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 2.了解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的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 问题讨论:在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②加入: ③加入: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溶液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常数 (ⅱ)一元弱酸: (3)一元弱碱 ①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如: 随堂练习 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 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发生如下反应: 和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较弱 B.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 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与的求法: 弱电酸中浓度:(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浓度:(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例如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溶液中,如需生成沉淀,应调整溶液的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溶液中的沉淀较为完全(使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溶液,使溶液为 。 布置作业 P60一、填空题:2.3.4. P61四、 板书设计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 2.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影响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4.常数 (1)一元弱酸常数: (2)一元弱碱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 (4)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 (5)K的意义: K值越大,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强。 K值越小,弱电解质较难电离,其对应弱酸、弱碱较弱。 探究活动 钠与饱和溶液反应,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运用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将钠投入到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提示: 在高一学过钠与水的反应,在这时学生能够准确的描述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如:立即与水反应,浮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的溶成闪亮小球。对于溶解度很小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因此在总结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存在问题。 本题的重点在现象的解释上,即用初中学过的溶解平衡与刚学过的等知识来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得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在水中全部电离,以Na+与OH-形式存在。而溶于水后,在水中存在: 浓度增大后,向左边移动,浓度减小,所以的量会增加,而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所以会析出沉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 碳的化学性质之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教学难点 :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 :【讲解引...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2、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4掌握中... (下载:)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教学过程 ...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培... 钠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 (下载:)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
电离平衡.docx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