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    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第一个五年计划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17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巩固小结1.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b.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本课其余题目。(但是,第1题的2、3两小题属于下一课范畴)3.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三大改造》。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2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师寄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学习目标:1、知道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

2、识记第一部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能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重、难点:1、识记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识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二、课内训练(小试牛刀)

1、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工业建设    b、农业建设     c、国防建设    d、科学文化建设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b、《宪法大纲》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

三、合作探究

1、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

2、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3、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四、针对训练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3年

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杨浦大桥d、钱塘江大桥

4、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确定  d、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

中国(1952年) 印度(1950年) 美国(1950年)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能说出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的成就吗?

6、 简答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我国国家政权性质是什么?

(2) 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 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