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教案 > 杂文收录 > 直观高效 激趣创新—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的做法

直观高效 激趣创新—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的做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42

作者: 李方平
来源:浙江教育网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第三册教学的重点。学生以往接触的都是记叙文、诗歌,还有部分散文和小说,这些文章形象生动,文质兼美,有的抒情色彩浓厚,故事性强,深受学生喜爱。而现在让学生学习语言平实、内容平淡的说明文,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感到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与学的多重困难,教学效果便大不一样了。下面以《向沙漠进军》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多媒体敲这“第一锤”,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学习《向沙漠进军》课文前,考虑到学生对于沙漠认识的局限,先放半分钟风沙肆虐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认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就一下子被撩拨起来了。在教学过程 中,一般是让学生根据已有见识、经验充分想像之后,再显示有关图片,如“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地区逐渐变成荒漠”,“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和“防护林的培植”等图片。有些图片则结合语言文字的说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出来,如有关作者的情况、天山国营农场的景观和我国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图片。说明文中,列图表本身就是一种常用的、直观的,有助于理解、乐于为读者所接受的说明方法,所以在说明文教学过程 中,如能把握时机,恰当地显示、插播一些与说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图片和录像,就能恰到好处地将课文的时空变换展现出来,使教材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迅速给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说明对象及内容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突出重点,增强教学直观力度。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教师创设与之适应的情境和氛围,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关系,引导学生忘掉自我,自然地进入到作品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教学过程 中,通过必要的声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既牵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和“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等重点句段时,先让学生阅读、讨论、想像、动手画简图后,再通过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演示“游击战”、“阵地战”和“防护林如何防风”的动画。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把枯燥的说明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使乏味的学习变得愉悦,既能省去老师许多口舌,使得课文重点突出,难点不难,使学生心存的疑惑在短时间内猛然解开,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加密度,扩充信息,提高语言教学效益。 
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不管对于哪种文体,语言文字的教学都是最重要的。运用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语言文字教学的密度,加快节奏。在《向沙漠进军》的教学中,把预先设计好的文字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回答、朗读,在短时间内能快速有效地检查出学生对说明文知识复习和对新字词预习的情况。再如“沛”、“虐”、“御”等字,学生容易写错,就通过大屏幕将书写过程一笔一笔演示出来,易错的笔划用彩色显示,给学生强劲的刺激。将全文内容切换到屏幕上,醒目的重点句段、规范的书写,对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正影响。重点词语采用不同颜色,老师再加以必要的讲解,学生对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就能较快理解。运用多媒体把老师设计的板书和教学重点及时、有序地显示出来,把当堂要做的练习和课外阅读材料也快捷地显示出来;通过实物投影仪当堂反馈学生的书面练习,加以评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这些效果都相当不错。这样,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就明显增加,学生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强化。尤其是在总结归纳阶段,信息密度之大、转换切割之快、条分缕析之明、刺激程度之深,是其它方式难以比拟的。 
四、结合实际,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感知材料的呈现。教师在完成《向沙漠进军》一文教学任务并作了简单小结后,大屏幕显示若干则关于2000年春季沙尘暴数次袭击京津地区的报摘材料。让学生快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为治沙工作献计献策,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关“环境保护”的想法。在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令人惊讶不已。这样,在多媒体向学生快速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新认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通过已有的理解对训练的新内容进行过滤,并在过滤过程中重组新的内容,构成自己的认识结构,变成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当然,应用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解、点拨,不可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语文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各位同仁的集思广益。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解放思想,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把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直观高效 激趣创新—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的做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有感一、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听到了美好的铃声

    新世纪之初,赶上了语文课改的浪潮,跻身全国38个实验区行列,率先品尝第一枚果实,自以为这是从教之幸,是教语文之幸。我...

  • 课程标准对话

    问: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这些规定体现了作文教学哪些新理念?答:最重要的一条,它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发...

  • 如何说课1

  • 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

    特级教师杜海平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动用古诗情境再现教学法时,具体步骤如下。以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为例。1.运...

  •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但是,盲目阅读功效甚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有效的课外...

  • 中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

  • 中学语文教学“说”的训练

  • 教你有效的阅读方法——怎样上好一堂阅读课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关键...

  • 分组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

  • 学会提问

    提问题,追问“为什么”,本来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鼓励学生提出问...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