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社区历史小调查(精选2篇)

社区历史小调查(精选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7

社区历史小调查篇1

第12课 

——学习与探究之二

活动目标

在居住的乡村或社区范围内,调查工矿企业、学校教育、交通运输、文化事业等的发展历史,了解它们对社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进行历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从实际出发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通过对调查和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同时培养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向学生介绍开展“社区历史发展调查”活动的方法与途径,如采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有关资料或档案等。

2.强调调查活动后一定要形成调查成果。成果以调查报告为主,包括开展调查的背景、调查的主要项目,开展调查活动的主要情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等要素,

3.根据兴趣和社会关系,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若干小组,并确定各组的调查对象。

4.各组根据调查对象确定课题名称,明确调查的范围(时间、地区等),拟订调查的主要项目、方法和具体提纲,进行人员的分工。这一过程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加以指导,明确课题宜小不宜大。

5.教师制定活动评价表,对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解、点评。

1.各组根据提纲和人员的分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2.展示成果。各组推举一名代表介绍本组的调查成果(文字报告、图片、数据图表、网页等多种形式),其他同学可做补充发言;时间为5分钟;同时进行评比。

3.由得分最高的调查小组推举一名代去,在课堂上介绍本组在整个活动中的思路和方法,以利于大家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加以借鉴。

4.开展“促进我们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等主题的讨论活动。阐释对社区学校教育历史发展的看法,增强思辩能力,同时体会社区和个人的关系、社区和国家的关系,加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活动过程

6.设计好调查报告的评比标准,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和教师共同组成评判团进行评比

项目

小组 主题

明确

(5分) 内 容 展示形

式多样(5分) 总分

(30分)

各要素完

整(5分) 体现历史发展(5分 提出一定建

议(5分) 得出一定

结论(5分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社区历史小调查篇2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历史课要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程理念出发,培养学生探索、搜集、调查和分析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人文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社区历史,特别是对姓氏、籍贯、移民等这些与深圳城市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形成对社区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展望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社会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土(社区)历史文化现象的了解,培养学生不但要爱国同时也要爱乡、爱家的观念;通过对深圳特区历史的探究,树立理性、科学地看待移民文化的学术精神,认同形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共创深圳特区繁荣”的观念;在社区的调查行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按班级同学姓氏或籍贯分组,查阅整理各姓氏源流及历史人文资料;

2.调查班级同学籍贯地的分布及迁居深圳的原因、职业分布等;

3.了解比较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原因、流向、特点;

将上述调查结果整理成可供演示的文本材料。

(以上活动准备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

放映反映客家人历史文化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客家人举族南迁的史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出本活动的主题:

社区“姓氏、籍贯、移民”情况的调查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引导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

4.了解统计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迁居深圳的原因

学生活动

将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移居深圳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情况与中国历次大移民的情况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性的评述。

(此活动环节可考虑邀请学生家长谈他们移民深圳的原因和在深圳创业的历史)

教师活动

协助、指导学生的统计,并根据上述活动的内容,发掘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熟悉的,可供深入、扩展的探究性学习课题。

5.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出新的探究性课题

课题探究方向:

深圳“新客家”现象――深圳新移民祖籍地的人文特征、新移民的社区活动、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等。

6.交流调查研究方法、落实课题的承担任务

学生活动

有调查经验的同学谈自己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调查过程中是如何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

教师活动

归纳、完善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赞扬在调查过程中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强调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上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运用于新的探究性课题中。

〖活动拓展〗

师生共同创建“新客家”专题学习网站。

网站建设宗旨:以对姓氏、籍贯、移民等文化现象的探究性学习为契机,以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背景,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从客家人文历史的发源、改革开放后深圳“新客家”移民浪潮的出现、新老客家共创特区繁荣,以及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向等方面,来整合各学科知识和社会文化资源,为学生探究、关注、展望本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构筑交互性学习的平台,加强学生课堂联系现实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养成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富有情感的学习方式。

【课后反思】

社区历史小调查(精选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13篇)

    抗日救亡运动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

  • 戊戌变法(通用15篇)

    戊戌变法篇1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失败...

  • 第1课 抗日救亡运动(精选2篇)

    第1课抗日救亡运动篇1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精选12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篇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

  •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精选2篇)

    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篇1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

  • 国命大革命(通用2篇)

    国命大革命篇1教学目标基础知识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

  •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通用2篇)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篇1教学重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

  • 思想文化(精选14篇)

    思想文化篇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林则徐、魏源、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记住魏源写的《海国图志》,理解“师夷长...

  •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精选2篇)

    历史工业化的起步篇1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

  •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精选2篇)

    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展示家庭、社会不同时期有关“衣、食、住、行、用”的照片,反映我国家庭、社...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精选3篇)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篇1第二单元第8课 铸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班级_____ 姓名_____一、学习任务1、能说出“两弹一...

  •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精选2篇)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1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2、指...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