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通用5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9:16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知道感冒会传染给别人。

2.了解如何预防感冒。

3.初步学习看图讲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感冒会传染,并了解如何预防感冒。

难点:了解空气传播是感冒的重要传播途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河马的大口罩》,故事大图《小河马的大口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手指游戏《大乌龟,小乌龟》。

2.教师:乌龟感冒了,它为什么会感冒?

二.听讲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1.教师:有一只小河马感冒了,它也像小乌龟一样感冒了,它感冒以后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2.教师讲述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三.理解故事

教师提问:

1.刚才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一开始有谁?它怎么了?

3.小河马感冒后去找谁?熊医生给了小河马什么东西?

4.熊医生为什么要给小河马口罩?

5.小河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6.谁捡到了口罩?用来做什么?

7.小白兔提蘑菇回家的时候遇到了谁?小白兔做了什么?

8.小白兔把口罩放在窗台,发生了什么事?

9.谁捡到了口罩?用来做什么?

10.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

三.讨论

1.教师:老师发现,第二天早晨,森林医院的病人都用过一样东西,是什么东西?

2.教师:是不是不管用什么口罩都会感冒?为什么用过小河马大口罩的小动物都得了感冒?

3.怎样才不会感冒?

4.教师小结:感冒很难受,我们要预防感冒,不用得了感冒的人所用过的东西,吃预防感冒的药,多晒太阳,多锻炼身体,等等。

四.学讲故事

1.教师:这个故事真有趣,爸爸妈妈们一定也想听这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跟老师学讲故事,回到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教师翻教学大图,带领幼儿看图讲故事。

3.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翻书讲故事给同伴听。

教学反思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并且很容易通过唾液和空气传播,幼儿通过理解故事,基本都能了解了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感冒的方法。在学习讲故事的环节与教师互动较好。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解释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时语言不够简练准确,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提问的指向性。

小百科:河马(学名:Hippopotamusamphibius)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体型巨大,体长4米,肩高1.5米,体重约3吨,躯体粗圆,四肢短,脚有4趾,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较小,下犬齿巨大,长50-60厘米,重2.5千克,皮较厚,约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肤裸露,呈紫褐色.胃三室,不反刍。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篇2

一、说教材

感冒,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此有切身的感受。感冒时的所感所想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但同时又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积累,为了让幼儿了解感冒的传染性,大班语言活动《小河马的大口罩》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了经验,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养。

二、说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说出感冒的一些症状。

2.了解感冒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感冒的方法。

3.增强团队意识和良好地对待输嬴的心态,提高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说出感冒的一些症状

难点:知道预防感冒的方法

活动方式: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

四、说活动准备:

1.小河马、大熊医生、小兔、小鹿、小羊、一个小松鼠图片。

2.故事挂图《小河马的大口罩》、自制小书;音乐磁带:《健康快乐动起来》。

五、说教法

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分析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本课我主要采用了猜测讨论法,直观展示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猜测讨论法: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言语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的基本手段。运用这种方法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2.直观展示法:直观展示教具具体形象,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为突破活动重点服务。

3.情感体验法: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课堂上,幼儿作为主导性主题的课堂地位,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运用多种感官系统,使学习在积极主动中进行,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六、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口罩,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啊?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用呢?你见过谁戴过口罩吗?(幼儿自由回答)

(二)展开。

1.今天呀,小河马也用到了大口罩,我们来猜猜它要用大口罩做什么呢?(幼儿猜猜、想想、说说)

2.分段欣赏故事挂图,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课件第一段,说说小河马怎么了?

小河马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它戴什么了?

小河马戴口罩发生了什么事?(幼儿猜测)

(2)欣赏挂图第二段,猜猜“口罩不见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小河马的口罩怎么了?怎么会不见的?

想想谁会捡到小河马的大口罩?他们又会用口罩做什么事呢?

幼儿猜想,教师出示相关小动物的图片。

(3)幼儿阅读自制小书,猜测故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4)欣赏挂图,说说“口罩不见了”后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是怎么回事呢?

3.说说怎样预防感冒、治疗感冒。

(1)请幼儿做医生,帮感冒的小动物治病。

教师: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给小动物们治疗感冒呢?

(2)幼儿帮助小动物,一起预防感冒。

指导语:小动物们说感冒了很不舒服,鼻子塞得紧紧的,呼吸都困难,真是不想感冒啊!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动物,告诉他们可以怎样来预防感冒,让小河马的感冒不会传染给他们?

4.引导幼儿交流秋季还有哪些多发病,说说预防疾病的方法。

(三)结束。

5.播放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教师带领幼儿做健身操,增强体质“赶走”感冒。

七、说活动延伸

幼儿独立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8—9页中故事。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乐于锻炼身体。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动物感冒的原因,了解词语“傻了眼”

重难点:

重点: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情节以及感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难点:引导幼儿说出预防感冒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小河马的大口罩》、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过渡语:今天张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看一幅图。谁能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在医院门口排队)都有哪些小动物在医院门口排队呀?(小松鼠、小鹿、小羊、小白兔)他们得了什么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症状吧?(播放“打喷嚏”的录音)他们怎么了呀?哦,原来他们都感冒了,感冒舒不舒服?(不舒服)他们是怎么得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二)展开

1.    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2.    运用课件,请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提问:

(1)除了图上的小松鼠、小鹿、小羊、小白兔得了感冒,故事中还有谁感冒了?(大河马)大河马得的是什么感冒?(重感冒)他有什么症状呀?(不停地打喷嚏)它去医院看病,熊医生给他一包药和一只大口罩。小河马戴上大口罩,捧着要回家去了。

(2)小河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半路上,小河马忍不住打了一个打喷嚏,大口罩飞过树梢不见了)哎!你知道吗?我们在打喷嚏的时候,口腔和鼻子里就会不小心喷出一些液体,如果你冲着别人打喷嚏是非常不卫生、不礼貌的。如果你生病了冲着别人打喷嚏,还容易把病传染给别人。所以我们要用手轻轻捂住嘴巴和鼻子打喷嚏。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河马打个大喷嚏。是谁捡到了小河马的大口罩?(小白兔)小白兔用大口罩做了什么?(小白兔用大口罩当篮子,它另起一大包蘑菇回家去了)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谁?(小羊和小鹿)它是怎么做的?(小白兔捧出蘑菇给他俩吃)小白兔回到家后,又把大口罩往窗外一扔。在这里小白兔一共做错了两件事,你知道是哪两件事吗?(第一件事就是在捡到东西就随便用,第二件事就是当小白兔用完大口罩后就随便往窗外一扔,是非常不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现在你知道小白兔、小羊和小鹿为什么会感冒了吗?(因为他们都接触到了小河马带有细菌的大口罩)

(3)谁捡到了小白兔仍在窗外的大口罩?(小松鼠)小松鼠用大口罩做了什么?(吊床)小松鼠捡起了大口罩回到树上做了个吊床,小松鼠躺在吊床上,美美的说了什么?(“哈哈,真舒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第二天一早,森林医院门口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天一早,森林医院门口来了很多的病人,“阿嚏!阿嚏!”一个个喷嚏打得可响呢。)熊医生开门一看傻了眼。什么是傻了眼?(因为熊医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小动物会得感冒,它觉得非常意外,所以傻了眼)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得的感冒呀?(因为他们都接触到了小河马带有细菌的大口罩)

3.请幼儿说说预防感冒的方法。

指导语:你得过感冒吗?你得感冒的时候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吃药、打针、多喝水)你们的感冒的时候什么感觉?(头疼、流鼻涕、发烧)小动物们也说,感冒了鼻子塞塞的、紧紧的,连呼吸都困难,我们可真不想感冒呀。你们能不能帮这些小动物想想办法,怎样才能预防感冒,不把感冒传染给更多的人呢?(多喝水、多吃水果、多运动)

4.交流秋季还有那些多发病,说说预防疾病的方法。

指导语:现在是秋季,小朋友最容易的的病就是腹泻手足口病和感冒了。你觉得怎样才能预防这些疾病呢?(多喝水、多运动、勤洗手)

(三)结束

结束语: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一个对付疾病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要多运动。现在我们就赶紧运动起来,把疾病都赶跑吧!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知道感冒会传染给别人。

2.了解如何预防感冒。

3.初步学习看图讲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感冒会传染,并了解如何预防感冒。

难点:了解空气传播是感冒的重要传播途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河马的大口罩》,故事大图《小河马的大口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手指游戏《大乌龟,小乌龟》。

2.教师:乌龟感冒了,它为什么会感冒?

二.听讲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1.教师:有一只小河马感冒了,它也像小乌龟一样感冒了,它感冒以后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2.教师讲述故事《小河马的大口罩》。

三.理解故事

教师提问:

1.刚才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一开始有谁?它怎么了?

3.小河马感冒后去找谁?熊医生给了小河马什么东西?

4.熊医生为什么要给小河马口罩?

5.小河马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6.谁捡到了口罩?用来做什么?

7.小白兔提蘑菇回家的时候遇到了谁?小白兔做了什么?

8.小白兔把口罩放在窗台,发生了什么事?

9.谁捡到了口罩?用来做什么?

10.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

讨论

1.教师:老师发现,第二天早晨,森林医院的病人都用过一样东西,是什么东西?

2.教师:是不是不管用什么口罩都会感冒?为什么用过小河马大口罩的小动物都得了感冒?

3.怎样才不会感冒?

4.教师小结:感冒很难受,我们要预防感冒,不用得了感冒的人所用过的东西,吃预防感冒的药,多晒太阳,多锻炼身体,等等。

四.学讲故事

1.教师:这个故事真有趣,爸爸妈妈们一定也想听这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跟老师学讲故事,回到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教师翻教学大图,带领幼儿看图讲故事。

3.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翻书讲故事给同伴听。

教学反思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并且很容易通过唾液和空气传播,幼儿通过理解故事,基本都能了解了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感冒的方法。在学习讲故事的环节与教师互动较好。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解释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时语言不够简练准确,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注意提问的指向性。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篇5

主要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说出感冒的一些症状。

2.了解感冒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感冒的方法。

2.增强团队意识和良好地对待输嬴的心态,提高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说出感冒的一些症状

难点:知道预防感冒的方法

活动方式: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

活动准备:

1.小河马、大熊医生、小兔、小鹿、小羊、一个小松鼠图片。

2.课件:《小河马的大口罩》、自制小书;音乐:《香飘飘》。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口罩,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啊?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用呢?你见过谁戴过口罩吗?(幼儿自由回答)

(二)展开。

1.今天呀,小河马也用到了大口罩,我们来猜猜它要用大口罩做什么呢?(幼儿猜猜、想想、说说)

2.分段欣赏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课件第一段,说说小河马怎么了?

小河马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它戴什么了?

小河马戴口罩发生了什么事?(幼儿猜测)

(2)欣赏课件第二段,猜猜“口罩不见了”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小河马的口罩怎么了?怎么会不见的?

想想谁会捡到小河马的大口罩?他们又会用口罩做什么事呢?

幼儿猜想,教师出示相关小动物的图片。

(3)幼儿阅读自制小书,猜测故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4)欣赏课件,说说“口罩不见了”后发生的事情。

幼儿欣赏课件,说说发生的事情。

第二天,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是怎么回事呢?

3.说说怎样预防感冒、治疗感冒。

(1)请幼儿做医生,帮感冒的小动物治病。

教师: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样给小动物们治疗感冒呢?

(2)幼儿帮助小动物,一起预防感冒。

指导语:小动物们说感冒了很不舒服,鼻子塞得紧紧的,呼吸都困难,真是不想感冒啊!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动物,告诉他们可以怎样来预防感冒,让小河马的感冒不会传染给他们?

4.引导幼儿交流秋季还有哪些多发病,说说预防疾病的方法。

(三)结束。

5.播放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教师带领幼儿做健身操,增强体质“赶走”感冒。

《小河马的大口罩》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中班健康活动:爸爸的工具箱

    活动目标:1、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2、了解小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3、避免因好奇拿工具玩耍发生意外。活动准备:1、工...

  • 中班健康《揪尾巴》

    活动过程:一、热身。老师:小朋友,森林里什么动物最聪明?(狐狸,兔子,猴子……)老师:对!猴子最聪明!他们会跑会...

  • 中班健康教学设计:《外出啦》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外出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车、乘坐及下车时的安全常识。2、在学习了乘车安全常识的基础上,愿做一名...

  • 健康:表情歌

    活动目标: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 小火车 活动过程: ...

  • 中班健康活动:火灾逃生教案

    活动准备: 1、通过认识安全标志,引导幼儿有序逃生。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火灾自救方法。 3、锻炼幼儿遇事...

  • 中班健康:炒豆豆

    一、活动目标:1、以炒豆豆的游戏形式,学习自抛自接、互抛互接沙包,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体验体...

  • 中班健康:闯关

    活动目标:1.积极参加结伴进行的“搭山洞”、“过山洞”的活动,发展创造力。2.学习侧面钻,提高肌肉的耐力和集体的协调性...

  • 中班健康活动《调皮的小毛驴》

    活动目标: 1、能持羊角球双脚连续向前跳。 2、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发展全身动作的协调、平衡能力。活动准备: 1、羊...

  • 中班健康:我是小小坦克兵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身体逐渐结实,体力也相对较好,此时他们精力充沛,基本动作更为灵活,动作能力也明显提高,我发现他...

  • 中班健康:阿嚏

    活动目标:1.运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动物的基本特征不遗漏,增强有意记忆能力。2.发现故事不断循环的线索,感受故事情境的幽默...

  • 小班健康活动:宝宝睡觉了

    活动目标:1了解睡觉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妨东西到嘴巴里等。2、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活动...

  • 中班健康活动《好玩的绳子》

    设计意图:绳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选择绳来探索民间的一些玩法,旨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参...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