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法指导
1.联系实际。学习价值与价值观要从生活入手,联系实际。学习价值概念时,学生可以首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某些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价值是什么?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其价值都是什么?学习价值观概念时,学生可以从分析自己身边的人物入手,看看他们的行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2.对比分析。在学习人的价值时,学生可以对比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区别,进而说明人的价值的特殊性。在学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学生可以选取身边人物,通过对比他们对事物评价的差异、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以及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的差异,来分析他们的价值观的差异。
3.学习楷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这是一切先进人物的共同特色。学生可以观看、收听或阅读先进人物的事迹,看看他们是怎样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要立志在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知识点拨
(一)价值的含义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要理解价值的概念,首先要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就是事物以它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的一种“满足关系”。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就有价值;满足的程度大,它的价值就大;满足的程度小,它的价值就小;不能满足,甚至对主体有害,它就没有价值。
既然是一种“关系”,它就只能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它既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同时,它既不能完全归结于主体,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客体。价值一方面连接着主体的需要,另一方面连接着客体的属性和功能。
可见,价值不是某种实体,价值是在主客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发生、形成并存在的。因而,价值关系实际上就是意义关系、作用关系。价值的大小,归根结底就是意义的大小、作用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
例题: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指()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b.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
c.主体的主观喜好d.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理解。a是经济学中讲的商品价值,b和c都是只抓住了价值关系成立的一端。d的表述虽然与教材不完全一样,但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教材侧重从客体的角度来表述价值,即它是事物具有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而d项侧重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表述价值。正确答案为d。
(二)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理解人的价值,要注意以下几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众望高级中学 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
第二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法指导】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在比较新旧事物中揭示出发展的实...
3.2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利...
第2课时 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第一,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3.1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①概念的内涵和...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