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的感受、观察、思考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社区类型及了解社区间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本课程重要观点之一: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观点。从内容上看,教材分两部分:“识别不同的社区”和“往来在区域之间”两个部分,侧重说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因此产生的沟通、联系、交流,两块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课标要求
1-3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2-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三)教学要求
1从生活经验入手,感受生活中有各种类型的社区,并识别一些常见类型的社区。
2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要性。
3能够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4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教学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调查社区内商店商品的产地。
2课本地图1-3、1-9、1-10,地图册p6。
二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环节 步骤
观察比较 城乡社区图
说一说 家庭地址
提问比较分析 北京市区图
谈一谈 区域间联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上一课中,大家通过画平面图展示了自己家所在社区的环境和生活,现在请同学读图1-9。
(提问)1请你描述居住在王村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是怎样的?
2请比较图1-3,找出两个小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叙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社区与社区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社区会有很多类型,比如明阳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而王村小区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区。我们把农村、城市这些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统称为自然社区。一方面我们生活在或城市或乡村的自然社区内,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生活在一级级的行政社区内。
(提问)读图《浙江省行政区划图》
请你说说自己的家庭地址,并写出来。
(叙述)我们来看这里的省、市、区、街道等,这就是一级级的行政社区,这些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就叫行政社区。
(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来划分社区,比如1-10《北京市地图》,现在图上有ABCD四块区域,请分别把对应的名称填进去:生活小区、商业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
(提问)据图说出你的理由,注意考虑这一区在北京市的方位,为什么这样布置?
(总结)看来社区不仅有自然形成的城乡差异,行政区划规模大小的差异,城市内部还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例如北京这四个区域都是围绕着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我们称它为功能社区。
(提问)虽然我们讲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但其实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生活在哪些社区中?
(承接)社区类型不同,差异很大,但大多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的。
课前布置,在你家附近的超市调查生活用品,了解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列出清单,简述理由。
(提问)为什么商店里要出售外地产品?这些产品我们本地为什么不生产?
(总结)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需要区域间密切联系,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不仅是物产上的,还有更多方面的。示图P12。
(提问)1这四个人分别谈的是哪些方面的区域联系?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需要?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多种多样的社区,知道社区有不同的类型,有差异,有共同点,社区间也会有各种联系和交流。下面安排了两个选题,可以任选其一。
(作业 )1找新南湖规划图,指出它的功能规划,并解释原因,如有更好的建议,请改动,并说明。
2写一份报告,阐述如何加强嘉兴与外地的合作。
《多种多样的社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的感受、观察、思考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社区类型及了解社区间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本课程重要观点之一: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观点。从内容上看,教材分两部分:“识别不同的社区”和“往来在区域之间”两个部分,侧重说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因此产生的沟通、联系、交流,两块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课标要求
1-3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2-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三)教学要求
1从生活经验入手,感受生活中有各种类型的社区,并识别一些常见类型的社区。
2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要性。
3能够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4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教学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调查社区内商店商品的产地。
2课本地图1-3、1-9、1-10,地图册p6。
二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环节 步骤
观察比较 城乡社区图
说一说 家庭地址
提问比较分析 北京市区图
谈一谈 区域间联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上一课中,大家通过画平面图展示了自己家所在社区的环境和生活,现在请同学读图1-9。
(提问)1请你描述居住在王村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是怎样的?
2请比较图1-3,找出两个小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叙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社区与社区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社区会有很多类型,比如明阳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而王村小区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区。我们把农村、城市这些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统称为自然社区。一方面我们生活在或城市或乡村的自然社区内,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生活在一级级的行政社区内。
(提问)读图《浙江省行政区划图》
请你说说自己的家庭地址,并写出来。
(叙述)我们来看这里的省、市、区、街道等,这就是一级级的行政社区,这些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就叫行政社区。
(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来划分社区,比如1-10《北京市地图》,现在图上有ABCD四块区域,请分别把对应的名称填进去:生活小区、商业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
(提问)据图说出你的理由,注意考虑这一区在北京市的方位,为什么这样布置?
(总结)看来社区不仅有自然形成的城乡差异,行政区划规模大小的差异,城市内部还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例如北京这四个区域都是围绕着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我们称它为功能社区。
(提问)虽然我们讲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但其实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生活在哪些社区中?
(承接)社区类型不同,差异很大,但大多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的。
课前布置,在你家附近的超市调查生活用品,了解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列出清单,简述理由。
(提问)为什么商店里要出售外地产品?这些产品我们本地为什么不生产?
(总结)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需要区域间密切联系,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不仅是物产上的,还有更多方面的。示图P12。
(提问)1这四个人分别谈的是哪些方面的区域联系?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需要?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多种多样的社区,知道社区有不同的类型,有差异,有共同点,社区间也会有各种联系和交流。下面安排了两个选题,可以任选其一。
(作业 )1找新南湖规划图,指出它的功能规划,并解释原因,如有更好的建议,请改动,并说明。
2写一份报告,阐述如何加强嘉兴与外地的合作。
《多种多样的社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的感受、观察、思考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社区类型及了解社区间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本课程重要观点之一: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观点。从内容上看,教材分两部分:“识别不同的社区”和“往来在区域之间”两个部分,侧重说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因此产生的沟通、联系、交流,两块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课标要求
1-3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2-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三)教学要求
1从生活经验入手,感受生活中有各种类型的社区,并识别一些常见类型的社区。
2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要性。
3能够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概括的能力。
4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教学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调查社区内商店商品的产地。
2课本地图1-3、1-9、1-10,地图册p6。
二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环节 步骤
观察比较 城乡社区图
说一说 家庭地址
提问比较分析 北京市区图
谈一谈 区域间联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 上一课中,大家通过画平面图展示了自己家所在社区的环境和生活,现在请同学读图1-9。
(提问)1请你描述居住在王村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是怎样的?
2请比较图1-3,找出两个小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叙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社区与社区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社区会有很多类型,比如明阳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而王村小区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区。我们把农村、城市这些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统称为自然社区。一方面我们生活在或城市或乡村的自然社区内,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生活在一级级的行政社区内。
(提问)读图《浙江省行政区划图》
请你说说自己的家庭地址,并写出来。
(叙述)我们来看这里的省、市、区、街道等,这就是一级级的行政社区,这些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就叫行政社区。
(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来划分社区,比如1-10《北京市地图》,现在图上有ABCD四块区域,请分别把对应的名称填进去:生活小区、商业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
(提问)据图说出你的理由,注意考虑这一区在北京市的方位,为什么这样布置?
(总结)看来社区不仅有自然形成的城乡差异,行政区划规模大小的差异,城市内部还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例如北京这四个区域都是围绕着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我们称它为功能社区。
(提问)虽然我们讲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但其实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生活在哪些社区中?
(承接)社区类型不同,差异很大,但大多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的。
课前布置,在你家附近的超市调查生活用品,了解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列出清单,简述理由。
(提问)为什么商店里要出售外地产品?这些产品我们本地为什么不生产?
(总结)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需要区域间密切联系,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不仅是物产上的,还有更多方面的。示图P12。
(提问)1这四个人分别谈的是哪些方面的区域联系?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需要?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多种多样的社区,知道社区有不同的类型,有差异,有共同点,社区间也会有各种联系和交流。下面安排了两个选题,可以任选其一。
(作业 )1找新南湖规划图,指出它的功能规划,并解释原因,如有更好的建议,请改动,并说明。
2写一份报告,阐述如何加强嘉兴与外地的合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