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第二册 1、4真菌(2课时)

第二册 1、4真菌(2课时)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第四节 真 菌教材分析

   
   前面已学过了细胞、单细胞的动植物和细菌,本节要学习的是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经常碰到,人们经常利用或避免,既有单细胞又有多细胞的真菌。真菌既有像动植物的一面(属真核生物),又有像细菌的一面(以现成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教材先讲述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生殖再讲述多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生殖,把学生从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过渡到对多细胞生物的学习。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及方法

   真菌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经常碰到,人们经常利用或避免它;既有单细胞的肉眼看不到的真菌,又有多细胞的大型真菌。教学过程 中要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实物和挂图。为了方便单细胞真菌的教学,可安排在实验室中上课。通过师生共同观察讨论,再结合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得出有关结论,即:观察→分析→查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其中学生实验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绍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人民利用真菌造福社会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

    2.教学难点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教学准备

    1.每组准备显微镜一台、放大镜一把、酵母菌装片一块、有霉菌的桔子皮和新鲜的蘑菇或金针茹。

    2.酵母菌的结构挂图,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挂图,青霉、根霉、曲霉挂图,蘑菇的形态结构挂图。常见真菌特点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吃过面包、香菇吗?喝过啤酒吗?看到过桔子发霉吗?这些都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真菌有关。

   (二)酵母菌

   请同学观察酵母菌装片。问: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请一个成绩好、美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观察到的酵母菌结构图,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并要求学生相互比较酵母菌的结构图,不一样的可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提出来(有些酵母菌有芽胞)。提问酵母菌的形状和大小。

   出示酵母菌的结构挂图,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细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让同学观察并思考下例问题:酵母菌细胞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细菌细胞结构的区别是什么?酵母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酵母菌个体组成、形状和结构特点。

   提问:酵母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即不能自已制造营养物质,那么酵母菌的养料哪里来?请学生猜想酵母菌的生活环境。

   指出:酵母菌是一种腐生的真菌。生产生活中经常应用它。因为淀粉经酵母菌作用分解后的产物美味可口,所以可以用来制啤酒、黄酒、面包等。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第三自然段,并完成教材第12页第3题。

   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有的酵母菌有向外突起的小体,这是酵母菌正在繁殖。出示挂图,指出小体叫芽体,讲解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并要求学生比较细菌的分裂生殖与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异同。

   (三)霉菌

   请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出毛”桔子皮。指出这个“毛”就是霉菌。霉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青霉、根霉,曲霉,它们都是真菌。出示挂图并指出:桔子皮上的“毛”叫青霉;面包、馒头发霉时长的“白毛”叫根霉;还有一种叫曲霉的霉能使花生、玉米变质。继续据图讲解,霉菌体形较大,大多是多细胞的,有细胞核,长在基质内的叫营养菌丝,伸出基质外的称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常产生孢子,孢子能产生下一代,故气生菌丝又称繁殖菌丝。

   问:霉菌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霉菌细胞中有叶绿体吗?

   指出霉菌多数腐生也有营寄生生活的。如有的人皮肤上出现一块“白斑”,这“白斑”就是由霉菌引起的。但霉菌对人类也有好处,如利用霉菌制霉豆腐,从青霉中提取青霉素等。

  (四)食用菌

   观察“磨菇”,指出磨菇也是一种真菌,我们把象磨菇一类的可食用的真菌称为食用菌,常见的有香菇、磨菇、木耳、金针菇等。出示挂图,请学生看第10页第三、四、五自然段的课本内容,并弄清楚放在桌上的磨菇(或金针菇)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请一个学生指着新鲜磨菇(或金针菇)讲一遍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以巩固有关知识。

   (五)真菌

   问:这节课学了哪些生物?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都属真菌。

   出示常见真菌比较的投影片

常见真菌比较表

 

形态结构

营养方式

繁殖

与人类关系

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六)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师讲解: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因为它们大多营腐生生活,能把动植物的尸体及排遗物分解,使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因此又称分解者。再根据课本图1-17讲解自然界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循环,从而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七)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真菌

(一)真菌

 

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形态结构

单细胞、卵形、有细胞核

多细胞、由菌丝组成、有细胞核

多细胞、由菌丝组成、有细胞核

营养方式

腐生

腐生或寄生

腐生

繁殖

出芽生殖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与人类关系

酿酒、做面包

制药制食品、使食品变质、使人至病

食用

            

                  有氧:使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酵母菌的作用           

                  无氧:使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分解者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例各项中不是真菌特点的是( )

     (A)营养方式是异养       (B)靠孢子繁殖

     (C)体内没有叶绿体       (D)细胞内无细胞核

   (2)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有性生殖

(3)食用菌的菌丝分两部分,地上部分叫( ),吸收养料和水份的是( )

  (A)菌盖子                (B)营养菌丝

  (C)子实体                (D)菌褶

(4)下例生物体的细胞内有细胞核的是( )

 (A)大肠肝菌               (B)葡萄球菌

 (C)霍乱弧菌               (D)酵母菌

 2.课后作业 

 (5)磨菇细胞由                    构成,其细胞质中无     ,故不能制造营养物质。

   (6)我们学过的真菌中是单细胞生物的有     ,既有腐生又有寄生的是     ,可食用的是     ,可用于酿酒发面的是     ,可用于制食品和药品的是     ,进行出芽生殖的是     

   (7)酿酒是利用酵母菌在                          ,发面是利用酵母菌在                                 

   (8)通常被称作微生物的是          ,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9)到现在同学们学过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这些生物中自己能制造营养物质的是     ,其他几种一般都不能制造营养物质;能主动摄食的是     ;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是                       

   (10)晒麦饼做酱是利用       ,做酒时要把酒缸盖得严严密密这是因为                                     

(11)磨菇为什么往往生长在树林下的地上或腐朽了的树杆上?

(12)把小动物尸体埋进潮湿的土壤里,过一段时间,翻开泥土,会发现什么?为什么?这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3.参考答案

(1)C   (2)A   (3)C B   (4)D   (5)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膜 叶绿体   (6)酵母菌 霉菌 食用菌 酵母菌 霉菌 酵母菌   (7)缺氧的情况,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8)细菌 真菌 分解作用   (9)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   (10)曲霉 酵母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11)磨菇是腐生的真菌,它要生活在死亡的植物体上。树林下的地上有死亡的植物体(枯枝败叶)。所以磨菇往往生长在树林下的地上或腐朽了的树杆上。   (12)略

【小资料】

青霉素的来历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时,青霉孢子偷偷地溜进了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不久,培养基的表面除了青霉周围外布满了葡萄球菌。弗莱明分析出,青霉能够分泌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四十年代初,医生第一次用青霉素救活了一位患有败血症的危重病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青霉素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成千上万的伤感病员得救了。为此,弗莱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第二册 1、4真菌(2课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