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课堂实录 >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8:16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1

大华小学 王双红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你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当中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

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事。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畅饮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师:概括的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

师:(投影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师: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很激烈,谁愿意说说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放。

生:我觉得武松很勇敢。

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

生:豪放、倔强、勇敢。

师: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呢?

生:我通过“主人家,快拿酒来吃。”这句话体会到武松比较豪放的。

生:我通过“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也能够体会到武松具有豪放这个特点的。

生:“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武松很倔强。

生:我还通过“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的。

生:我通过“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生:“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通过这句话,我能够体会出武松具有勇敢这个特点的。

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能够表现武松特点的语言,那你是怎样通过这些语言体会出武松的特点的呢?就以“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为例,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是如何根据这句话体会出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的呢?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如何体会的?

生: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劝他别喝了,因为他家的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刚喝时只觉得好喝,一会儿就醉倒了,  但凡来他家喝酒的只喝上三碗,就都醉倒了,过不了山冈,过往的客人都知道,人家只喝三碗就不再要了。可是武松偏偏不信,叫到:“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所以我觉得武松比较倔强。

生:我还想补充一点,这家酒店的就有劲,武松不是不知道,因为他在喝完第一碗酒时,就说:“这酒真有气力!”喝完第二碗时还说:“好酒!”说明人家店家说的是实话,武松明知这酒劲大还偏偏要喝,说明他的确倔强。

师:的确,人家店家好心好意劝他别喝了,可是他就是不信,还说:“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这个武松真是倔强。刚才这两位同学体会得挺好。他们之所以体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这句语言,联系了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出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体会武松的其它语言又是怎样表现武松特点的。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体会的?

生:我抓住“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来体会,我们平时独自到外面吃饭也好还是喝冷饮也好,不管好吃不好吃、好喝不好喝,一般不会张嘴就评价,可是武松不是这样,他喝酒是拿起碗一饮而尽,觉得酒好喝就毫不犹豫地评价说:“这酒真有气力!”所以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出武松很豪放,直来直去。

生:我体会的是“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别人是三碗不过冈,可是武松足足喝了十八碗酒,喝完之后还要过冈。店家说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而且官府已经发下榜文,不让单身客人一人过冈,需要凑齐三二十人趁午间结伴过冈。当时天色已经晚了,老虎就喜欢在这个时候出动,武松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冈的,可是武松不听劝,还说:“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既能体现出武松倔强又能体现出武松勇敢。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敢的特点,我们怎么读才能够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武松的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象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愿意选择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

生:抓住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投影出示练习一)谁能审题?

生:这道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特点。

师:李逵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做题。

(生做练习,师巡视点拨)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通过“哥哥,这黑汉子是谁?”这句话体会出李逵挺粗鲁的,因为宋江和戴宗站在一起,他肯定是戴宗的朋友,打听的时候就应该说“这位仁兄是谁?”或者是“这位官人是谁?”,可是李逵却当着宋江的面称呼他为“黑汉子”,一点都不讲礼貌,所以我觉得李逵挺粗鲁的。

生:我也觉得李逵挺粗鲁的,我是通过“你爷爷的,你怎不早说,也教俺铁牛高兴高兴。”这句话体会出的,因为李逵非常崇拜宋江,可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却高兴得忘乎所以,说起脏话来了,所以说李逵很粗鲁。

生:“你若真是宋江,我便下拜,若不是宋江,我才不拜呢!你别偏我给人下了拜,再来笑我。”通过这句话我觉得李逵具有粗中有细的特点。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准确。通过这个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那么反过来,如果给你人物的特点,你能根据上下文,为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吗?

(投影出示练习二: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什么特点?

生:热心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点的语言。

(生动笔做题)

师:做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师:我的邻居高大哥虽是个拉板车的,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要帮上一把。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哮喘病又发作了,喘得透不过气来。妈妈急坏了,决定背我去医院。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着,恰逢高大哥送货回来,只听他问-----

生:孩子怎么了?

生:孩子生病了吗?

生:小明又犯哮喘病了?

师:刚才同学们这些说法都能够表现出高大哥热心肠的特点,但是哪一种说法最好呢?

生:第三种说法最好,因为从这句话我能够看出高大哥已经不止一次帮过生病的我了,所以对“我”的名字和有哮喘这个老毛病了如指掌,说明高大哥的确是个热心肠。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们继续往下做题。

师:“是啊!”只听妈妈着急地回答。高大哥说-----

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

师:妈妈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

师:妈妈说:“你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生:孩子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

师:到了医院,妈妈对高大哥说:“小高,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呀!太谢谢你了!”高大哥说-----

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

生:小事一桩。

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说明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塑造的人物就会更加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师:(投影出示作业题:根据你的意愿,从下列任选作业完成。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阅读《水浒传》。C、设计一段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

认识汉字——综合练习课

课题:偏旁部首组字

内容:关于“纟”旁的文字的组合与辨析

例子:“细”

组词:细心         仔细

例子:“纹”

组词:花纹         皱纹

例子:“绘”

组词:描绘         绘画

例子:“绕”

组词:缠绕         绕圈

例子:“结”

组词:结实         结果

练习:试着举出更多的带“纟”旁的字并组词。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2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景阳冈》这一课,你们都预习好了吗?

生:预习好了。

师: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预习得好。

二、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课文在编入教材的时候,保留了原著的语言风格,文中有些说法跟现在不一样,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

(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我想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并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第一句,哪位同学来读?

生:“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筛”的意思是“倒”。

师:对,“筛酒”就是“倒酒、斟酒”的意思。第二句?

生:“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如何”的意思是“为什么”。

师:非常好。下一句?

生:“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但凡”的意思是“凡是”。

师:很正确。再下一句?

生:“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大虫”是指“老虎”。

师:“大虫”指“老虎”,“吊睛白额大虫”是什么样的老虎呢?

生:眼睛翘着的,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师:理解得不错。最后一句谁来读?

生:“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请勿自误”是“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师:“误”是“受伤害”的意思。谁能再来解释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请勿自误”是“请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

师:理解得不错,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查字典知道的。

生:我是看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是联系上下文读懂的。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理解词语的高招,刚才大家说的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等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师:词句预习得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理解得不错。谁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写了武松在景阳冈下的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一个人上了景阳冈,打死老虎的事。

(另一名学生说。)

师:这两名同学都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把主要内容说一遍)通过检查,看来大家确实预习得很好。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为五年级学生,具备了较好的预习能力,所以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接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所写事情,即“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研读打虎部分

师:同学们,课文哪一部分内容写得最惊险、最扣人心弦呢?

生:打虎部分。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8至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时思考: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武松非常机敏,还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读“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出来的。

师:这段话中,那个词最能体现武松的机敏呢?

生:闪。

师:武松闪了几次?

生:三次。

师:从这段话中我们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呢?

生:老虎很凶猛。

师:怎么知道的?

生:老虎是一扑、一掀、一剪。

师: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只是闪,他是不是无能?作者这样写不是重复吗?

生:不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老虎来势凶猛,一般人都吓死了,可是武松却能闪过,说明他很机敏。

师:对,一个“闪”字使我们读出了武松的机敏,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课件展示三句话)谁愿意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出武松的机敏?

(生读)

师:好一个机敏的武松。我们继续交流,武松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武松还很勇武,而且力大无穷。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读“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这句话可以看出武松力大无穷,他很勇武。

师:还有哪些描写也能看出武松很勇武?

生:从“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还有“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也能读出武松很勇武。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噢,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只拿着一半在手里。”也看出武松很勇武,而且力气很大。

师:同学们,我把大家刚才交流的最能体现武松勇武的句子打到屏幕上了。句中有些词语是红颜色的,这些词语抓住了武松的——

生:(齐声)动作

师:对,作者用了这么多精彩的动词表现了武松的英雄性格。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齐读)

师:同学们,我读过青少版的《水浒传》,也和大家一样看过影视剧,可是都没有我们的课文和原著写得这么精彩。

师:作者抓住武松的动作,利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他打虎的情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通过朗读把当时紧张激烈的场面表现出来。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也练读了一段,我想和一名同学合作读第九自然段。我读写武松的句子,谁读写老虎的句子?

(师生合作读。配乐)

(另外两名学生读十、十一自然段。)

师:听大家的朗读真是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作者将武松打虎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学中要创造性运用教材,做到“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这部分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潜心体会,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从语言特色到写作方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做到了“密不透风”。】

四、讨论喝酒部分

师:课文主要写了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事,课文前面却用了大篇幅写他喝酒,与打虎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呢?

(学生浏览课文,讨论)

生: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

师: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到的。

生:还有“我是清河县人,……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里也表现了武松很倔强,还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性格。

师:你很会读书。

生: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放。

师: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从武松说“好酒!”和“这酒真有气力!”读出来的。

师:真是一个豪放的武松。刚才大家交流的武松的性格,你是通过什么体会到的?

生:武松的语言。

师:(出示句子)谁能来当一当武松,读一读武松说的话。

(两名学生读)

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师:怎么知道的?

生:在第六自然段“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可以看出他很爱面子,同时说明他很勇敢。

师:这里一个“想”字,这是写武松的(齐声:心理活动),对,作者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豪放倔强的武松。

师:这部分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呢?

生:正因为武松这样豪放倔强,他才上冈打死猛虎。

师:这部分内容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而又无所畏惧的性格,为写打虎做好了铺垫。

【对于“酒店开怀畅饮”这部分内容,学生只要能从中体会到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明确“酒店开怀畅饮”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间的关系和了解作者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人物的方法即可,不做太多过细的咀嚼。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疏可走马”便可。】

五、赏析片段

师:从《景阳冈》这一课,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倔强、机敏勇武的武松。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醉打蒋门神》的片段,思考: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学生读前,教师补充介绍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我觉得武松武艺高强。我是从写他打蒋门神的招式“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有名唤作玉环步,鸳鸯脚。”体会到的。

生:武松很有心计。他打了蒋门神,让蒋门神依他三件事可以看出来。

生:我觉得武松很讲义气,乐于助人。因为他是帮施恩夺回快活林,他是帮助朋友。

师:是啊,就像歌中所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通过读这个故事,我们对武松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课文的教学,能使学生看到一个豪放倔强、勇武机敏的武松。由此引出的“醉打蒋门神”这个故事,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又可看到一个讲义气、武艺高的武松,丰富了学生对武松的认识。至此,学生的探究之欲也就在兴趣的促使下由喜欢武松向了解武松的方向发展、提升。】

六、经典推荐

师:同学们,《水浒传》中有十个章节集中写武松的故事,请大家看屏幕。(边点击出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果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武松,请大家读一读这些章节。

师:在《水浒传》中象武松这样性格鲜明的英雄好汉有一百零八位,你知道哪些英雄好汉?

生: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

(两三名学生说)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我也给大家推荐几个精彩故事。(课件出示,和学生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

七、布置作业

师:这些梁山好汉,个个都有精彩的故事。课后,请大家读一读《水浒传》原著,让经典陪伴我们成长。

【当学生阅读名著《水浒传》的“愤悱”之门开启后,教师再相机简介《水浒传》中武松的所有故事,使其形成急于阅读《水浒传》的阅读期待,阅读兴趣趋于强烈。课堂上,在完成武松这一人物由点到面的层层推进之后,再引导学生就日常所听、书中所读和影视所见,列举《水浒传》中像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的姓名,简述其印象深刻的故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由萌动到强烈,由被动变主动。这样,就完成了由书中一位英雄好汉之“点”向全书所有英雄好汉之“面”的推进,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也就在这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愈加强烈、愈加迫切。】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3

新课标的提出实现了几个转向。一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书本学习,正在向大语文学习转向;二是改变了分段,归纳段意,分析句段间联系,概括中心思想等过于细化的阅读教学,向整体把握和感悟转向;三是改变了过多的内容理解、分析,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转向;四是改变了阅读知识的注入,向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转向。并且鼓励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强调老师发挥创造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新大纲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正确的阅读方向,向培养高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语第十册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经过,表现了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因此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两项。

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学生是很容易接受的,毕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如果像过去那样,通过一遍遍的读和繁琐的提问回答来进行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阅读厌烦情绪。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了“为武松写简历找工作”的形式,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读书变成学生自主的行为,自读自悟,并在其中结合写的训练,从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内容和人物特点。

为了使“写推荐书”这一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前我设计了五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保安公司和保险公司招聘会”。要求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简要介绍自己的特长、事迹等,并且适时渗透“求职简历”概念。

一、切题导入,把握结构

师:都读过课文了吧?

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

看我写课题:景阳岗。

生:“岗”写错了。

师:没错呀,那你帮我改改吧。

(学生上台修改“冈”)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师:你很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这是用组词的方法来区分,我还有个办法也能很容易区分开它们,信不信?

师:你看我画:这个像什么?(山冈)这个像什么?(岗楼)

这回你能记住吗?有时候画图也比较容易帮助记忆。学习就是这样,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记就很容易记住它。

师:刚才不小心写错了,这回听好,可不会再说错了,注意听我说:题目既然叫景阳冈,那么这是一篇写山水风光的文章。

生:错了。

师:怎么又错了?

生:这好像是写事的文章。

师:写了什么事呢?

生:武松喝酒、打虎的事

师:是在一个地方吗?

生:还有上冈、下冈。

(适时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师:你能把我这板书连起来说一下吗?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它始终围绕景阳冈这个地名来写,所以用一个地名作题目,明白了吗?

师:认识武松吗?

生:他是古典小说《水浒传》里的人物,很勇猛。

师:除了武松,那里面还介绍了一百零七位英雄好汉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事迹,每一位英雄好汉都有自己的特点,还有不同的绰号,比如鼓上蚤、小李广、黑旋风、花和尚等等,武松有绰号吗?

生:行者。

师:如果有时间你还可以到山东梁山去旅游,亲眼看看当年的聚义厅。

师:还说武松,知道他来景阳冈前后的事吗?小时候他和哥哥相依为命,后来外出学艺回来找哥哥,结果途经景阳冈遇到了老虎,后来呢?他就到阳谷县作了县衙的捕头,相当于现在的刑警队长。知道他是怎么当上捕头的吗?

师:现代人怎么找工作?刚才我们还模仿了呢?

生:拿求职简历去应聘。

师:当时很多人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帮他写求职简历,介绍他的特长,为他推荐工作,咱们也帮他写一份求职简历吧。

(运用对话手段,在较短时间内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大致结构,自然导入“求职简历”的写作,并以这种形式引导回归课文促进阅读。)

二、重点导读,冈上打虎

师:我刚才发给你的纸就是简历,第一项填什么呢?谁的简历?

生:“姓名”:武松。

师:武松是哪的人?

书上有一句话说:我是清和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了一二十遭。

生:清和县。

师:说一个人家乡在哪,那叫他的──“籍贯”。你们家户口本上也有这一项。

师:接下来呢,该写什么了?

生:主要特长和事迹。

师:这一栏就写“主要事迹”吧,既然是“武松”这个名字,那该用第几人称来写呢?

生:第一人称。

师:用一段话表现出他的英勇来。选黑板上哪一件事?

生:打虎。

师:要写清过程吧?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当时怎么打的虎?应该怎么读。

(学生默读略)

师:分角色读一读吧,老虎厉害不厉害?那就让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一人一句对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扑──闪、掀──闪、剪──闪。

师: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

接下来这一段我想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

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

师: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

接下来谁占上风了?那就让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没力──揪打、不动──棒打。

师:女生怎么没声音了?

生:因为被打死了。

师:怎么样,想起来当时怎么打的了吗?看看当时的情景吧(播放打虎片段视频)

师:整个打虎过程可分为几部分?

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从防守转向相持再进行反攻,你写主要事迹的时候,也可以注意开始先写虎的凶猛,再写我如何拼力相持,最后写我越战越勇,制服老虎。可以用书上的好词、好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写,注意一定要表现出武松的英勇。还要注意语言要简洁,听懂了吗?开始写吧。

(教师巡视,随时选好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开启思路。)

(学生写作略)

师:其实刚才我们是进行了一次缩写练习,记住缩写的方法了吗:结构清晰、人物鲜明、语言简洁(板书)。

(这是本课重点段落,通过一默读、二对读、三视觉感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打虎过程,并积累体现英勇的好词,三种不同对读较好表现了打虎的三个阶段。还进行了片段缩写练习,实现眼、口、手、脑共同发展。这种随机进行的小练笔,使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

三、自读课文,合作交流

师:我们刚才写的这段主要事迹充分表现出了武松的勇,但是这样容易让人感觉武松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太合适。一个人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也是有勇有谋的表现,介绍一下武松的优缺点吧。

师:哪一部分能比较好的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生:喝酒。

师:自己读一读这部分,画出最能表现武松性格的语言、对话,练习读一读,并写出他的特点来。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合作研读略)

师:都准备好了吧?发言时,我要你和同桌能读好人物对话,不用读旁白。再说说给你的感受,写出武松的性格优缺点。

生:“你别说这样的话来骗我──”我从这几句里体会到武松是一个很直率的人,不理解别人的好心。

生:“转身回酒店吧──”我从这几句里体会到武松很爱面子。

……

(这一段运用抓重点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小组学习,感受武松豪爽、倔强、直率的性格,只要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印象,不必强求一致。并要求学生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表现出来。)

四、拓展创新,激发阅读

师:最后该写求职要求了吧?这一栏叫“求职意向”,武松该怎么说自己适合这项工作呢?

(生答略)

师:我们这份求职信写完了,武松把它交给县官,还真就谋上了捕头职务,但是你觉得以武松的个性能做好这个工作吗?

生:他太爱面子,容易意气用事。

师:我觉得那叫自尊,人不该有自尊吗?

生:有自尊是好,但是过多了就不好了。

师:你是说自尊还要有个“度”?

有时候本身是优点的性格如果过了度,也会成为缺点。“直率”是不是这样呢?

(点燃创新的火花,初步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并知道有的性格是优点但如果过分了则会成为缺点的道理。)

师:你看,我们这节课用帮武松写简历的办法读懂了课文,还练习了缩写,你们佩服武松吗?

师:后来武松怎么又上了梁山呢?想不想知道?

师:想知道回家看《水浒传》。你还能认识更多英雄人物。

(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水浒传》)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评】

“打虎”部分重点是过程和人物英勇,通过一默读、二对读、三视觉感知的方法理解了过程,“吃酒”部分重点是人物性格,通过小组研读,角色对读,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现体会人物性格。

小练笔的随机进行,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极大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保证了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

学习语言文字离不开读写训练,只要安排恰当,形式灵活,方法得当,这样一节语文读写训练课同样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4

品读感悟研究发现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中心小学唐茂盛

教学目标 :

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

课件一:“武松打虎”影片片段(2分30秒)

课件二(词句):

第一组1、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

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

第三组闪躲(用“闪”好在哪里?)

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片片段(30秒)

阅读准备:

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

教学过程 :

一、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

(一)、师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放影片“武松打虎”片段(课件一),学生欣赏。

(二)、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

(三)、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师随即用红笔板书“神”。全体学生赞“武松真神啊!”

二、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

(一)、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

(二)学生各自研读,教师巡回了解自读情况。

(三)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例举:(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

1、酒量惊人。“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师点击:况且这酒是“透瓶香”“出门倒”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两三位学生说后,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酒量惊人”。

2、胆量过人。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师生讨论交流。生板书“胆量过人”。

3、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揪……按……提……打……”训练读第11自然段:(1)生自个儿读读第11自然段,要求读出动作词;(2)师读“大虫”生读“武松”,随机提示“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有力”;(3)学生自由结对朗读;(4)请自认为读得好的两对比赛朗读。请读“武松”力量大比较到位的选手板书“力量超人”。

4、机智胜人。从武松三次“闪”读出“机智”或“机敏”。几生说了个大概后,师点击:“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生答)“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好?用“闪”对表现武松形象好在哪里?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后交流。[当交流到:(1)、必须“闪”。师点击: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感受当时情况紧急的气氛:(“忽然起了一阵大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那大虫……大虫……大虫……”)(2)、“闪”是有目的地消耗大虫的力气。师点击:那是以守为攻,伺机反扑,此为大智。(3)、学生说得不着边际或只是重复他人观点。师点击:“闪”与“躲”对表现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师生小结三“闪”表现了武松“机敏胜人”并请一生板书,全体学生自个儿诵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体味武松的“机敏”。

……

(四)、学生小结、教师勾画(板书)、提升认识。

三、反扣专题研读想象探究新的发现

(一)、师导语 过度: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还是老虎被武松“制服”?(生争论)引导学生读书,寻找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说理由。

(二)、师点击:假如你是导演,拍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的情景会拍哪些细节?(生想象表述)师板书“挨”。

(三)、出示课件三“下冈遇‘虎’”。(欣赏根据原著改拍的电视剧)鼓动学生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

(四)师请学生谈谈对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生交流,师引导并板书“人”

(五)、师小结:《水浒》作者施耐庵刻划武松形象,既写出了武松的“神”又写出了武松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作者写人既写得形象传神又写得真实可信。

四、激趣延伸引导研读名著

在《水浒》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划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读读(当然也可以是武松),写一个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样的“神”又是怎样的“人”?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读报告。

板书设计 :武松

神人

勇智猛威爽

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力量超人机智胜人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15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词汇在课文中的意思;会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训练,抓住人物的对话、心理来体会武松鲜明的个性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孩子展开对什么才是“英雄”的思考。

【教学重点】1、快速默读课文,在理解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段落。2、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验,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感受武松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描写,理清武松成为英雄的的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闲言碎语不要讲,

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

功夫练到八年上。

那武松自幼没了爹和娘

抚养全靠哥哥武大郎。

这一日忽地想起了武大郎,

辞别师傅忙下山。

说话间来到了山东阳谷景阳冈,

一口气喝酒十八碗。

武松打死一只虎,

留下美名天下扬,

天下扬!

2、导入教材:

说到武松打虎,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大侠,人们还将武松打虎的事迹编入教材,使得英雄的故事流传至今,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英雄,学习英雄,打倒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大家有没有信心?(出示课题,齐读)

二、了解名著

1、《景阳冈》一文选自哪儿?(《水浒传》)

2、《水浒传》的原作者为谁?(施耐庵)

3、大家喜欢看《水浒传》吗?王老师真羡慕,元末明初最伟大的作家、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同志,竟然有那么多的粉丝。

三、检查自学,巩固字词

1、字正腔圆:要求读准以下生字新词(课件显示)

筛、抡、迸、酥、景阳冈、晌午、踉踉跄跄、枉送、吓唬、耻笑、咆哮、霹雳、脊梁。

2、博古通今:

快速默读,自学准备,要求联系上下文读懂以下词语的意思。

筛:斟。筛酒,斟酒,倒酒。

印信:印章。

客官: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如何:“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榜文:官府的告示。

说说你自己还读懂了哪些文言词汇。

四、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武松成为英雄的原因

(武松打死一只虎,成为天下闻名的打虎英雄,那么是什么促使他成为英雄呢?这节课里,王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研究这个课题,看看我们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你有了发现,就像牛顿从苹果落地里发现了万有引力,你也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专家呢。)

1、概括文本: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迅速默读课文,想想看,如果要用四个字来替换原来的题目,你会考虑到哪个词语?(武松打虎)

2、(板书:打虎)除了打虎,还写了什么事?

(预设)生:喝酒。

3、师:(板书喝酒)老师在中间留了一个空?还写了什么?

(预设)生:上冈。

师:太好了,上冈。(板书上冈)

师:告诉我,除了写打虎,为什么要写喝酒,写上冈?

师:喝酒和打虎有没有关系?

师:这就说明武松打虎和喝酒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

师:上冈和喝酒有没有关系?

(预设)生:我觉得有,因为不上冈就碰不到老虎。

师:如果呆在店里,除非老虎来找他。也就是说,上冈和喝酒也有关系。我们现在说的是原因,是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其实,写喝酒和上冈、打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在喝酒那一部分里,我们读到的是什么?

师:说的真好,这是全是对话。(板书对话)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冈那一部分里,读到的是什么?

(预设)生:是武松的心理描写。

师:说的真棒!(板书心理活动)老虎来了,要吃他了,武松有时间想吗?有人商量吗?

(预设)生:没有。

师:这就只有什么了?

(预设)生:打虎。

师:这叫什么?

(预设)生:动作。

师:真棒!(板书动作)现在王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觉得武松是英雄吗?(板书英雄?)

(预设)生:是。

师:为什么说他是英雄?

……

师:你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特别能喝,而且还打死了虎,是不是?现在有个同学拿起一把冲锋枪,“嘟嘟嘟”一下就把老虎打死了,你说他是英雄吗?所以,我说武松不是英雄,谁来驳倒我?

……

师:武松打虎是为了为民除害?大白天猛虎当道,无人可以过冈。是不是?可是,我还是说武松不是英雄,他打虎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嗨,我要为民除害。他打虎完全是自卫,他要不打死老虎,老虎就把他吃了。再说了,武松那时还有时间想那么多吗?所以,我说武松不是英雄,谁能说倒我?讨论一下。

……

师:从刚才的辩论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理出这样的思路: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武松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他不是有意识的去为民除害,但是从客观的意义上来说,打死这只虎,他就是——为民除害,就是保一方安宁,所以说在当时他就是——英雄!(板书!)

师:下面我们将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下面的学习将更有挑战性。同学们,怕不怕?

(预设)生:不怕。

师:我们今天要研究是,分析武松是什么性格,这个性格又是如何推动他成为打虎英雄的。当然,到了今天,靠铁拳打天下成为英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是在生活中、学习中,当困难来了,当挑战来了,我们迎上去,击败它,你就是英雄,你就是武松。大家告诉我有没有信心?

五、研究武松性格,知道性格如何推动他成为英雄。

1、师:打开书。我们先看二、三段。二、三段全是什么?

生:对话。

师: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二、三两段全是谁和谁在说?

生:武松和店家。

师:对,就是武松和店家在说。他们在说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

生:在喝了三碗以后为什么不能添酒了。

师:谁来读店家,读武松?

【分角色朗读“喝酒”部分(2~3自然段)。一人扮演武松、一人扮演店家、教师朗读旁白。】

……

师:你觉得这个客人的性格怎么样?

师:引导孩子回答(板书暴)

(板书倔)

师:你再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冲上去拦住他?就是不让他喝!为什么他要喝你就给他十八碗?

……

师:看第四自然段,找到店家没有拦住武松的原因,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师:武松不肯留下来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读)“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少拿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是有大虫,我也不怕。”

师:武松说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大虫,所以现在也没有大虫。如果你是店家,听了武松这样的话,你认为武松这个人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武松不听劝,不领好人心。

生:我觉得这个武松特别的固执。

师:(板书固执)不听劝,还特别的固执。人说三碗不过冈,他喝了多少碗?

生:十八碗。

师:他特别骄傲于自己的什么?

生:(齐说)酒量!

师:对了!武松最大的性格特点是特别的自负,(板书自负)他先是自负于自己的酒量,然后自负于自己的判断:我以前没有见过大虫,这次肯定也没有!现在看第二处武松不肯留住的原因,谁来读?(分别找两个学生读。)

师:现在武松不肯留住的原因是什么?他怕什么?

生:店家偷他的钱。

师:武松不怕老虎吃他,反而怕店家偷他的钱,害他的命。在这里武松有一个什么性格特点?

生:多疑。

师:对,多疑。(板书多疑)明明有虎,他不相信;明明店家是好店家,他怀疑人家是开人肉包子店的。这是他多疑的一面。就这样,我们的武二郎提着梢棒,兴致勃勃、晃晃悠悠地上了景阳冈。在这个冈上,可没人跟他争了,没人跟他吵了,我们听到的,全是他的自言自语。看课本五、六、七三个自然段,把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画下来,揣摩一下他心里怎么想的。(课件出示)

师:看第六自然段,有一段心理活动,谁来读?

生读武松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师:(问读书的孩子)注意到这里有没有感叹号?

师:为什么这里没有感叹号?

生:因为这次他真看见了官府的印,他知道这是官府的榜文,我觉得他有点害怕了。

师:哦,有点害怕了,他为什么不回去?

生:因为他死要面子,他觉得如果回去肯定会被店家耻笑的。

师:如果是你的话,你回不回去?

生:我想回去。

师:我们说武松这个人死要面子——

生:活受罪。

师:还不是活受罪哦,是去送死啊。这里有一句话,“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再说。”他将要看见的,不是关在笼子里的虎,而是山间的虎,是饥饿的虎,如果是我,如果是你们,看见了老虎就是看见了什么?

生:死神。

师:对,是死神,是死亡。可是,武松却说,我先看看再说,我估计这时候酒劲也在起作用。大家认为这条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啊?

生:不值得。

师:对,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人说有虎,有人说没虎,我们要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安全总是好的。

师:大家来齐读第7段里的心理描写。

生齐读。

师:武松是英雄,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让他决定上山的,是他坚信没有老虎!他走累了,看见一块石头,形状如板床,他就怎么样了?

生:躺在上面休息。

师:武松的休息、睡觉,更能证明他坚信景阳冈上——没有老虎。

师:英雄成名,除了他的性格,除了他的武功,还有时机,还有侥幸。这只老虎,如果晚出来五分钟,等武松打呼噜睡着了,会怎么样?

生:被老虎吃掉。

师:老虎没有等到武松睡熟了再出来,而是在武松刚躺下、似睡非睡时出来了,这真是老天成就英雄。看下面的课文。第九、十自然段是最惊险的。第九自然段里,是谁在进攻?

生:老虎。

师:有没有扑中?

生:没有。

师:老虎三扑三空,看第十自然段,又是谁在进攻?

生:武松。

师:这个时候,老虎扑过去的时候,如果是我,说实话我闪不了的,我估计我会摊成一堆泥的。武松却迎了上去,拿起了梢棒,打。这说明了武松的什么?

生:勇猛。

师:对,勇猛。(板书勇猛)优点出来了。但是有没有打着?

生:没有。

师:我们常说武功好还要眼力好,对不对?武功特别好的,打一只苍蝇也能打着,那么大一只老虎却打空了,为什么?

生:他太紧张了。

师:对,他太紧张了。同学们,在九、十两个自然段里,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惊险。

生自由读课文。

找学生读第九自然段。

生:(声音低)“哎呀,”

师:(笑)武松不会这么叫的,“哎呀”,这不是武二郎,这是武小姐,(众笑)我们换一同学读好不好?

(另一学生读,还是没找着感觉。)

师:同学们,老虎出来了,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啊,酒都变成汗出来了,我们大家一起叫——

生:(齐读)“哎呀!”

师:王老师来读一下。

师:在这一段里,武松一共闪了几闪?

生:三闪。

师:错了!再看,一共闪了几闪?

生:一共四闪。第一闪是大虫扑过来的时候闪到青石旁边,第二闪是大虫扑过来的时候又一闪,第三闪是大虫掀他的时候,第四闪是虎尾剪他的时候。

师:大家想像他闪的速度一定是怎么样的?

生:比闪电还快。

师:对,如果很慢会怎么样?

生:就被老虎吃掉了。

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武松动作极其的——

生:敏捷。

师:(板书敏捷)这也是武功的特点,而且武松这时候是高度的冷静。

师:现在注意了,武松和老虎面对面了,武松把梢棒丢开了。现在的武松我们说他怎么样?

生:赤手空拳。

师:老虎过来了,老虎也很愤怒啊,我怎么就吃不到这个人呢?老虎的性子也起来了,它咆哮了,它要吃英雄武二郎。英雄成名在此一战,生死较量在此一搏。大家一起来读,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我起个头,“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

生齐读第十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真好!想不想看看武松打虎的精彩视屏?下面王老师就成全你们。(播放视屏)

师:这时的大虫已经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尽管这样,武松后来还是拿起梢棒,又把大虫捶了一顿,这说明他不放心,这说明他的性格——

生:多疑。

师:多疑?这个时候可不是多疑了呀!这个时候是什么呀?

生:谨慎。

师:对,特别的谨慎,特别的机智,(板书机智)实际上,这个时候大势已定,英雄已经成名了,等待他的是下冈,骑大马,戴红花,接受人们对英雄的崇拜。看黑板,刚才老师说了,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武松的性格,看他的性格是怎样一步步把他推向景阳冈,推到老虎面前,又把老虎打死的。}

此时板书如下:

英雄?!

缺点

喝酒 对   话  暴倔多疑自负

上冈 心理活动  死要面子

打虎 动    作  勇猛敏捷机智     优点

师:我要问问同学们,唉,我找两个武松(让前面两个学生到台前),这个武松只有优点,他勇猛,敏捷,机智。这个武松缺点多多,他勇猛,敏捷,机智,但是他暴躁、倔强,他多

疑、死要面子,还非常自负。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武松?

生:喜欢缺点多多的武松。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如果没有缺点,就不会上冈,就打不死老虎,就成不了英雄。

师:说的很好,你的意思就是说是武松的缺点把它推上冈的,同学们想,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强,他文明礼貌,温文尔雅,店家说三碗不过冈,好,我喝两碗半;店家说,二、三十条好汉一起才能上冈,好,我们结成伙,团结友爱,一起上冈;武松临走时还要对店家说,谢谢你提醒我,使我免于一死,否则我就要被老虎吃掉了。如果武松不暴躁,不倔强,如果武松不多疑,不自负,不死要面子,如果武松没有这些缺点,就来不到老虎面前。所以,是武松的缺点推动他来到老虎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猛、敏捷、机智。所以说,英雄因为优点而可敬,因为缺点而可爱,而可信。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王老师想给大家再介绍另一位打虎人物,大家说说,这个人算不算打虎英雄?同样都是打虎,为什么他们的结局却相差很大?(课件出示康万年“吃虎”资料图片)

【2009年12月21日,因非法持枪杀害濒危野生动物“印支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大臭水村村民康万年被一审宣判获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同时判处康万年赔偿国家的经济损失48万元。】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古代,人类还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猛兽会伤害到人的性命。人为了保护自己,除了打虎,没有其他的办法。当然,现在人类有了主宰自然更多的能力,而且老虎也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必须保护老虎。当然,我们学习这一课,主要是学习武松机智、勇敢的精神。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这种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2、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选择几个孩子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但不做结论。

3、最后,咱们的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在学习上碰到困难与挑战,我们也应该发扬武松打虎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难而进,才能所向披靡!

《景阳冈》观摩课教学设计(语文课堂网)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等感受。”《景阳冈》这篇经典之作,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鲜明,个性彰显,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有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我们知道,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景阳冈》是一篇阅读课文,了解武松英雄性格是教学难点。分析武松的性格,要从相关的文学常识谈起。《景阳冈》是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故事,故事要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始终的人物以及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故事是用人物来讲道理的。人物是活动在故事情节中的。情节是由矛盾冲突构成的。分析人物性格要对文本精读细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述,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必然性,把握人物感情发展脉络,概括了解其主要特征。了解人物性格对读懂课文领会写作意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掌握写作技巧也大有裨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设计品读、感悟、研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走进一个真实的武松内心世界,真正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看云老师的一句课堂经典:“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这将是终生我孜孜以求的。什么时候,我能底气浩然的说出这句话,我的学生,就是幸福的了。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篇6

一.音乐激趣,整体感知

1 课前播放《好汉歌》,鼓励学生跟着一起唱。

2 课伊始,师: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3《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板书并齐读课题:景阳冈)

4 这篇课文较长,课前已布置了预习,已把课文读够三遍的请举手。这篇文章是古代白话文,有一些词的用法有变化,我来检验一下大家是否理解。(出示幻灯片:读句子,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5 扫清了字词障碍,读通了课文,大家已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幻灯片并齐读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6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生自读课文后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畅饮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二品读语言,体会特点

1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

(幻灯片展示自学提示并指名读: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2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同桌之间也可适当地交流讨论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3 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谁愿意说说通过武松的语言你体会到武松有什么特点?

4 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板书:豪爽、倔强、勇敢。

5 谁能说说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具体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学生交流汇报)适时指导朗读

6 总结:同学们体会得挺好。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内容、语气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爽、倔强、勇敢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 掌握方法,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

出示幻灯片并齐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幻灯片出示练习一)谁来审题?

(这道题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性格特点。)

3 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

《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通用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支玉恒教学实录:《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

  • 支玉恒《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支玉恒西安公开课】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生:草原。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

  • 窦桂梅《朋友》课堂实录

    整理:时金林执教:窦桂梅 时间:2003年3月16日 地点:扬州教育学院瘦西湖校区体育馆 学生:六年级 师:同学们,今天窦老...

  • 窦桂梅课堂实录:《捶捶乐》(作文)

    窦桂梅作文示范课《捶捶乐》课堂教学实录及全程评析 (2003年4月 福建邵武实验小学) 执教:北京窦桂梅 整理:福建...

  • 长城 课堂实录

    长城的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了解长城的结构,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及设计的巧妙师:细读第二段,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

  • 窦桂梅《落叶》课堂实录

    落叶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去,躲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

  • 称赞课堂实录

    课前在每位同学座位上发放动物头饰. 师生共同边歌边舞《金孔雀》 上课铃响. 师:昨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做客,我和许...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窦桂梅师:猜猜我从哪来 生:您从北京来.师:你真有礼貌,加上一个"您".心字在底,把我放在你的心上.给他点掌声,也算是给我一点...

  • 掌声 第二课时 课堂实录

    海口九小 魏敏课前谈话师: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用什么来欢迎老师们呢 (生鼓掌)师: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

  • 鸟的天堂 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赵家营小学 张娟课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 赵州桥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

  • 秋天的雨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八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写“清凉、留意”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