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1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看老师写个字(板书“爱”)。轻轻地读一读这个字,你会想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哪些人或事?
2、师:听着大家这一个个爱的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感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配乐述说)
师:爱是什么?
爱是一束淡淡的茉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大爱无言,那时蔺相如对廉颇默默的忍让。
至爱无声,那时沉船时,哈尔威船长伟岸的身影。
3、师:今天,在这浓浓的爱的氛围中,老师又带来了一篇和“爱”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师: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认真、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或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找出那些深深打动你的句子,作上记号。
(2)找出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并思考:围绕这几个人主要讲了哪几个关于“爱”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a、雪花飞舞纷纷扬扬颠簸寒战
师:这些词语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提醒:“颠簸”的“簸”字是多音字,还有个音是第四声,可以组词“簸箕“。
这些词语都出现在课文第一小节,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冷的感觉读出来。
具体找找,从哪些字词能感觉到冷?(天冷,身冷,心冷)
抓住这些关键词再次朗读。
b、倒闭凄凉
师:文中的谁也正面临如此处境呢?
c、车胎瘪了脚腕蹭破没穿袜子沾满油污
师: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d、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
师: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2)、师:爱是温馨的,爱是深情的,爱是博大的。在刚才的朗读中,有哪些内容深深地打动了你?再去投入地读一读那些打动你的句子或小节,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再次浏览全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围绕这几个人物主要讲了哪几个关于“爱”的故事。
5、讨论课文脉络。
根据几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一:1——8
二:9——11
三:12
三、作业。
1、搜集一些关于爱的主题的名言。
2、熟读课文并抄写词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课课文《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乔依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会更美好。本课欧化句式较多,并不好读,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如何做到这些呢?具体做法如下:
一.意文兼得,以情育人。
教学伊始,我设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利用煽情的导语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引领他们阅读。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这个环节的设计能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互动互学,教师既能随时了解学习的动态,也能及时调整他们学习的方向,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得到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课堂上的主人。最后环节我还安排了小练笔,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情”字上做文章,力求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二.重点拨亮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能探讨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一点,带他们探究,这样课堂就不流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如在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时,学生刚开始也认为有了老妇人的钱,乔依和他的妻子就能摆脱贫穷,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我进行了适时地引导,是不是这些钱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的是仅仅是这些钱吗?还是……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通过再次地用心体会,有的学生就悟出了这些钱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这样的心态,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也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其他人,如果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关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此时,老师再点题: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其实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这样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这个引导点拨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利用资源,拓宽教材。
母语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课堂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基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引导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本不再是学生惟一的语文学习资源,只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拿来供学生学习,《爱之链》与《一件运动衫》堪称姊妹篇,其共同主题是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奉献爱心终获得爱心回报,而故事结局的出人意料,可谓异曲同工。我选择《一件运动衫》作为补充读物,不仅扩大了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拓宽了教材的宽度,而且让学生的心灵也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我认为是一种合乎新课程理念的尝试。
由于本人对新的课程学习的不够,有许多精髓的内涵还领会不深,在教学中难免含有偏颇,请同行和专家指正。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片]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第五小节“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
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
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再读第六小节
3、引读6、7
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
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自说——指名说
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一、复习导入
1、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
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3、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
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体会乔依助人为乐的品质。
1、学生速读(2~8)小节,找出具体乔依帮老夫人修车的段落。
2、指名回答,师课件出示第四段。
3、学生仔细默读这一段,要求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
(师巡视,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文中的某个细节,善于发现才会有深刻的感受)
4、学生汇报,师引读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乔依的困境。
5、质疑:乔依,你与老妇人素不相识为什么这样做?(师与学生对答)
6、小结:这就是乔依,当他自身处困境的时候,还想着帮助他人,让我们用这样一首诗赞美他。
7、课件出示:《我不期望回报》集体诵读。
8、小结: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时,不容置疑的伸出援助之手,他把悠悠的爱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希望别人把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三、自读(9-12)小结,深入体会“爱之链”的内含。
1、学生默读思考:到了餐馆老妇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提示学生抓住“破”来体会)
2、生生交流。
3、自读最后一段讨论:你从女店主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4、小结:爱像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一个个爱的故事。让我们亲眼去见证这一切吧.
5、课件播放《爱的奉献》。
6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由爱字导入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有那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1自然段
1、学生自学,师出示问题:乔依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从哪可以看出?
2、师生共同交流。
(1)生活处境凄凉。
(2)原因:工厂倒闭、妻子怀孕、开了辆破车、在乡间公路上、找工作的疲惫不堪。
(3)指名学生读出那种凄凉。(播放风雪声)
三、学习第2~~8自然段
1、师出示问题,学生默读课文自由回答问题。
问题:(1)、就在这时,他遇到了陌生的老妇人,你发现乔依神情有什么变化?
(2)、面对乔依老妇人什么反应?为什么回那么想?
(3)、乔依是如何传递自己的爱的?
(4)、当车子修好后,老妇人是怎么做的?乔依又是怎么做的?(投影出示6、7自然段)
2、教师小结。
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四、学习9~~11自然段
1、自渎《爱之链》第二个故事,并完成填空。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_________,突然想起了_________,于是__________。
五、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六、感情升华,播放歌曲《因为爱》结束
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大家心中有了爱,心中的冰雪才会消融,因为有爱,所有的生命才获得圆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
板书设计:
乔依 帮助
老妇人
女店主 帮助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文中生字,理解新词;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人物品质的写法;
4、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并对生活充满信心,知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主动给予无私的帮助。
【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叙写了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了爱的链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爱的美好情感。
教学思路根据教材内容,可以这样安排:由故事情节切入对“爱之链”的理解→探究“爱之链”的三个基本环节,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中分步对应完成索圈图示“爱之链”,深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路,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爱之链》(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呢?
想一想,议一议。
3、现在我们开始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二、初读课文,掌握故事梗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并主动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3、指名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评议。
4、掌握故事梗概,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读后同桌之间交流: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故事?
(2)指名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乔依→老妇人、老妇人→女店主、女店主→乔依)。
(3)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分清课文段落结构:
第一段(1—8节):乔依帮助老妇人。
第二段(9—11节):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第三段(12节):女店主关爱乔依。
三、设置悬念,留待探究
仅仅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就行形成这条“爱之链”吗?(暂时不要求回答,旨在激发思索兴趣)
四、课堂练习
1、指导描写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这篇课文我们读了好几遍,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互相关爱的故事?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 ○ ○
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 ↓ ↓
老妇人 女店主 乔依
2、如果一个环表示对他人付出的一次关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就能形成一条“爱之链”吗?怎样才能形成一条“爱之链”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默读、思考)
二、精读课文:
(一)重点探讨第一环节——乔依关爱老妇人:
1、我们暂不探讨这一问题的答案,课文结束后,再一起谈谈。我们先来看课文重点叙述的第一件事——乔依关爱老妇人,快速浏览第一段(1—8节),画出描写乔依关爱老妇人的句子,并读一读。
2、指名回答,并适时出示相关名子,练习朗读。
(1)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这时乔依为什么要安慰她?你能来读一读这句吗?试试。
(2)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了下来,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自由读读这几句,如果现在修车的是你,你在刺骨的寒风中修车会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配乐朗读。
(3)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才”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3、我们再来看一下第六节写了什么。(出示)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1)老妇人怎样的举动使乔依愣住了?如果你是老妇人,请说说你为什么要给乔依钱?心里是怎样想的?(读1—8节,思考、讨论、交流)
(2)是啊,乔依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妇人如此的关爱,并且冰天雪地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得到一点酬谢,合情合理,可老妇人打开钱包问乔依该给多少钱时,为什么乔依么而愣住了呢?能从这段中找到答案吗?
(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
(3)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请从这节找到答案。
(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4)这个句子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这句话。
(5)在表示原因的前半句中,哪个词告诉我们乔依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多次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一开始我们就用一个环表示对他人付出的一次关爱,乔依在关爱老妇人之前,就多次接受过他人的关爱,这样环就向左延伸了。(板书)正因为如此,乔依才认为帮助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谁来告诉大家“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
(6)因为乔依思想上认为帮助人是正确的,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在自己的行动上就怎样做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怎么做的?“一直”说明了什么?这就表示乔依在帮助老妇人之前,还多次帮助、关爱过有困难的人,这样,环有向右延伸了。(板书)
(7)齐读这段话。
4、乔依之所以愣住了,是由于他从没想得到钱的回报,那么,乔依对老妇人就没有一点希望吗?
“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过渡:这是乔依对老妇人的一点点希望,对老妇人有没有产生影响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故事。
(二)简略探讨第二环节——老妇人关爱女店主: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句话点明了老妇人关爱女店主是与乔依有关系的?(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想起了乔依什么?
2、老妇人为什么会觉得的妇店主需要帮助、关爱呢?联系课文内容具体说一说。
3、在乔依的影响下,老妇人给了妇店主及时而无私的帮助,感动的女店主潸然泪下、泪流满面。想一想,如果以后老妇人再遇到像女店主一类需要帮助和人,还会献出自己的一点关爱吗?为什么?
4、如此说来,这根链条上的环又应该向右继续延伸了,谁想来画?
(三)简略探讨第三环节——女店主关爱乔依:
1、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懂得了第二件事与第一件事是联系着的,哪么第三件事与第二件事也有联系吗?(出示第三段)读一读。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文中是怎样描写女店主关爱乔依的动作的?(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为什么不热烈的亲吻呢?
(2)除了写动作,还写了什么?怎样才叫“喃喃地说”?谁来读一读,读出女店主此时的心情。
(3)她凭什么这样安慰乔依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呢?(出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
2、女店主以后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会像老妇人一样献上自己的一点关爱吗?
3、小结:乔依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关爱;乔依受到影响,也毫不犹豫地帮助像才能女人这样困难的人;老妇人受乔依影响,对女店主也献出了自己的关爱;受到感动的女店主在关爱乔依的同时,也肯定会自觉而主动地对需要帮助的人献上自己的关爱。——(完成板书)
三、感情升华
1、现在我们回到开头,三个人能不能组成一个“爱之链”?那么该的多少主动付出对他人的关爱才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呢?(无数人)是的,只有无数人的奉献,才能形成这长长的、长长的爱之链。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见到或者经历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景,请你举例说一说。(学生举例)
2、不仅仅是大家所列举的这些,大家看几幅表现人间真情的图片。
边放投影边说:“在这举起的双手里有爱,在这宽大的肩背上有爱,在这白衣天使的手中有爱,在这滔滔洪水中有爱,在这久卧的病床前有爱,在这欢心的笑声里有爱……(音乐起)关爱充满我们的整个世界,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爱的奉献》。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
四、作业练习:
一、填一填: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人的帮助可以是(___________),但这种帮助必须是(___________)的。
二、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
1、注意故事情节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3、升华“爱”的主题。
板书:
7 爱 之 链
○○○○○○○○○○○○○○○○○○○○○○○○○○
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 ↓ ↓
老妇人 女店主 乔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并出示歌词。
2、课件出示: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
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
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
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
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二、概括复述故事,体会情节之“意外”。
1.读课题:爱之链。在这根“爱的链条”上,有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指导学生概括复述故事。
(1)乔依帮助一个风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妇人,给她换好了车胎;老妇人帮助一个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给她留了些钱。
(2)教师点明故事的意外结局:读完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那个女店主的丈夫竟然就是乔依。)
(3)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的结局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3.总结。
故事吸引人的正是这样的“意外”结局,“意外”才使得故事变得曲折、生动。他们都是爱的链条上的一环,板书——画环
二、品读人物细节,体会形象之“典型”。
1.请你用心读1—8自然段,品味描写乔依言行的细节,体会一下,是什么感动了老妇人,也感动了你?(画出句子,并写出感想。)
2.指名交流:先读一读打动你的细节,再谈一谈你被感动的原因。
(1)“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语言描写)
师评价总结:细致入微的体谅,真诚温暖的关切,足以让人信任,足以让人感动。这叫可亲!
(2)“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动作描写)
(课件出示文字)
师评价总结:全然不顾天气的严寒、全然不顾手脚蹭破流血、全然不顾活儿的艰难、肮脏,全然不顾自己心境的凄凉,真正把别人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事情,为的是一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谁能不被感动?这叫可敬!
(3)“乔依愣住了,笑着对老妇人说……”:(神态和语言描写)
师总结评价:付出了这么多的汗水,却不求一分钱的回报,无私的帮助,高尚的品格,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这叫可贵!
(4)“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一个小小的“才”字,说明乔依看到老妇人平安离去才放心回家,暗含着乔依对老妇人自始至终的关心与帮助,把他人放在自己的心上。这又怎么不让人敬佩与感动呢?这叫可信!
3.品读“画外音”。教师范读“他从没想到……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这一段话是乔依当时内心的想法,点明了乔依这样不求回报是因为他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只是爱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爱的源头在那些无名的人。以此也说明爱的链条前看不头,后不见尾,绵延不绝,生生不熄。)
4.总结:由此,我们认识了一个真诚、无私、乐于助人的乔依!
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6—8自然段。
5.乔依是故事中写得最多的人物,文中处处有他的身影。快速地浏览9—12自然段,找一找乔依的身影在哪里?
(1)“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想起了他的行为和语言)虽然没有出现,但乔依的爱深深地感动了老妇人、影响着老妇人,由她来传递着爱。
(2)“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是乔依让老妇人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这就是爱之链。
(3)“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感到爱的温暖无处不在,更让人获得人生的某种启迪。(好人有好报;无私的付出,有时会在无形之中得到回报;人有时大方一点,厚爱一点,生活不会亏待你……)
课件出示最后一句,生读后谈理解。(这是对人间真情的赞扬。因为得到“爱”而对生活充满希望,人世间因为有了彼此的关爱,真诚的帮助而变得美好、温暖。)
三、朗读环境描写,体会情景之“相生”。
1.我们关注了故事的情节、人物,接下来找一找文中的环境描写。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用心体会一下:这样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体会。
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凄凉……
4.谁来把这种凄凉的感受传递给大家?(指名朗读,教师可以点拨、评价。)
5.课文一开始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凄凉的环境?
6.课文中还有一处环境描写,指名读一读第10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你对这个环境描写又有什么体会和感受?(破旧的餐馆、昏暗的光线,与女店主的家境相一致。衬托出生活艰难,心情凄凉,虽面带微笑,却掩不住极度疲劳,需要帮助。但对人热情,充满爱心。)
四、续写故事结尾,体会情境之“妙处”。
1.“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不仅仅是故事中女店主的宽慰,更是我们由衷的祝愿,祝愿乔依一家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直接的表白显得不够美妙,能否借用一段环境描写,来衬托一下这个美好的祝愿呢?就以“清晨,当乔依醒来……”为开头,模仿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方法,写一段环境描写。
2.想一想,乔依清晨醒来的时候,里屋、屋外会有哪些美好的景物?
3.学生交流,教师评点。
五、课堂总结:
“爱”的力量真大,因为“爱”,乔依帮助了风雪中坏车的老妇人;因为“爱”,老妇人给女店主留下了能解燃眉之急的钱,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因为“爱”,让女店主看到了希望……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教材依据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第二课时
设计思想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感悟“爱是可以传递的”,让学生沐浴爱的光辉,感受人文的回归,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以读促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语言材料,尤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及重点段落等进行深入的品读感悟。
2、通过品读感悟,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及人物的精神品质。
3、通过诗歌、歌曲的渲染增强文本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净化、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心灵去感悟人世间永恒而温馨的主题——爱,明白只要付出了爱,就会得到爱,爱是可以传递的;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教学重点
凭借语言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及时无私地帮助。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突破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阐释,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讲解与引导相结合;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学生通过品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情,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歌曲《爱的奉献》
教学设计:
一、诗歌激趣,复习导入。
1、出示幻灯,师生齐读诗歌。
有人说,
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人;
爱是一首诗,
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
爱是夏日的风
是冬日的阳
是春日的雨
是秋日的果
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
拴进你我彼此的心,
串起一个个爱的故事。
2、教师提问:在这条爱的链条上发生了几个感人的故事?
二、再次品读课文,体会天气的寒冷及乔依的穷困潦倒。
1、学生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2、找出文中描写天气寒冷及乔依穷困潦倒的句子。
⑴天气寒冷的句子:detail&word=%d1%a9%bb%a8%b7%d7%b7%c9&in=24752&cl=&lm=-1&st=&pn=58&rn=1&di=19132128723&ln=1984&fr=&fm=&fmq=133164084996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a、已是黄昏了,伴随寒风,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个寒战。
b、……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了下来,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有被冻僵。
⑵乔依穷困潦倒的句子:
a、飞舞的雪花钻进他破旧的汽车……
b、……因为他没有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破手套……
c、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3、教师简单分析学生画出的句子,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于文章表达的衬托渲染作用。
过渡: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穷困潦倒、内心凄凉的乔依最需要什么?
三、深入分析“乔依帮助老妇人”
1、乔伊帮助老妇人修车要钱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乔伊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语,想象当时修车工作的困难。detail&word=%d1%a9%bb%a8%b7%d7%b7%c9&in=24752&cl=&lm=-1&st=&pn=58&rn=1&di=19132128723&ln=1984&fr=&fm=&fmq=133164084996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汇报:
“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
“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了下来。
“脏”——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3)、在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黄昏,乔依帮助年迈的老妇人修好了车,当老妇人给他钱时,他是怎么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乔依是个什么样的人?
﹝4﹞、从文中找出描写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后老妇人神态的句子。
过渡:老妇人之所以心存感激,是因为她在风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得到乔依的帮助。
3、在这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携裹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老妇人的车在这里抛锚了,当时她的心情会怎样?
①全班讨论。
②交流:“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
“紧张绝望”——荒无人烟,等了一个多小时,几乎完全绝望。
③在风雪中,老妇人怕什么?汇报:
a、怕有坏人;b、怕回不了家;c、怕没有人来帮助……
④试着读出老妇人此刻绝望、害怕的心情。
4、乔依无偿的帮助在风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的老妇人修好了车,老妇人会怎么说?心里又会怎么想?
①小组讨论。
②交流:a、这个小伙子真是好人!我得向他学习。
b、这个小伙子真不错!以后我也要帮助又困难的人。
……
5、假如乔伊帮助了老妇人,又狠狠地敲她一竹杠,老妇人会怎样想?学生汇报:
〈1〉、生气;〈2〉、愤怒;〈3〉抱怨;〈4〉、碰到有困难的人会表现的很冷漠……
6、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所以当他看到被困在雪地、孤独无助的老妇人时,不容置疑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四、能力拓展。
1、自读第9-11自然段。
2、思考交流:
你觉得女店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突然想起了 ,于是 。
4、讨论:
老妇人之所以会帮助女店主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5、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a)、爱心是可以延续,可以互相传递的;(b)、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c)、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你伸出援助之手,等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热情帮助……
6、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情感延伸。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六、知识总结。
1、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2、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3)要升华“爱”的主题。
七、作业。
收集助人为乐的名言。
板书设计:
爱之链
乔依 女店主
修车 留钱
老妇人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通过平凡的生活小事诠释了“爱”这个伟大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多悟,在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内容;其次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文本内在思想的内涵,创设爱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树立高尚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还记得课文讲了哪两几个关于爱的故事?(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2、这是发生在冬日黄昏的两个故事。冬日的黄昏,天气是那么冷,此时此刻,就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内心很是凄凉的乔依却发现了另一个受困的老妇人。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乔依和老夫人的故事。
二、抓住言行,体会爱。
1、静心默读2-8小节,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在感受特别深的词或句上作好记号,并联系上下文简要地写一写你的感受。
2、学生阅读批注,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不要忽视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3、交流。有哪些文字打动了你?
(1)爬到车底下放置千斤顶脚腕蹭破了手蹭破了手上沾满油污衣服也脏了
感受:修车的困难,修车活的费劲,不是一般人会去干的。
(2)没穿袜子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顾不得擦流出来的血
感受:虽然修车活很累很脏很费劲,然而乔依却不怕脏不怕累,而且是很卖力地帮助老妇人修车,这帮助是真心诚意的,是源自于内心的。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些句子读好吗?
小结:此时的他如此卖力地为老妇人修着车,而事实上他自己的处境如何呢?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向描写乔依生活状况的句子。
投影显示:乔伊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妻子已经怀孕至少8个月,但还得经营餐馆。
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
读了这些句子,想想此时他帮助老妇人的情景,你还想说些什么?
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内心十分凄凉,但他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时毅然走上前去……让我们齐读第四自然段。
这就是乔依,当他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却还想着帮助别人,再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3)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理解:什么是天经地义?
乔依把什么视为天经地义?
由此可见,帮助别人早已经是乔依的一种习惯。多么质朴的话,多么让我们感动的话,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起朗读第6小节。
4、正是因为乔依的助人是无私的,所以当老妇人给他报酬时,他笑着对老妇人说……引读第7小节。
过渡:老妇人开着车走了,她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后,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先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5、默读课文9-11小节,思考:
(1)老妇人看到了什么?
(2)她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1)那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女店主?你能结合课文中女店主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说说吗?(热情服务,乐观)
交流(2)
6、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充满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7、引读:她关上店门,走近里屋……
8、多媒体显示:她不忍心叫醒他……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地,亲爱的,乔依……”
问:从女店主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乔依是女店主的丈夫;互敬互爱的好夫妻;对生活充满信心。
因为有了爱,云驱雾散,因为爱,未来值得期待。
三、升华主题。
1、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故事其实都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爱。
2、多媒体投影。
(1)“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2)“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3)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4)“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读完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要告诉大家吗?
3、小结: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而女店主对丈夫也是充满爱意,对生活充满信心。他们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都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但是这爱之链的缔造者仅仅是这三个人吗?
4、完成板书:乔依
老妇人
女店主
5、总结全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请你也来说说自己对爱的理解。
投影显示: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
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
在生活中,我要说:
爱也许是……
爱也许是……
6、同学们,只要你播种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收获爱的雨露。
四、作业
1、搜集关于爱的主题的名言。
2、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课文《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人间的友爱互助,值得称颂——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
爱之链一:乔依帮助老妇人修汽车。乔依心情“很是凄凉”,但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老妇人依然“微笑”着!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啊?把内心的苦吞咽,把满心的爱洒向别人!乔依的手冻僵了,蹭破了,可面对老夫人的付款要求,他却“愣”住了。
生活告诉乔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乔依用自己真诚的言行给老妇人了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里,作者借助丰富的表情、真诚的动作,微妙的心情,向我们诉说这什么是爱,要怎样去爱。我们首先思考乔依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联系第一自然段了解乔依是在天气恶劣、因失业而心境凄凉的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这里环境描写作用不可小视。其次是思考从哪里看出老妇人也身陷困境、急需帮助?“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体会到老妇人的紧张、害怕、绝望。然后考虑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修车的?重点品读第四自然段,从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想象乔依修车的情景,修车活的脏、累,而乔依修车的认真、卖力。最后想一想乔依为什么不要老妇人的钱,他对老妇人说了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我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案例如下:
师:速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生读、找)
师:找到了吗?哪一段?(出示第四自然段)静心默读这一段,你觉得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让你感受非常深刻,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这个词,这句话。
(生静心默读,圈画。师边巡视边提醒学生:不要忽视藏在课文中的某个行为,某个细节,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有深刻的感受。)
师:读了这一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乔依修车非常卖力,不顾一切。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我从“脚腕被蹭破了”、“手也蹭破了”感受到乔依不顾自己脚和手都受伤了,热心地帮助老妇人修车。
师: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两句话读好吗?
师:乔依工作非常卖力,对于这一点,你有补充吗?
生:我从“摘下了破手套”、“冻得几乎没有知觉”,“喘着”、“流下来”感受到天那么冷,乔依仍然认真地帮老妇人修车。
生:“沾满了油污”、“脏”看出乔依不顾一切地修车。
(指名读句子)
师:读了这一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没穿袜子”、“破手套”、“衣服也更脏了”看出乔依生活贫困。
师:乔依是贫穷的,前文也有几处交代了他的贫穷,你能找到吗?
生:……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
生: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
生: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师: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心里非常凄凉,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回过头来再看这一段,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生:乔依让她坐进车里,看出乔依关心老妇人,为老妇人着想。
师:你很了不起,从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就能读出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乔依为什么这么做呢?你能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生:老妇人在冷风中微微发抖……
生:老妇人看到乔依,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说明她很害怕。
生:她在这个荒芜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
师:读书就要细心,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会有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词句,你的感受会更深刻。
师:再来看看这次帮助,在风雪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中十分凄凉。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他毅然这样做——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就是乔依,当他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却还想着帮助别人,再读第四自然段。
案例分析:
1、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长,内容深,每一段都精讲、细讲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课文最值得讲的内容讲深讲透,以点带面,把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在教学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能很好地突破重点,又能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我以第四自然段为突破口,让学生静心默读,谈谈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在交流时,交流以下三点:一是乔依热心地、不顾一切地帮助老妇人修车;二是联系前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乔依生活的贫困;三是联系课文二、三、五自然段感受老妇人的处境,从而感受乔依对老妇人的关心。这样一来,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被有机地整合起来。
2、深入文本,抓字、词、句
我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游离于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外,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字、词、句来谈感悟,那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岂不是回到了传统语文教学误区:死抠字词句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为人民服务》教学案例篇1《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2.学会...
《学弈》教案设计及反思篇1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
《印度洋上生死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篇124印度洋上生死夜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师引读课...
《如梦令》教学反思篇1如梦令教学反思《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篇1一、看拼音写词语jūn fáyú lèpiān pìjiǎo xíngkǒn...
《索溪峪的野》练习试题篇1一、根据词义写词语。1、不局限在一个标准、一种规格或一种方式上。( )2、任凭自己的心愿...
网络课《郑成功》说课稿篇1教材及学生分析:《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
《你,浪花的一滴水》教学案例篇1知识与能力:1、熟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深情的诵读全诗,能仿写...
六语下第一课《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1时间2011年2月19日年级六学科语文说课人付玉芳教学内容长江之歌共 2课时教学目标1、...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篇1第四单元 生命单元备课: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单元围绕“生命”这一话题,以各种不同...
《顶碗少年》重点词汇以及理解篇1一、 读音。萦绕 露天 喝彩 惊羡 卧倒 跃起 晃动 转身刹那间 慌乱 碎瓷片 沉着 陶...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