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7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等措施。
2.掌握靖难之役和明成祖迁都北京,掌握明成祖削藩和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权措施。
3.掌握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八股取士
教学方法
1.讲析法。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内容要进行详细的讲述分析。
2.联系法。本课内容属于封建社会晚期,好多问题都可以通盘考虑,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解。
3.讨论法。对于一些内容,像明朝加强君权措施的两方面作用等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讲解。
4.文学作品辅助法。像对明朝八股文的理解,就可以通过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元朝末年,在今安徽淮河北岸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初夏的一天,有个身披破烂袈裟的青年和尚,前来要求参加起义军,他叫朱元璋。朱元璋家境贫寒,从小给地主放牛,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只好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前来投奔起义军。由于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时期。那么,朱元璋和他的继承人是怎样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给明朝和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先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同学们,投影显示的内容是民间传唱的凤阳花鼓词,词中的朱皇帝说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你知道是谁吗?他建立明朝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看看他给当时和后人留下了什么?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你知道它在明朝时候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它是谁下令修建的吗?你知道明朝的北京城和今天的北京城有什么区别吗?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明朝的都城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
[板书]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元末农民起义和朱元璋建立明朝
[教师引导]请大家尽快地把课本上关于元末农民起义和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内容浏览一遍,对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复述。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饥寒交迫的农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应天,势力不断壮大。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