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
5.1.2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重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
【难点】
①客观规律的制约恰恰要求人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客观条件的制约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素质要求】
⑴知识方面:
理解:①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运用:能够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制约它的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明确否认或夸大主观能动性都是错误的;
⑵能力方面:
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②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否认或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⑶觉悟方面:
初步进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它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什么?什么叫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要通过重温旧知识给新课作准备,并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教师在肯定同学的回答后,(出示投影或小黑板)请同学思考下,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长江洪水的几个数据
年份
最大流量
最高水位
城陵矶
1954年
44500立方米/秒
34.45米
1998年
36800立方米/秒
35.94米
比较
-7700立方米/秒
+1.49米
螺山站
1954年
78800立方米/秒
33.17米
1998年
64400立方米/秒
34.92米
比较
-14400立方米/秒
+1.75米
(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从两组数字的比较,我们看出:
1998年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小,而最高水位却比1954年高出1米多,这说明城陵矶、螺山站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床淤高了很多。
为什么会淤高呢?联系其他材料可知,那是因为长江上游森林砍伐过度,造成水土流失。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哪一种表现呢?是第一种。你们已经在通过这两组数字反映的现象来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呢?是不是我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认识事物,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了呢?语文课上,讲过《孟子》中的“揠苗助长”的故事。那个宋国人发挥没发挥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又如何呢?
讲授新课
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板书)
首先,人们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为什么要探讨今年长江洪灾的原因?请同学们结合前四课学过的内容想一想。(学生讨论、回答)
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比较长江上两个水文站的两组数字,是为了认识长江洪灾的本质和规律,是为了用这些对于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作指导,有效地预防长江洪水。但是,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容易的,没有今年的洪水,没有这两组数字,没有这沉重的代价,大家就难以取得这个共识。更何况,本质和规律是隐藏在现象的后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通过抽象思维。可见,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其一。
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除去我们刚才讲的,教材第6页最后一段还讲了两点,请同学看一下教材,想一想这三点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第一是从认识世界方面分析的,第二是从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方面分析的,第三讲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三方面合起来,就是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3页,当前第1页123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众望高级中学 杨旭课题:必修3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

  •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一、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知道,第一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唯物辩证...

  • 第二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第二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法指导】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1)结合实例,在比较新旧事物中揭示出发展的实...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3.2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2、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继承性及其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利...

  •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

    第2课时 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 必修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文化与生活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文...

  •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一、@§综合探究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综合探究主要有三个意图。第一,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3.1要重视思维形式的作用【重点】概念、判断、推理在思维中的作用;【难点】①概念的内涵和...

  •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案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〇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

  •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识记: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⑵...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