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 传染病的预防(通用5篇)

传染病的预防(通用5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5

传染病的预防篇1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202"filled="f"strokeweight="0"stroked="f">《传染病的预防》讲学稿

课题:传染病的预防

课型:讲练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类型。

2.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3.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经。

4.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染病的预防。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学会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传染病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主要类型

传染病的类型

多发和流行季节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常见传染病名称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等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以流感为例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四)传染病的预防的主要措施

1.传染病的预防 (看图p140图7-6)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

预防方法

呼吸道传染病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等。

消化道传染病

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饭前便后洗手等。

血液传染病

消灭蚊、虱等吸血节肢动物。

体表传染病

做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

(五)生活在线

1.人类有许多种传染病,大多数传染病____________传染性强,因而对传染病患者尽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应及时处理,有效控制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蔓延。

2.不同类型的传染病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  (见上面表格。)

3.传染病的流行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改善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课堂教学

1、小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视发现优秀的作品以及代表性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解决疑难。

2、组织观看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

三、小小练兵场

[一]、填空

1.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类。

2.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_______,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随着________传播,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疾病中均属于传染病的是()。

a.心脏病和肺结核   b.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败血症

c.癌症和艾滋病     d.非典型性肺炎和脚癣

2.体表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的部位是()。

a.毛发  b.指甲  c.皮肤和黏膜   d.以上都包括

3.易在夏、秋季节流行的传染病是()。

a.细菌性痢疾   b.沙眼   c.百日咳   d.疟疾

4.根据传播途径,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狂犬病b.流行性腮腺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肝炎

5.下列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脊髓灰质炎   b.流感   c.破伤风   d.肺结核   

6.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a.伤寒   b.疟疾   c.肺结核   d.沙眼

7.“非典”属于传染病中的(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8.结膜炎属于传染病中的(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9.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10.不传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途径是(   )。

a.共用毛巾           b.游泳

c.风吹灰尘进入眼睛   d.用手揉眼睛

11.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隔离乙肝病毒携带者   b.不与乙肝病人接触

c.服用乙肝预防药物     d.注射乙肝疫苗

12.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   )

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13.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消灭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14.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携带期 b.早期   c.中期   d.末期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病的流行与周围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2)流行性腮腺炎属呼吸道传染病。(   )

(3)肝炎和脊髓灰质炎属血液传染病。(   )

(4)大多数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

(5)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有利于控制传染源。(   )

(6)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增加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血液传染病,应该怎样预防这种病?为什么?

2.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不要面对着别人咳嗽或打喷嚏?

4.夏天到游泳游泳容易感染哪些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5.有人说:“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对吗?为什么?

6.回忆我们共同经历的sars时期,人们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联系新学的知识,分析哪些措施是徒劳盲目的,哪些是积极有用的,哪些好的措施分别在哪个环节上对sars的蔓延起到了控制作用?

(如:用过氧乙酸给教室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7.“9.11事件后,美国又发生了邮寄炭疽病毒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请你阅读课文的“开眼界”,就炭疽病的三种类型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易错点:

2、收获与感言: 

传染病的预防篇2

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的种类,认清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及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的种类

B、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的危害;知道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能治病,能解脱烦恼和痛苦,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等。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

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远离。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传染病的预防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幼儿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激发幼儿讲究卫生,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幼儿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兜:整洁无杂物。

9、不吃生或半熟的鸡鸭鹅及鸡蛋

10、尽量不要接触猪和鸟类。

传染病的预防篇4

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的骤然变冷,许多幼儿因不适应气候变化,而患上感冒。感冒是一种轻微的上呼吸道(鼻及喉部)病毒性感染。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感冒的特征,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感冒的典型特征。

2、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了解感冒的具体症状以及掌握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活动难点:

游戏中运用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感冒的经历。

物质准备:

1、手偶乔治,音乐《洗手歌》

2、预防感冒小知识的ppt,健康小贴士主题墙。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6分钟)

1、手偶故事:乔治感冒了,激发幼儿谈论的兴趣。(3分钟)

提问1:小朋友们,故事里的乔治怎么了呀?他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提问2:你们是怎么发现的?(感冒的特征)

2、自由讨论(3分钟)谈论自己感冒的经历,了解感冒的症状。

教师小结:感冒的症状(鼻子不透气、流鼻涕、嗓子痛、头痛、咳嗽、打喷嚏、有时候会发烧)

(二)基本部分(6分钟)

1、自由讨论:怎样才能预防感冒?

(1)幼儿谈论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2)播放ppt,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2、教师小结:总结预防感冒的方法

(1)勤洗手,洗澡,注意卫生

(2)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

(3)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特别市室内

(4)加强体育锻炼

(5)均衡饮食

(6)充足的睡眠

(三)游戏活动(7分钟)

游戏:病菌几点钟

规则:由教师扮演"病菌",站在场地中间,幼儿围成圈站在四周,游戏开始后,可在圈内随意走动。;幼儿边走动边询问"病菌",病菌病菌几点钟,当"病菌"回答1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洗手的动作;当"病菌"回答2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穿衣服的动作;当"病菌"回答3点钟时,幼儿就要做出睡觉的动作。在此期间,幼儿要保持不动,动了的幼儿以及未做出相应动作的幼儿就会感冒。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勤洗手,天冷勤添衣,按时睡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不感冒哟!

(四)结束活动(5分钟)

1、播放《洗手歌》,幼儿学习洗手要点。

2、幼儿根据音乐,实际操作洗手,教师从旁指导。

四、延伸活动

1、制作健康小贴士宣传画: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付病菌的办法肯定更多了。可是,许多小朋友还不知道这些好方法,请你将这些办法画出来,我们制作成健康小贴士的宣传画,让更多的人能够健健康康的过冬天。

2、将健康小贴士张贴在醒目处,让更多的幼儿了解预防流感的好方法。

附故事:

有一天乔治一个人去森林里玩,他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乔治没有伞,他只好淋着雨匆忙的跑回了家里。晚上,乔治觉得很不舒服,浑身酸痛,鼻子也堵得慌,乔治缩成一团,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讨厌的鼻涕怎么也止不住!乔治不停的吸着鼻涕,还忍不住打起喷嚏,因为鼻子不通气,他趴在床上张开大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看来,乔治生病了!乔治的妈妈摸摸乔治的额头,说道:"天呀,乔治你的额头好烫呀。"于是,乔治妈妈赶紧请了杰克医生来给乔治看病,杰克医生赶紧给乔治打了针,吃了药。过了几天,乔治又活蹦乱跳的了。

教学反思

引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课程学习教育孩子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感冒的能力,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传染病的预防篇5

一、教学背景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等,这些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分值。

二、教学目标

掌握病原体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关注健康,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健康。

三、教学总体思路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四、教学方法

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例如用图片生动形象地说明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

三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和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五、教学过程

这是一道常见的传染病综合性题目,传染病的内容在历年广州市生物会考几乎都涉及,并占有一定的分值。

首先第一个填空很容易出错,经常会把答案写成患禽流感的鸡,这是错的。这道题如何能正确地解答出来,需要注意以下解题的关键点:要清晰地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的基本概念。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本题中患禽流感的鸡是传染源而不是病原体。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它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而第二道题的第一个空也是经常容易出错的,把患病的禽类深埋这一措施看作是切断传播途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来讲传染病患者和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做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并预防接种。

传染病的预防(通用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 (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2...

  •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题第十章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知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能力目标通过探究...

  • 人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

    复习重点 1、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及功能2、 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3、胚胎发育的过程及主要场所4、青春期发育的特征5、...

  •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2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

  •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

    第二节 血管和心脏教学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心率、脉搏的...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考点归纳

    1、玻片标本的特点及分类特点: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用从生...

  •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二)

    〖教学目标〗1.知识:(1)解释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描述染色体数在分裂前后保持不变;(3)...

  • 七年级生物上第三章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七年级生物上第三章第2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变形虫、草履虫为例,描述细胞的生命活...

  • 《预防传染病》导学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病原体、传染病的的概念。2、传染病的特性及其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