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18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即;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方面不容置疑,而且在母彻落实。具体执行方面同样不容置疑,不能有丝毫含糊。导人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光有一大堆法律为之配在,而且有一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侯,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提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阅读教材第三者120页,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
提问: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提高行为准则的规定?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举例二: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举,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举例三: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板书)
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授受。
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提问: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遵守宪法方面,应该而且必须为其他团体和组织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仍很淡薄,“长官意志”等现象屡屡发生。
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求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宪法第56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1980年报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还规定了纳税项目、计算方法和对匿报所得额、偷税、抗税者的处罚方法。
举例八:
一般来说:宪法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3.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板书)
请围绕以上三方面内容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是将上节课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化,即:通过宪法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突显它的极大的约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从而牢牢地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作用。
巩固新课
结合当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大案要案的典型案例,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重要概念具体化,写出字数约一千字的案例分析,明确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全体公民的约束力。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即;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方面不容置疑,而且在母彻落实。具体执行方面同样不容置疑,不能有丝毫含糊。导人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光有一大堆法律为之配在,而且有一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侯,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提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阅读教材第三者120页,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
提问: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提高行为准则的规定?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举例二: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举,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举例三: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板书)
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授受。
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提问: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遵守宪法方面,应该而且必须为其他团体和组织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仍很淡薄,“长官意志”等现象屡屡发生。
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求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宪法第56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1980年报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还规定了纳税项目、计算方法和对匿报所得额、偷税、抗税者的处罚方法。
举例八:
一般来说:宪法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3.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板书)
请围绕以上三方面内容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是将上节课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化,即:通过宪法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突显它的极大的约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从而牢牢地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作用。
巩固新课
结合当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大案要案的典型案例,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重要概念具体化,写出字数约一千字的案例分析,明确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全体公民的约束力。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们日常生活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基于宪法在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等方面原因,确认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上面。即;宪法不但在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他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方面不容置疑,而且在母彻落实。具体执行方面同样不容置疑,不能有丝毫含糊。导人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光有一大堆法律为之配在,而且有一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侯,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
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提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阅读教材第三者120页,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
提问: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提高行为准则的规定?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举例二: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人存政举,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力量过于强大。这一点在经济领域尤为突出。
举例三: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板书)
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授受。
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提问: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遵守宪法方面,应该而且必须为其他团体和组织做出表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知法守法的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仍很淡薄,“长官意志”等现象屡屡发生。
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
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求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宪法第56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1980年报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还规定了纳税项目、计算方法和对匿报所得额、偷税、抗税者的处罚方法。
举例八:
一般来说:宪法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
1.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2.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板书)
3.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板书)
请围绕以上三方面内容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是将上节课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化,即:通过宪法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突显它的极大的约束力和概括力。任何人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从而牢牢地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作用。
巩固新课
结合当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大案要案的典型案例,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重要概念具体化,写出字数约一千字的案例分析,明确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对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对全体公民的约束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篇1课题: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识记:夫妻之间有实行计划生育和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或子...
《诚信是金》学案篇1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网络具有虚拟性、两面性等特点,对待网络既不因为...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篇1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为什么要宽容。领会“己所不欲,勿施...
第五课《尊重他人》篇1教师寄语: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学习内容:第五课 第二站学会尊重学习目标...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篇1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课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备课人潘娜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型新...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篇1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1、宽容的内涵: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宽容是美德的重...
竞争与合作篇1第一课时 竞争学习目标:1、认识到生活中竞争的必要性,体会竞争是前进的动力。2、学会分析良性竞争与恶性...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篇1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
老师伴我成长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教师工作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基本内容,知道与教师交往与沟通基本准则;了...
第九课我们崇尚公平篇1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课标要求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
我与父母做朋友篇1第二课知识点复习1、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很少有矛盾。长大了,为什么我们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呢?(成...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