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小学自然教案 > 雨水的流动

雨水的流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一、教学内容:雨水的流动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活动,研究雨水流动的规律,知道会挟带泥沙,森林和草地能够减少雨水对泥沙的携带。

2、让学生初步学会模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象推理能力。

三、实验器材:

1、每实验组中号烧杯两个,用于模拟实验1分别装有:从空中揭发的“雨水”,从“水塘”中取来的雨水。

2、用石子、泥土、沙混合堆成的两座“小山”,其中一个上面覆盖杂草。

3、有关雨水流动、水土流失的录像、投影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猜谜: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

摸不着,看得见,

落到水里就不见。

2、谈话:雨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当许多雨点落到地面后,就汇成了雨水。你观察过吗?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研究雨水流动的规律。

(1)、提问:雨水究竟是怎样流动的?联系实际生活,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讨论、汇报

地面上的许多雨水流到哪儿去了?

(出示投影1下水道)

农村的雨水又是怎样流动的?

(3)、观看录相、直观感知

(4)、师生小结:不同地方的雨水流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雨水总是往低处流,如果有东西阻拦雨水呢?往没有阻拦的地方流,所以雨水流动的路线常常是弯弯曲曲的。容易积聚在什么地方?容易在低洼的地方积聚下来,形成水坑和水溏,再大一些就形成了湖泊,我们看上去发亮的地方往往是积水的低洼处。

(3)、出示投影2

讲述:在有着崇山峻岭的山区,下起了很大的雨,那么多的雨水是怎样流动的?你能结合雨水流动的规律说说大自然中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吗?(雨水流向低洼平坦处,自然就形成了弯弯曲曲的河流和湖泊)。

2、认识雨水流动会带走泥沙

(1)、提问:空中的雨水和地面的雨水一样吗?

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做的试验,他把试验的结果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出示投影3

一号杯里的水是从空中接到的雨水,二号杯里的水是雨后从水塘中取来的雨水,三号杯是一小时以后雨水的情况。)

(2)、模拟试验:

提问:今天并没有下雨,我们要做这个试验可以吗?(进行模拟试验)

①试验操作:首先请1号试验员准备人工降雨,2号试验员先接一些空中的雨水,再倒一些地面上的雨水。

②、学生讨论、汇报

比较一下,两杯雨水有什么不同?2号杯中的泥沙是从哪来的?

③、猜测: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哪来的?

④、小结: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中带来的。

(3)、流动的雨水是怎样带走泥沙的?

①、提问:如果任由雨水流动带走泥沙,那想象一下,最终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河床会越积越高,造成‘地上河’)。举例:黄河(出示投影4)。那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减少雨水携带的泥沙。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对比试验。

②、介绍:用泥土和沙混合堆成的两座小山,其中一座小山上覆盖了一些杂草,我们将对其进行模拟的“人工降雨”,也就是对两座大小和坡度相同的小山用同样的方法浇同样多的雨水,进行

“模拟实验”。

③、猜想:可能会看到什么不同的现象?请小组讨论。

④、分组试验,讨论汇报。

⑤、观看录相,推广验证。

⑥、探究原因:教师出示一副草皮,揭示为什么泥沙流失的少因为草根仿佛一张网,紧紧扒住了周围的泥沙,使泥沙不容易流失。

⑦、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没有覆盖杂草的“小山”,泥沙被“雨水”带走的比较多,而覆盖杂草的“小山”,泥沙流失的比较少,由此也可以知道,植树植草有减少雨水携带泥沙的作用。

3、指导学生认识“人们是怎样利用雨水的”。

(1)、出示投影5:水库一般都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水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人们一般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拦河坝、水库,形成蓄水的人工湖。可以拦蓄洪水,调节河水流量,改变自然水资源的分配,对防洪、发电、灌溉、航运都起一定的作用。)

出示投影6:连接着河流的湖泊有什么作用?

(连接河流的湖泊,也起着与水库类似的作用,它可以控制河流的水流量,河流干枯时,可由湖泊里的水补给;河流水量大时,湖泊可起蓄水作用,减小或避免洪水的爆发,而且可以旅游)

(2)、出示投影7:这里的风景美丽吗?谁来简单描述一下。河流两岸的树林、草地有什么作用?

可以减少雨水携带的泥沙,使河水更加清澈,保护周围的土地,防止洪水的爆发

如果没有树林、草地,这里的环境将会怎样?(泥沙就容易被河水冲走,在中下游的河流中聚集多了,河床上上升,蓄水量大大减少,容易引起水灾,周围的肥沃土地将被冲刷走,造成农业减产)。

4、环保教育:出示投影7

这是什么现象?(前不久发生的沙尘暴现象)由什么引起的?(主要是北方大面积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绿地造成的)。如果大面积植树植草,还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吗?我们应该怎样做?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植草活动,共同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三)、总结

雨水是怎样流动的?积聚在水塘里的泥沙是从哪来的?怎样才能减少流动的雨水带走泥沙?

板书设计 :

雨水的流动

特点:1、雨水总是往低处流,形成小溪、河流、

水塘和湖泊

2、带走泥沙

利用:在上游建水库,防洪、发电、灌溉、养殖、

供水、旅游

环境保护:大量植树、植草,防止泥沙流失

雨水的流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云和雾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培养学生...

  • 土壤的保护

    本课概述本课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

  • 信息的传递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二、教学准备: ...

  • 动物和环境

    一、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说明“动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培养...

  • 秋冬星座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能认识仙后座和猎户座,会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知道仙后座和猎户座在天空中的位置...

  • 电磁铁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知道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2、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 叶的蒸腾作用

    学科:自然学年:五课题:9.设计者:顾新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植物“体温”...

  • 食物的营养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用实验方法检验成分。第三部分向学生进行营养卫生教育...

  • 正电和负电

    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我的大树》教学设计

    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这是我们三年级学...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叶》教学设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