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42
特级教师杜海平认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动用古诗情境再现教学法时,具体步骤如下。以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为例。
1.运用媒体,激发想像,进入情境,感受意境美。在对画面进行整体感知后,逐句再现诗句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积累的词汇,对画面作比较生动的描述。如诗的首句,描绘的是草堂前的近景:翠柳茂密,柔枝轻拂,树梢上两个黄鹂上下翻飞,欢快鸣叫。学生一下子为鲜艳的画面所吸引,发言十分热烈。学生通过观察、想像、描述和对不同描述的比较,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生动情境,从而感受到诗句的画面美。
2.凭借语境,对照学诗,读懂诗意,体会形象美。诗人通过对生活画面的高度概括,构思凝练成诗句。而学生凭借再现的生活画面,想像、描述、感知诗的意境,在这一特写的语境中学习诗句,学生头脑中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诗句展示的画面,并在对照比较中读懂诗意。这样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就比较生动、形象、具体,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诗句的形象美,从而避免了学古诗时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通病。
3.用直观的形象来启示、化解、感悟语言美。在译句中,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以便举一反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句,“鸣翠柳”较难直译,便是借助媒体的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大致说出画面的意思:“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中上下翻飞,欢快地歌唱。”这时,教师只要将学生说的意思和诗句对照比较并稍加点拨,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领会诗句译句应注意“字字落实”、“调整词序”等方法,而且印象深刻。
古诗中常有一些难懂的字词,它是学习古诗的又一难点。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中的“含”,是诗句的“眼”,用得十分传神。在画面的帮助下,学生虽然也能说出诗句意思是“从窗口可以望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但总觉得还缺少原诗的意境,没有道出诗眼的妙处。我就试用多媒体再现情境的方法进行启发。先出现草堂窗框,再将窗框逐步放大,然后在空框中显现出千年积雪的岷山。顿时,画面中的岷山就好像在镜框中一样。学生仔细观察和想像后,悟出不少更好的译法。有的学生说,“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好像含在窗户的口中一样”; 有的说,“从窗口看过去,终年积雪的岷山,好像镶嵌在镜框里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不但形象地化解了难点,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诗句的语言美。
4.配乐朗诵,声形并茂,激发情感,品味音乐美。在学生对全诗内容有较深理解后,我接着充分利用配乐录音朗诵诗句,让学生在悠扬婉转的笛声中再次欣赏画面,朗诵诗句,整体感受诗篇的形象美、语言美和音乐美。学生在媒体帮助下,以情激情、由情入诗、悟境析句、凭句解词,较形象深刻地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与诗人的情感有所沟通。(摘自《江西教育》)
为古诗教学注入春风.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有感一、新语文课程标准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听到了美好的铃声
新世纪之初,赶上了语文课改的浪潮,跻身全国38个实验区行列,率先品尝第一枚果实,自以为这是从教之幸,是教语文之幸。我...
- 课程标准对话
问: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这些规定体现了作文教学哪些新理念?答:最重要的一条,它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发...
- 如何说课1
- 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常言道“工夫在诗外”,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但是,盲目阅读功效甚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有效的课外...
- 中学语文活动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
- 中学语文教学“说”的训练
- 教你有效的阅读方法——怎样上好一堂阅读课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所以,关键...
- 分组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
- 学会提问
提问题,追问“为什么”,本来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鼓励学生提出问...
-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语文局拒绝多媒体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