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及铵盐的性质。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及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在化学键的基础上,介绍了氨的分子结构,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又介绍氨与水、氯化氢、氧气的反应,在介绍氨与水的反应通过“喷泉”实验,说明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氨溶于水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因了可递反应的知识。在介绍铵盐的性质和铵离子的检验时,先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归纳出铵盐的共性都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然后采用讨论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出检验铵离子的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关于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采用了讨论式的写,先提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再通过实验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本节教材安排了较多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铵离子的检验。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理论指导氨的性质的学习,对于本节的实验,可根据实验特点和教学实际可采用“验证式”、“探究式”、“边讲边实验”等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从其结构入手,指明在水中的溶解性、然后利用“喷泉”实验说明极易溶于水。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的物理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喷泉”的探究性实验酚酞溶液进入烧瓶后变为红色,进而分析得出形成碱性溶液,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氨溶于水过程的可递反应解释显碱性的原因()并分析氨水中存在的分子和离子。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对于氨水的不稳定性,教师可补充演示实验,并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产生。(指明该方法是常用来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同时,该实验也为铵离子的检验埋下伏笔。
为更好地区分氨水与液氨,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2)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该部分内容,然后将[实验1—3]改为学生实验验证此性质,启发学生联系氨与水反应生成碱进行思考,分析得出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将该知识拓宽完成氨与硝酸、硫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产生浓的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一种方法。
(3)氨与氧气的反应
此知识的引入建议从部分结构入手,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只能被氧化。在一定条件能与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引出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二、铵盐
1.铵盐受热分解
铵盐的受热分解较分复杂教学中不能随意拓宽。只要求学生掌握、受热分解情况。但应注意的受热分解与升华的区别。
2.铵盐与碱的反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
碳的化学性质之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从碳原子的结构认识并...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教学难点 :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 :【讲解引...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酒精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重要应用。常识性介绍甲醇及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能力:培养学生...
教学过程 :【阅读教材】思考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能源是什么?2、为什么说"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学性质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4掌握中...
(下载:)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教学过程 ...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培...
钠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
(下载:)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