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后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1.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a.传统习俗 b.传统思想c.传统道德 d.传统习惯2.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3.下列不属于传统思想范畴的是 a.理论观点 b.学术思想c.道德观点 d.古代文学4.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这说明 ① 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a.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6.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7.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8.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媒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儿读经(典)热”的报道此起彼伏,仿佛让人感到“复兴传统文化”热浪袭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这种行为不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b.这是对传统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c.这是一种复古主义,在今天不值得提倡 d.有利于文化的创新9.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1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众望高级中学 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
第二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法指导】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在比较新旧事物中揭示出发展的实...
3.2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利...
第2课时 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第一,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3.1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①概念的内涵和...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