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5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极其漫长而复杂。因此,本节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要增加知识的难度。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比较感兴趣,但对生物进化的顺序和判断依据却不甚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可帮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可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 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 看书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结论 看书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 练习巩固 进一步明确 巩固新知 创设情景: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有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看书 进行资料分析 点拨指导 组织学生看书(生物进化树) 组织学生技能训练 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 课后记:生物化石作为进化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这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关于进化历程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也能很好理解,只是要按顺序记起来,有些学生有难度。另外课本中进化树与原来静的进化过程不相符,例如软体动物在环节动物之前,爬行动物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后,这是什么原因,需要查资料解决。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思维导航
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会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随堂反馈
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 、 等的总称。
3.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 ”化石。
4.科学家们发现,越 、越 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 、越
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
”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
,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
7.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到、从 到 、
从 到 、从 到 。
8.生物多样性是 的结果。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3.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
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
4.下列生物中,哪个可能最接近于原始的自养生物?()
a.藻类 b.蕨类 c.细菌 d.草履虫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体小到体大 d.由水生到陆生
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a.节肢动物 b.爬行类
c.鱼类 d.两栖类
7.钾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的半衰期为13亿年。这意味着每13亿年,样品中的钾-40就会有一半衰变成氩-40。如果一个样品中含有钾-40的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那么,这个样品距今的年数为()
a.26亿年 b.39亿年 c.13亿年 d.52亿年
二、填空题
1.化石是古代生物的 或 ,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
三、问答题
1.请归纳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2.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你能说出始祖马和现代马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吗?
3.鸟的起源也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问题。根据现在已经发现的鸟及其祖先的化石,将它们按进化顺序排列起来: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
思维拓展
1.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很奇特的动物,它的嘴又扁又长,与鸭喙特别相似,人们叫它鸭嘴兽。鸭嘴兽身上有毛,雌兽体内又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兽,因此,它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不是胎生,身体后端只有一个空,粪、尿、生殖细胞都由此孔排出,它的体温也不很恒定,在24~34℃之间浮动,它的这些特征不像哺乳动物,而像爬行动物。
鸭嘴兽的特征说明了什么?
2.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从地球上消失的吗?
博士网站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随堂反馈:1.化石 2.遗体 遗物 3.始祖鸟
4.简单低等复杂高等 5.进化树 6.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 7.无有低等高等简单复杂水生陆生 8.生物进化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a 6.c 7.c 8.c 二、填空题 1.遗体遗物 2.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三、问答题 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提示:始祖马形体小,前足4趾,后足3趾;现代马形体大,前后肢只有中趾着地,两旁的侧趾退化。 3.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思维拓展:1.提示:说明哺乳动物可能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2.提示:恐龙的灭绝有多种假说,参见博士网站。
生物进化的历程
目标与方法
1.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 养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3.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相关投影、化石标本
教学程序
老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复习巩固1.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 )。2.科学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还需要有严密的( ),和丰富的和。3.米氏的实验说明了生命起源从到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学生回答过渡如今生物圈中我们熟悉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而来的呢?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资料分析:(见书本53—54页)出示讨论题讨论题:1、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2、3个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3、根据3个资料,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小组学习并讨论指导交流共同得出结论。(略)全班交流老师对比较的方法和化石进行总结1. 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2. 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3.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学生划出来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指导学生观察1.观察生物进化树,并完成。观察并完成2.总结: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划出来三.技能训练提出问题恐龙是怎么绝灭的?学生主要有两种观点:1、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了火出爆发,导致迅速绝灭。2、恐龙是因为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渐渐地消亡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在书本57页上的7个证据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小组合作完成小结本课内容略学生小结练习巩固课后练习及课课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养殖工厂化的含义。2.举例说出养殖工厂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尝试饲养一...
周次周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题第四节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巩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
一、 教学目标1、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 重点和能...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3、情感与态...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 教学目标1、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举例说出昆虫...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
第十六章 运动与行为第1节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1【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教学目标本节教学内容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本课从观察宠物入手...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②...
【学习目标】1、能学会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能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通过比较法,培养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资料分析...
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