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最可爱的人》说课设计
一、教材、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最可爱的人》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这场战争是中国现代史部分唯一的一场战争。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二部分是: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本课以“最可爱的人”为题,源于著名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旨在通过英雄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本课重点是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本课难点是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以及对斗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上学期对多次战争的学习,对于战争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且对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学生还未接触世界史,不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所以对于中国出兵帮助朝鲜抗击美国侵略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关于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教材只字未提,需要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探究归纳,这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更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了解战争的大致经过,掌握战争的结果;
2、能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3、能总结出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战役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讨论、讲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战斗、视死如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1、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
2、通过讨论,讲故事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
学法:1、课前搜集资料,尤其是英雄人物的故事
2、熟读魏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3、了解身边有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歌曲可以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事前安排学生课间就播放这首歌,上课后再次播放时,我示意学生一块跟唱,把学生调动起来,效果比较好。这样就使学生在歌声中十分自然的进入到学习当中来。
【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
首先展示两幅图片:《美国帮蒋介石运送军队》、《解放军占领南京》
设计说明:通过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册有关内容(解放战争时,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最终以蒋介石的失败而告终),进而提出问题:
“美国并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新中国成立后它又采取了哪些行动?”
这样操作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后进一步设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