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通用2篇)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篇1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预学指导】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2)

1、原因:

明治维新后走上         道路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野心不断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利用        爆发起义,蓄意挑起战争。

2、经过:

(1)      海面之战——日舰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迎战

(2)          战役——清军战败失利,退回国内

(3)          大战——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

(4)          战役——日本占领      、      等地

(5)          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       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         》

(1)内容:割          、       及其附属岛屿、         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

开放沙市、      、苏州、      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        ,产品运销内地免收      。

(2)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          的狂潮。

随着         的加深,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2、旗号:“        ”

3、高潮:19xx年春夏期间在      地区形成高潮

4、结果:失败,被         联合绞杀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1.9)

1、八个国家:英、     、俄、日、    、德、    、奥

2、原因:镇压       运动

3、进程:天津——廊坊——天津——北京

4、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         》

(1)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计     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    和     作抵押;

在北京         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允许名国驻兵保护;

拆毁          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       铁路沿线要地;

惩办         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        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       ,位居六部之上

(2)影响:标志中国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小组          姓名           完成等级             检查人          >

【师生共探】

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3、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学生质疑】

【知识结构】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巩固练习】

1、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南京战役  b、黄海战役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辛丑条约》中,表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的条款是

a、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b、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外国人派兵驻守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d、严惩义和团运动中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帝组织

3、《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4、(上海历史)《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5、(上海历史)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篇2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要求】

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

2.了解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3.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知识梳理】

活动一:

(一)、结合书本p58页的内容以及下面的图示,简要概括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结果:                                                                             

完成下面的表格,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地  

赔款  

开埠  

投资设厂  

思考讨论:有人说“《马关条约》签定,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条约内容,你认为“新“在什么地方?

活动二:

(一)、结合书本内容,概括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结果:                                                                             

完成下面的表格,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内容 影响

思考探究:1。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军民分别作出了什么反映?

2.从1840—19xx年间,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巩固练习】

1.《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中国台湾

2.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辛卫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材料一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

材料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相比有何区别?

(2)从中国近代被迫开放到现代主动对外开放,这一重大政策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