生讨论(分为问、议、导、答、评“五步”走,激活课堂。)

问:(实现“教学内容问题化”,提高“一题多变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能力)

1、香港是什么时候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被英国割占的?葡萄牙又是怎样一步步侵占澳门的?

2、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政府为解决港澳问题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香港、澳门回归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4、算一算,香港和澳门分别离开祖国多少年?谈谈你对港澳回归的感受?

5、请你谈谈港澳回归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16实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7、过去,英国、葡萄牙的国旗飘扬在港澳上空,今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港澳的上空,形成这种强烈的历史反差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议:采取“同桌讨论、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

导:用“边议边导”的形式。在议的过程中加强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答:自由回答、小组PK。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参与能力。

评:师生共评:实现“答案要点化,要点条理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效益。(见附2)

(三)导入下目:(通过问题结论自然引入下目。)

过去,英国、葡萄牙的国旗高高飘扬在港澳上空,今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港澳上空,形成这种强烈的历史反差的原因是什么?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原因:港澳回归

启示:祖国的强大一国两制的正确

祖国一定会统一

展望:中国台湾的问题

七、优化思考。

(一)板书设计(见附1)(利用结构图式的板书设计,将知识点、线、结互为一体,构成有机网络,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保持注意力,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快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二)优化思考

以“五优化五发挥”(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2、优化课堂教学思路,让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3、优化课堂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4、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让素质发展的目的性得到充分体现;5、优化课堂教学资源,让课程资源的大众性得到充分发挥。)为目标,从三个着眼(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实际,着眼于未来)出发,从“三化”(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入手,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方式完成教学的整体优化,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振奋民族精神,最有效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附1

统一问题

努力与认识

“一国两制”

邓小平

核心:一国

主要内容:两制,

高度自治

港澳回归

港澳问题

港澳繁荣

两岸交流

统一障碍

中国最终要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

是民族的愿望

核心问题是

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篇2

点击::多学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形成过程和中国台湾社会现状;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图片、分析材料、观看视频、自由发言等方式锻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精神,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港澳台问题的历史回顾,让学生再一次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而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正是祖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对中国台湾现状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分子的真面目,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教学方法:

“导学—设疑—讨论—总结”法

三、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的形成以及含义

2.有利于中国台湾回国的因素和阻碍中国台湾回归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师:有一个梦想我们不曾遗忘,有一种情感我们不曾割舍,有一首歌曲我们曾经耳熟能详,这首歌曲就是《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生:齐唱歌曲,探究问题

1、这首歌曲是根据谁的诗谱写的?

2、你知道七子组诗中的七子分别指的是什么?    

3、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问题探究

师: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几个世纪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这段寻梦之旅,《两岸关系论坛──昨天\今天\明天》

环节一:昨天的大陆与中国台湾

师:中国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陆与中国台湾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陆与中国台湾隔海想望却不能想见,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昨天的大陆与中国台湾.

探究(一)思考我们了解的中国台湾问题的由来?

生:

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台湾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中国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中国台湾

师:昨天的中国人用不屈的斗志赶走了来犯的敌人,今天的中国人必定用赤诚之心迎接中国台湾的回归,下面让我们感受一下今天的大陆与中国台湾.

环节二:今天的大陆与中国台湾

探究(二):有哪些有利于中国台湾回归的因素?

图片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中国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中国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学生探究

1.一国两制的含义?

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中国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3.“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

图片二:台湾同胞拜谒黄帝陵

播放视频 学生欣赏《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图片三:两岸交流加强

图片四:经济建设的繁荣

图片五:香港澳门的回归

步骤一:播放香港回归视频

步骤二:学生简述澳门回归的经过

图片六:连战访华

探究(三):有哪些不利于中国台湾回归的因素?

环节三:明天的大陆与中国台湾

1、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实现祖国的统一?

2、请你以在校中学生的名义给中国台湾领导人写两句话,来表达你对中国台湾回归的期盼。

3、作为中学生,你觉得该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以上题目任选其一)

(三)细思图片、感情升化

 

血浓于水,所以我们不曾改变梦想,脐带相连,所以我们的感情日益温厚,家和万事兴,最后让我们祝愿中华民族永远团团圆圆。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