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通过适应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并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生产,使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本节教材从内容看,介绍了一些有关生物的具体知识,但教材选取的是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知识作为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为了阐明生物与陆地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在本节教材的开篇已经有所体现,教材的前言部分主要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或适应环境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是组成地理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了地球上的有机界和生物圈,并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材侧重于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对于一些生物知识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如果学生对此感到理解困难,教师应适当予以知识补充,如生物圈,学生经常从各种媒体中遇到这个概念,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确其含义。关于“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教材主要介绍生物中的植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植物分布受环境的制约,同时植物通过对环境的适应,逐渐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教材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介绍。
环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教材主要介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植物类型对光、热、水的需求是不同的,教材列举了几种植物,以实例并配以图片的形式说明光、热、水对不同植物的影响。另外这部分教材有意识的渗透了人类利用自然界中不同植物对气候条件需求不同的特点,建立人工生态经济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认识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做到生产、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由于环境对植物生长有着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教材列举实例并配以图片予以介绍,并进而介绍由于这种适应性,使一些植物对环境具有了指示作用,关于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被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实用性较强,教材主要介绍了植物对环境中的气候、物候对农时农事、干旱区寻找水源、环境污染等几个方面的指示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植物花色的改变了解植物所在地区地下矿产埋藏状况等,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关于生物中的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没有详细介绍,主要考虑课时问题,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借鉴植物部分的学习,从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介绍,不过在教学中应注意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动物具有迁徙性,因此动物受环境的影响是因为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受环境制约较明显,所以动物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的更为广泛。另外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教学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教材分析: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页,当前第1页123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