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 《广玉兰》备课资料(通用12篇)

《广玉兰》备课资料(通用1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6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2

《广玉兰》备课资料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幼枝密生绒毛,后变灰褐色。叶厚,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4-20厘米,宽4-9厘米,背面有锈色短绒毛;叶柄长约2厘米,嫩时有淡黄色绒毛。花白色,荷花状,直径15—20厘米,芳香;花柄密生淡黄色绒毛;花被片9—13,倒卵形,长7-8厘米;心皮密生长绒毛。聚合果圆柱形,长6—8厘米,有锈色绒毛;蓇葖果卵圆形,紫褐色,顶端有外弯的喙。花期6月。

原产北美东南部;苏南一带常见栽培;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也有栽培。

为观赏树木;花含芳香油和木兰花碱,可制鲜花浸膏;叶供药用,治高血压。用种子繁殖,但通常以木兰为砧本行嫁接法繁殖。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抗性强,可在大气污染严重地区栽植。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2

教材分析及思路: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

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整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

动,比喻贴切,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本着“让学

生自主地学、合作地学、扎实地学、愉快地学”的理念,进行了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的深刻含义。

3、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4、归纳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比,体会到广玉兰的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总体感悟美。

1、同学们,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百花丛中的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广玉兰?

3、想看看她吗?(课件展示)

4、看来,大家都陶醉在广玉兰曼妙的风姿里了!现在谁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你对广玉兰的感受?

5、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6、预习中字词解决了吗?检查一下

圆茎            茎的读音

玉琢冰雕       琢的字形需要注意哪里?

数世同堂      数是多音字,在这里念四声当什么讲?很多代人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四世同

堂......这个词在文章里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这

幽香             什么叫幽香?课文中是这样写的

(投影出示)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那一阵阵幽香就是从这儿散发出来的…

(1)全班齐读。

(2)我们预习生字词时就该从字音,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方面来扫除字词的障碍。

(3)同学们,一阵阵的幽香扑面而来,吸引了作者的脚步,让我们也沿着这股幽香,赶快走进课文吧。

二、抓住文章主线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围绕哪句话直接抒发了自己对广玉兰的情感?。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出示)

作者爱什么?更爱什么? (板书:我爱广玉兰)

2、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就是作者心中对广玉兰的赞叹,怎么读?大声读出来。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出示)

3、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三、精读感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二-五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小组内互助交流:

1、学生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一小节。

投影出示: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纯洁、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

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镯冰雕吧,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2、这一段作者从花瓣的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出了广玉兰花朵的洁净、高雅。

(板书:花瓣色彩、质感)

用自己的话说说色彩和质感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3、作者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可是为什么却说无法用文字来准确的形容呢?这正是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正所

谓:此处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情更浓啊!

4、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指导朗读。

5、同学们看,就是这么简短的一段话,作者先写了广玉兰花给人的洁净高雅的感受,接着抓住花瓣的色彩和质感详细的介绍,最后,作者总结道: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这是什么写法?是啊,作者的情怀是多么细腻呀!

6、广玉兰是如此的纯净、高雅,难怪作者感叹……。

(投影出示)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齐读。更爱……(引读)齐读后半句)

1、学生交流

投影出示: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惹人喜爱。凋谢了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近两寸长的圆茎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2、这段话主要写了广玉兰的形态。(板书:形态)

3、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么多的广玉兰生长在同一棵树上,想象一下,这个热闹场面这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哪个词的深刻含义?(板书:数世同堂)

这是什么写法?这个比喻句的运用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广玉兰那……

4、这段中还有一个比喻句在哪里?

出示投影

(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学生谈感受,再读,指导朗读

5、着盛开的广玉兰花你喜欢吗?还有谁喜欢哪个形态的广玉兰?

6、是啊,它虽然凋谢了,但是新的生命正在繁衍,就这样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一代一代永不停息,这就是课文中的一个词叫……。(板书:生生不息)

7、凋谢之后的广玉兰花,表面看来并不太美,其实里面蕴藏着另一种美—生命的美。希望的美。力量的美,坚强的美。

8、多么令人陶醉的描写啊,我们此时仿佛已经来到了广玉兰树下,和老师一起合作读一读好吗?能读出这生生不息的美景。老师读前两种形态,请同学们跟读后面的形态。可以站起来读(教师配乐范读。)

广玉兰美吗?读的时候不仅声音要甜美,还要有甜美的笑容,这样才能入情入境。

9、指名读,齐读。

10、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把它积累下来吧,小组合作背诵,各选自己喜欢的形态。

11、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仅仅表现在花儿上吗?哪组同学来交流?

(出示课件)(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广玉兰便显得格外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生气皎洁、格外清丽了。)

1、这段描写了广玉兰叶片的特点,哪个词?(板书:终年不败)

2、看两幅图,玉兰花,只有花,没有叶,广玉兰,有花也有叶,有什么感受?

3、再读这段。

4、老师引读

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呀,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板书:旺盛的生命力)

5、难怪作者结尾深情地写道——(引读最后一节。)

四、总结升华,溢出情感。

1、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近广玉兰,从花瓣、形态、叶片三个方面共同体会了它的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

力。课文虽然快要结束了,但是老师却似乎觉得还没有走出广玉兰的世界,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广玉兰的香气,脑

海中还隐约着广玉兰的美丽。

2、回顾全文,作者为什么能把广玉兰写的如此迷人呢?

五、链接生活:课内引向课外。

1、学用延展巩固深化,

今天我们欣赏了优美的广玉兰,领略了它的色美、形秀、幽香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可见生活是那么美好,让我们以后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吧。

(1)写出含有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2)含同义词:                  

(3)含反义词:                  

(4)请同学们模仿课文描写花的手法,写一种花,写出它的色彩和质感以及花开的各种形态。

【板书设计】

花瓣  色彩 质感

我爱广玉兰                                     生生不息   旺盛的生命力

叶片   形态      终年不败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3

一、激趣导入

1、图片激趣

欣赏课件

“广玉兰花美吗?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更美!”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感受她的美。”

学生自由读文。

“哪位同学们愿意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广玉兰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发言,教师肯定表扬。

三、小组交流,生成目标

“我们已经对这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觉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请同学们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给予表扬认可。

四、形成目标,分组学习

1、出示目标,学生学习

“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的目标设计大致如下”

(多媒体出示)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逐步学习,第一个目标完成后每组安排一名同学先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其余同学继续进行下一个目标的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2、目标一检查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后安排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针对学生板书情况,重点指导。

3、目标二检查

“下面我们要进行朗读的展示,请各组3号同学来比一比,可以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两分钟的准备,希继续发挥合作的力量。”

学生读点评

教师对最优学生给予配音伴读。(多媒体出示)

五、小组交流,展示准备

“今天我们交流展示了1、2两个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三个学习目标将为我们下节课交流展示的重点。”

“对下节课的交流展示有什么设想,小组内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课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想再做充分的准备,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呈现。”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定情意。

2.练习理清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学会抓住中心句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进而能用一段话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3.在教师引导下,感受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词句,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二个自然段。

教学活动版块

1.正确读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生词;指导朗读8个定中词组,把握重音及体会节奏之美,为学生朗读课文定下基调。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抓住中心句”概括2、3、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准确概括第1、5自然段的意思,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第六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

3.朗读,初步感受广玉兰子的幽香、纯洁,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围绕“作者是怎么写出广玉兰的这些特点的”,引导学生从“抓住特点、用词传神、详略得当、对比衬托”等四个角度理解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通过“故漏法”领会“吧”“呢”字的独特意蕴及分号的表达规律。

4.从“怎么写”的角度,探究其他段落语言形式的表达规律,加深对“抓住特点、详略得当、用词传神”这些表达方法的理解与体会,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运用“关键句子”记忆法练习背诵课文段落。

教学活动预设

一、欣赏图片,直接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各种形态的广玉兰图片,直观感受广玉兰花的特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课文中的生词,指导学生读得响亮,读出词语的味道。全班同学齐读生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

荡漾 玉琢冰雕 内涵 绽放 花蕊 婴儿 圆茎 铁锈

2.出示本课中的一组定中词组,指导学生读出词组的重音。强调定语的部分。

(课件出示定中词组)

淡淡的幽香 绿油油的叶丛 淡淡的青绿色 碧绿的花苞

椭圆形的花蕊 婴儿的笑脸 两寸长的圆茎 紫红色的小颗粒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生逐段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侧重引导学学会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找出中心句等方法概括内容。

(1)“我”闻到广玉兰的幽香后,每天都要来观赏。

(2)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

(3)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的形态。

(4)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5)秋冬时节,广玉兰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6)全文的中心段。

2.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发现第六自然段与前面五段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第六自然段是本文的总结段、中心段。

3.学生思考:作者围绕着广玉兰,都写了广玉兰的哪些方面?

(幽香、纯洁、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1.学生默读课文,用心的品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广玉兰的幽香、纯洁、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把它划下来。

2.生自己默读课文,划出句子或词语。师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交流或点拨。

3.同桌之间互相读自己划得句子,并交流感受。

4.师生交流

关键句子预设

(1)一天晚上,我独自在丛林中散步,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

引导学生体会“荡漾”这个词的准确、传神

(2)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引导学生发现句式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的方法背诵这句话。

(3)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围绕主题详略写的方法。

(4)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格外皎洁,格外清丽了。

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点进行描写。

(5)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引导学生观察同样是对叶子的描写,本段与上一段的不同之处。

五、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1.主题升华

(课件出示: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________________。

我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把这两句话说得更具体。

2.读写结合

(课件出示:月季花的图片)

师:如果换一种花,能写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的市花——月季,请大家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描写月季的话

师生交流

3.全文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广玉兰》。我们也像作者一样爱上了广玉兰,爱它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5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广玉兰的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指导朗读课文,感受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指导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广玉兰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

引导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写一段描写其他植物开花时的形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广玉兰的有关知识,同时更是感受到了广玉兰叶片富有情趣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广玉兰花的,对于同一株树上各种形态的广玉兰花,作者又各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呢。

二、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盛开着的广玉兰图片)师: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看,这就是盛开着的广玉兰花!作者是怎样描写与形容广玉兰花的呢?

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与形容广玉兰花的语句。

3、指名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先总写花朵的洁净、高雅,再写花瓣的色彩与花瓣的质感,最后总结:只凭几个优美的词语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②作者这样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花美得惊人,无法形容)

③作者两次说自己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他有没有准确形容呢?

(指导学生抓住“渗透”、“似乎”、“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体会作者对广玉兰观察之细,感情之深,表达得如此之准确,然后指导朗读。)

④作者形容得如此准确,描写得如此细致,但为什么两次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并说“只凭几个优美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呢?(广玉兰美到了极致,无法言喻,作者把想象的空间留给我们的读者,让我们去想像,这是一种赞叹之情,也是一种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语言的智慧。)

4、指导学生记忆作者的这种表达方式。

5、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过渡)那我们再来看看一棵树上的广玉兰又具有怎样的形态呢?

三、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

2、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形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3、交流(教师出示相应形态的广玉兰图片)

①“含羞待放”是什么意思?(脸上带着害羞的神情)

讨论:为什么不用“含苞欲放”而用“含羞待放”呢?(体会出花的娇羞可爱)

②指导读好“刚刚绽放”和“迫不及待”,体会广玉兰花与蜜蜂形成的动态、静态美景图,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③把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比喻成婴儿的笑脸好在哪儿?体会“婴儿的笑脸”是那么的光滑、细腻、让人不由得产生怜爱、喜爱之情,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广玉兰花的喜爱之情。

④从凋谢的广玉兰花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从而来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体会出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指导学生记忆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形态的广玉兰。

5、指名背诵。

6、通过总结广玉兰花四种不同的形态,进一步体会到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四、默读全篇课文,找出描写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指导用“爱……更爱……”练习说话。

六、作业。

模仿课文中的写法,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认识“皎、凋”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和浏览课文。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体会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以及句子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从学语文的角度教语文

有学者专家对语文教学提出质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上了那么多语文课,学生还是不会阅读,不会写作?”我们自己也扪心自问:“我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考起试来学生还是不会阅读、不会写作?”那是因为,我们备的课、上的课与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脱节了。也就是说,我们上课教给学生的内容,并不一定是他们阅读、写作时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而他们需要的,我们可能没有教。

王荣生先生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因此,备一节课,确定教学内容应当是首位的,这也是由语文教学的特性决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通过教材直接呈现给师生,而语文教材呈现的只是一篇篇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则隐藏在这一篇篇课文中,需要语文老师用一双“语文”的眼睛去发现、去挖掘。基于此,本课教学力图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推进教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昨天我们进行了第四、五单元的测试,今天继续接下来学习第六单元。还记得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吗?(咏物抒情)

迅速翻翻课本,看看这个单元里都咏了哪些物?(广玉兰、夹竹桃、石灰、墨梅)

这节课咱们先走进作家陈荒煤写的这一篇(板书:18广玉兰),看到广玉兰,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校园里的白玉兰。看看(图片介绍)它与我们校园里的白玉兰有什么不同?(大致了解)

二、认识作者

先来认识一下作者:陈荒煤(出示图文介绍),今天大家对他可能有些陌生,不过学完了这篇课文,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他,因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前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学习的课文只是其中之一。

学生读后,简单交流,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读完有什么想说的吗?

能读懂吗?获得了哪些信息?

三、检查预习

这篇课文,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我相信大家都去做了。但是谁预习得更认真呢?我得检查一下。

1.出示易错的生字新词:

花蕊圆茎柔嫩

衬托皎洁凋谢

绿油油林阴道

提醒:凋谢的凋字文中还组了另外一个词:凋落

林阴道的“阴”不加草头

2.翻开书95页,检查一下生字都描红了吗?在描红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提醒;“漾”字下面“永”字的点不要与上面部分的最后一横粘连在一起,“涵”字右边两点应为“撇”“点”,不要写成同一方向的两点。小学生应写规范汉字。如果有写错或被书上误导的,改一改,再写一个。(师范写)

四、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刚才我们谈到这个单元都是咏物抒情,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借咏什么物抒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浏览课文,提取相关信息,准备交流。

指名交流: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出示)

师:这句话太重要了。你们的慧眼发现了文章的文眼。文章的眼睛有时在题目中直接出现,有时也会藏在课文当中,尤其是开头、结尾里常常有所提示,所以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眼善于发现它,并借助它来读懂课文。

齐读这个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

提示:读出了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作者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你来猜猜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些什么?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幽香

我爱广玉兰纯洁

旺盛的生命力

师:果真如此吗?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写的,是怎么写的?哪里写得详,哪里写得略?

指名交流,理清条理。

提示:详写“旺盛的生命力”,略写“幽香与纯洁”,正印证了中心句: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五、精读感悟

师:放声朗读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

生读完,师询问:广玉兰哪个方面的特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交流。

预设一:学生对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感兴趣,则先教学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下节课继续学习后三个自然段。

预设二:学生对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印象较深,则先教学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下节课再学习前两个自然段。

生:我最喜欢的是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

师:课文什么地方写到了它的幽香?

生:第一自然段: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

师;根据这个句子能不能猜测一下,什么样的香是幽香?

生:是一种淡淡的香味

师:你怎么猜到的?

生:因为文中说“一股淡淡的幽香”,可见幽香的香味很淡。(相机板书:淡淡)

师:对。有时候联系上下文就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并不一定都要通过查字典才行。

师:作者喜欢这淡淡的幽香吗?从哪里看出来?

生: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师:这里的观赏什么意思?

生:就是去欣赏。

生:就是去看的意思。

师:把它改成“看”,好不好?

比较句子:

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观赏一下。

以后我在散步的时候,都要去看一下。

生:“看”只是随便地看一下,而“观赏”是以欣赏的眼光细细地品味。所以用“观赏”更能表现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师:可见作者用词精当、准确,看似闲笔,实则用心,遣词用句都为表现中心服务。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片断,感受作者“因香识花”的美妙。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正因为作者每次散步都去观赏广玉兰,所以对广玉兰就有了更深的了解。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广玉兰的纯洁的?

生默读,交流。

生:先写“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丝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再写广玉兰的色彩和质感,最后写“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师:通过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广玉兰的纯洁?

生:色彩,质感。(相机板书:色彩质感)

师:那是怎样的色彩?(出示广玉兰图)

生:白中带青

师:你比作家高明,简简单单四个字就把广玉兰的色彩说出来了,而作者却不能。他说——

生: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

师:为什么我们班同学都可以用“白中带青”四个字形容广玉兰的色彩,而作者却不能呢?

生:他是故意这样写的。

生:这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手法,用作者语言的贫乏来衬托广玉兰色彩的美丽。

生:这样写,可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广玉兰的色彩。

生:我觉得用“白中带青”太生硬了,像作者这样写“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就让人觉得花朵主要是洁白的,但又有一点点朦朦胧胧的青绿色若隐若现地渗透出来,给人的感觉更淡雅,也更美。

[这个环节比我预设的要精彩。原以为当问到“那是怎样的色彩”时,学生会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然后引出“所以作者说——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没想到学生会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白中带青”这个词,我临时调整策略,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说法,他们居然会有这么多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啊。同样的写法,这一段里还有,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这种写法。

生读“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一句。

师:什么是质感?

大多数学生感到茫然,一生举手说出“质感”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物体特有性质的真实感。”

师:谢谢你非常认真地预习,通过查词典弄清词语的意思,这点要表扬。不过同学们听完解释可能还不太明白,让我们伸出手来感受一下。

师:摸摸身上衣服的料子,绒布的衣服柔柔的,棉布软软的,牛仔裤的面料硬硬的,再想一想:钻石亮闪闪的,水晶亮晶晶的,珍珠圆润,玻璃透明,这些都是物品的质地给人的感觉。那么,广玉兰的质地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呢?(出示广玉兰图)

生:柔韧,有弹性。

师:那么,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广玉兰的质感是柔韧而有弹性的呢?

生沉默。也许茫然,也许在思考。

引导启发:“如果我说:“柔韧而有弹性”准确地形容了花瓣的质感。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这样写广玉兰不够美,而且也不能表现它的洁净、高雅。

师:所以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它?

生:玉琢冰雕

师:玉琢冰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精致,高贵

生:洁白,纯净

生:纯洁、美丽

师:那么,我说:玉琢冰雕这个词准确地形容了花瓣的质感。你同意吗?

生: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广玉兰有玉琢冰雕的纯洁、精致、美丽,但又不像玉和冰那么冰冷坚硬。

师:用手摸一摸,能感觉到它——

生:柔韧而有弹性

师:所以作者说——

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师:总之——

生: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师:连陈荒煤那样的大作家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它的内涵是多么丰富啊!知道什么是内涵吗?

生:内在品质。

生: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生:就是它的特点。

师:是呀,内涵对一个人来说,是他的素养,他的知识和能力等,对一个物来说,就包括它的品质和特性。课文学到这里,你能用几个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广玉兰的内涵吗?

生:幽香。

生:洁净、高雅。

生:纯白。

生:玉琢冰雕。

生:柔韧、有弹性

师:了不起,短短一节课,同学们对广玉兰的内涵已经有了如此丰富的认识。我相信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广玉兰的内涵一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六、布置作业:

1.练写习字册。

2.背诵第2自然段。

3.朗读课文2—3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广玉兰》,请用你积累到的文中的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如:()的广玉兰

生:生生不息的广玉兰

生:洁净、高雅的广玉兰

生:散发幽香的广玉兰

生:柔韧而有弹性的广玉兰

生:玉琢冰雕的广玉兰

生:皎洁、清丽的广玉兰

生: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

生:含羞待发的广玉兰

生:刚刚绽放的广玉兰

师:老师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都放在一首诗,一起来看。

2.出示诗歌,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起诵读起来: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

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

她的美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

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

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

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向世人展示着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二、精读感悟(3—5自然段)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幽香、纯洁的广玉兰,但比起它的幽香与纯洁,作者更爱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广玉兰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吧。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交流:花,叶(相机板书:花叶)

1.师:哪个部分最能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写叶子的部分。

师:广玉兰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默读第4、5自然段。

师: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富有光泽,密集油亮,终年不败,透着生气,透着活泼(相机板书:富有光泽终年不败)

生:还有: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衬托。用许多树的叶子凋落来衬托广玉兰和松柏一样不畏严寒、四季常青。

2.师:老师这里就有一片广玉兰的叶子,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向大家介绍它?指名上台演示叶子并介绍。

3.出示或远或近的广玉兰树图片,展示广玉兰叶子的生命力。

4.齐读第4、5自然段,在朗读中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广玉兰的花。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广玉兰的花有什么特点?

生: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那是多么生动有趣的画面啊,一起来欣赏——(依次出现各种形态的广玉兰,边赏图边读句)

师:有的——

生: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含羞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害羞的小姑娘。

师: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惹人怜爱。

师:有的——

生: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师:这个句子把小蜜蜂也当作人来写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迫不及待

师: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

生:想钻进花苞里去的急切心情。

生;还有“钻”字也写出小蜜蜂急切的心情。

师: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地钻进花苞里去呢?猜猜看。

生:也许因为花太香了。

生:也许因为花太美了。

师:这也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侧面衬托。

师:再看,盛开着的广玉兰——

生: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这个句子把盛开着的广玉兰比作——

生:婴儿的笑脸

师:因为他们都是那么——

生: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那么,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

生: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师:从凋谢了的广玉兰中你能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吗?

生:从“挺立枝头”感受到广玉兰虽然凋谢了,但是它的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生:从“孕育着新生命”也可以感受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虽然谢了,但是它又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后,又会长出新的广玉兰树。这也是旺盛生命力的表现。

最后,同时呈现各种形态的广玉兰。

师:远远看上去——

生: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苞是这个家族的小孩子,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青年

生:就像大学生

师:盛开着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

师:对,他们就像盛开的花朵正在各行各业施展自己才华。

师:而热热闹闹开过、已经凋谢的,则像是这个家族的——

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师:这就叫数世同堂(相机板书:数世同堂)。有的花谢了,旁边一朵正盛开着呢;这一朵刚刚绽放,那一朵又含羞待放。就这样,不断地有花谢了,又不断地有花开着,这就叫——

生:生生不息。(相机板书:生生不息)

师:所以,用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来比喻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广玉兰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捧起书,一起读一读这个片段,在读中感受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出示片断,看看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生交流。

生:这个片段先写“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再具体写花开的各种形态,最后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总写广玉兰花开的样子。这是总分总结构。

生:开头与结尾是首尾照应。

生:中间几句写花开的具体形态是并列关系的句子。

生:还有,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花开的样子。

师:的确,本课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还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把广玉兰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活泼。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运用其中几种表达方法,看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与平时写的会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练笔要求:课后第4题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2.模仿本课有特色的句式。如“说它……吧,又……”

3.至少选用本课两种表达方法。如总分分构段方式、首尾呼应、侧面衬托、对比衬托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讲评:重点围绕是否能灵活运用本课表达方式来评价。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3、根据讲评,修改小练笔。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7

1、③④①

2、③②④

1、皎洁 清丽

2、幽香与纯洁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一阵大雨过后,大树显得格外精神、格外苍翠。

我爱校园美丽的风景,更高精心教育我们的老师。

1、ruǐ zhuì shì

2、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盛开  花瓣凋谢 总-分-总  喜爱

1、无论……都……

2、

(1)这句话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相比,写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

(2)不好,“拥着、吻着”用拟人的手法让白桦林有了丰富的感情,将白桦林写得生动形象,饱含着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3)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 这“至极之美”不仅是白桦林的景色之美,更露出白桦林的精神之美。

(4)没有什么树林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认识“皎、凋”两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和浏览课文。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广玉兰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体会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以及句子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并边读边思考。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掌握好字词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下面就先让我们来过词语关吧。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一组

第二组问:生生不息是什么结构的词语。提示学生分类积累。

2.对于本课的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强调“琢”“涵”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作者陈荒煤为什么要写广玉兰呢?

师随机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齐读这个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生交流

那你来猜猜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些什么?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幽香

我爱广玉兰纯洁

旺盛的生命力

(点明这句话的作用。)

三、精读感悟

(一)生整体感悟文本,寻找描写广玉兰特点的语句。

1.读书,画句子写体会。

2.交流:确定学习内容

(二)抓特点进行交流,感悟

1.学习描写广玉兰幽香的部分

体会“幽香”“荡漾”让生明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过渡:就是这淡淡的幽香吸引着作者去认识了广玉兰,并爱上了它。

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广玉兰幽香的特点?

出示句子: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读读看,你还能读懂什么?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2.学习广玉兰纯洁的特点

理解词语“质感”“玉琢冰雕”,引导学生明确理解词语的方法。

并抓住两个“无法用文字形容”来体会广玉兰的美,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从而进行朗读训练。

3.了解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出示: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来更好地衬托广玉兰的旺盛生命力。

从而让学生思考广玉兰叶子的特点,以及哪些词句最能表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依次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4.在学生的交流中,进入对花的描写

引导学生分析广玉兰花的特点,进行朗读感悟。

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5.师进行小结,再回归中心句。

6.抓出第三自然段,学习作者的写法,并进行朗读记忆。

四、课堂总结

师:本课作者不仅观察仔细,还运用了多种表达方法,把广玉兰写得具体、生动、活泼,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它的特点,感悟到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咏物抒情。如果我们在写作中也能运用上这些写法,相信你的文章一定会有不同。

五、布置作业

1.熟背文章第三自然段。摘抄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至少选用本课两种表达方法。如总分总写作结构、侧面衬托、对比衬托以及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附:板书设计

幽香

色彩

18.广玉兰纯洁质感喜爱(咏物抒情)

旺盛的生命力花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9

随文识花,因文爱花——《广玉兰》教学设计谈

作者:游府西街小学  查静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1

随文识花,因文爱花——《广玉兰》教学设计谈

游府西街小学 查静

《广玉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陈荒煤细致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文章依次描写了广玉兰花瓣的幽香、花瓣的色彩和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文章的末尾一段这样写道:“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爱与赞美。过去听过不少老师上这课,总是以这一段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读文、赏析,寻找前文中能够表现出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语句,再指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样是否是教学的最佳设计呢?我觉得不是。虽说教无定法,但是一切教学设计都应顺应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对于并不熟悉广玉兰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一上来就将最后点明中心的句子推出,让学生对广玉兰的最初了解定格在其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上,会不会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与广玉兰的距离呢?这种直奔中心的教法会让学生在心中真正爱上广玉兰吗?

“言为心声”,作者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的是他对广玉兰的赞美和喜爱。可是,作者起先对广玉兰产生兴趣,是源自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吗?带着这个疑问,我重新细读了课文:

一天晚上,作者在丛林中漫步时,被空气中荡漾的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仔细端详了花瓣的色彩与质感,又欣赏了一树广玉兰花生生不息的景象,再观察到叶片的终年不败、充满生气。最后,作者从心底发出赞叹,赞美广玉兰花的生命力。

可见,作者的写作思路正是他对广玉兰由好奇到欣赏再到赞美的情感历程。设想:如果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不是更能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吗?学生们会在一步步深入文本的同时,化为一个个赏花人,闻着花朵的幽香走近广玉兰;端详着花朵的色彩和质感与作者一同感慨广玉兰的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在树下辨别着花的各种形态,想象它们的心语;抚摸叶片,感受着它们的别样情趣和活泼生气。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应该是从广玉兰的每一处渗透出来的,不仅从花的生生不息、叶片的终年不败上体现出来,还应从花的幽香、花的质感、色彩等方面渗透,无处不在。如果顺应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们先爱上幽香的广玉兰,爱上洁净高雅的广玉兰,爱上生生不息的广玉兰,爱上叶子终年不败的广玉兰,再让学生去细细体味这每一处所蕴涵的生命力。我想有了这许多的阅读体验后,学生们一定会由心底发出与作者同样的赞美: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一节课上完后,学生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话:“老师,我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广玉兰这么美呢?”“老师,真可惜要到五、六月份才能看到广玉兰盛开!”“我觉得广玉兰比松柏更可贵,它不仅四季常青,还有幽香与美丽的花,它的生命力比松柏更旺盛,真是令人喜爱!”

我想,什么是最佳的教学设计?它不在于是否与众不同,也不在于如何标新立异,更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只要是能够最自然地引导学生,以最合理的方式,最真切地触摸语言文字,最真实地体会文本情感!而最佳的教学设计应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之后,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所进行的最优化创作。

爱广玉兰,有心路痕迹,随文识花,因文爱花。我忽然想到:其实,语文课不就应当如此吗?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广玉兰》备课资料篇10

一、复习花香、花瓣部分,导入新课(4分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广玉兰》

2、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板书:幽香 纯洁提醒学生 请同学们不光用眼,还要用心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词。)

〖点击课件〗这里有两组词语,谁愿意来读一读?手举得最高,一定是最自信的。

【出示词语】(指一名差生、优生读、齐读)

幽香荡漾  洁净高雅  玉琢冰雕

数世同堂  生生不息  终年不败

师:读着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这两组词语都与广玉兰有关。

师:谁能用上一两个词,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广玉兰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让人陶醉。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它的生命力无比旺盛。

广玉兰的花朵是那么洁净高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将我深深的吸引。】

师:看来,你们都已经喜爱上了广玉兰。作者和你们一样——出示(最后一句)

【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广玉兰,去感受她那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二、品读感悟(30分钟)

1、品读花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出示自学提示)

【远远望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师: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的呢?【数世同堂、生生不息】找到相同句子的同学可以补充。(【数世同堂就是几代人住在一起,生生不息就是不断地生长、繁殖。从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师:“数世同堂”文中有一句话就是对它最好的解释。谁找到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呀!有哪些形态呢?能分别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吗?找到一个就说一个。【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凋谢的】

师:准确、迅速。

如果你们组有一台照相机,来到这株广玉兰的旁边,你们要拍摄什么镜头来展示她旺盛的生命力呢,说说理由,并试着给这幅照片取个名字。

〖课件〗出示要求: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镜头三〗盛开着的广玉兰花。

【出示: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生:我拍摄的是盛开着的广玉兰花。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我给照片取名为《婴儿》(不合理)、《笑脸》洁白无暇、盛开、白雪公主、鲜花怒放、花中之最、婴儿。稍加评论。“婴儿”一词肯定他的选择方向,但要求更确切些,学生思考后,改为“笑脸”)

点评:那就是怒放的生命。

师:还有谁也拍了这张照片?

…………

生:盛开着的广玉兰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就像婴儿的笑脸。

生:因为它是那么的甜美,那么的柔嫩,像婴儿的笑脸

师:看着“婴儿的笑脸”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想把她抱起来亲一亲。

生:我想捏一捏她。

生:我想摸一摸。

师:为什么想这样做?

生:婴儿太可爱了,让人忍不住就喜欢她,爱上她。

师:那请你读一读。生读(你认为她读的怎么样)

师:你也来读一读。生读

师:大家都喜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你们还拍了什么?

〖镜头二〗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

【出示: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预设〗

生:我拍摄的是刚刚绽放的广玉兰花。(生读此句)这广玉兰花太香了,几只小蜜蜂禁不住诱惑,都等不及要钻进去了。我给照片取名为《绽放》、《心急的蜜蜂》……

师:说的真好,拍小蜜蜂的迫不及待,其实就是衬托花的香、可爱。这在写作上称为侧面描写,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学着这样的写法。请你把小蜜蜂的迫不及待读出来。

师:请你为他的朗读作评点一下。相信你能读得比她更好。

师:你真的很自信,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一只快乐的迫不及待的小蜜蜂,也好像闻到了广玉兰那淡淡的幽香。

〖镜头一〗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

【出示: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生:我拍摄的是含羞待放的花。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这花苞好像挺害羞的,有些不好意思。我给照片取名为《含羞待放》“含羞、蓓蕾初放、风采依旧”(希望、明天)

师:多有诗意的名字,这是一个生命在悄然生长,老师奖励你将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还有谁拍了这张镜头?

师:多有生命力的名字。

师:老师也奖励你将这个句子读一读。

〖镜头四〗凋谢的广玉兰花。

出示:【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生:我拍摄的是凋谢的广玉兰花。我给照片取名为“孕育希望”“挺立”“希望”(花开花落,你说出了自然的规律,但老师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伤感。)

师:还有谁也拍了这张照片?说说你取的名字?

师:哦,你们的目光很独特。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写过那凋落的花,那是“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伤感,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要拍凋谢的广玉兰花?

生:因为我从这里看出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我从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和缀满了新生命的种子,看出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师:你抓住了关键词依然挺立和缀满了感受到了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请你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抓住依然挺立缀满了)

生1:我也拍了这张照片,花蕊没有停止生长,刚刚绽放时花蕊约有一寸长,而现在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这也体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师:作者观察的仔细,你读书更仔细,这一点你都发现了,真了不起!

师:也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一生读

生2:我也拍了凋谢的广玉兰花,外表上看起来可能不是最美丽的,但它把曾经的美丽转换成孕育新生命的种子,这一点是令人钦佩的。

生3:我觉得凋谢了的广玉兰花其实更美丽,它在孕育新生命的种子,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在我心中是最美的。

师:你的妈妈听了这句话心里一定是乐开了花。老师相信,你也是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同学们,〖同学们来看图〗。一颗种子就能孕育着——一个新生命,那缀满了种子就能孕育——无数的新生命,这就是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谁再来读读?(指名一名优生读)

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株充满生命力的广玉兰,

〖镜头五〗整株广玉兰

生:我拍的镜头是远景,把整株广玉兰都拍摄下来。我给照片取名为“数世同堂”(或“生生不息”)

师:真不简单,我们怎么没想到呢?你是拉长了焦距,站在远处拍摄的。把这个大家族全拍下来了。

【出示小练习】

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那刚刚绽放的花是    ;盛开着的花是   ;凋谢的花是   。

生:刚刚绽放的花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生:是朝气蓬勃的小男孩。

生:盛开着的花是父亲。

师:怎样的父亲?

生:高大威武的父亲。

生:还是端庄美丽的妈妈。

师:那凋谢的花呢?

生:是两鬓斑白的爷爷。

生:是饱经风霜的爷爷。

生:是慈眉善目的奶奶。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是呀,这就是——“数世同堂。”

师:这边的花谢了,那边又悄悄地绽放;今年花期结束了,来年又盛开了,这就是——“生生不息”。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远远看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

师: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棵美丽的树,更是一棵充满生命力的树。美文需要美读,老师配上音乐,谁愿意来读一读?(配乐)

师:音乐美,你读得更美!

难怪作者由衷地赞叹——【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板书:旺盛的生命力

2、品读叶

师过渡: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照相机,继续往下看,还可以拍什么来展示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生:广玉兰的叶子

你们见到广玉兰的叶子吗?

生按要求观察叶子。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叶子的特点?

生:广玉兰的叶面很光滑,有光泽。

生:这叶子的背面摸起来毛茸茸的,很舒服。

师:是的,叶子的边缘有什么特点吗?

生:叶子的边缘像波浪一样。

师:好,收起你手中的叶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呢?

生:广玉兰的叶片……另有一番情趣。

师:你看,作者观察多仔细啊!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为什么要拍它的叶子呢?

生读:“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rdqu

《广玉兰》备课资料(通用1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