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精选17篇)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精选17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5:25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

邹先平

今天,我奉我家领导的命(我爱人去长沙学习),为她代一节语文课。

第四节课马上要开始了,我下载了一个课件,手头没有教材,没有备一分钟的课,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篇课文,我依然信心十足走进了五(3)班教室。

我说:“老师手头没有教材,怎么上课呢?”

学生说:“我们有呢”

我说:“杨老师只交代上28课,我还不知道课题是什么呢?谁帮老师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一学生走上讲台,板书:大瀑布的----礼,“葬”字不知道写,边上同学提示,她补写好“葬”字。

我问学生怎样记住“葬”字。一学生说:“草地下躺着一个死人。”我问:“下面的部首呢?”有学生说:“是棺材呢。”我默许,暗暗高兴。

我又说:“你们见过大瀑布吗?”学生说:“小的见过,大的没见过。”

一生站起来说:“我见过黄果树大瀑布,在贵州。”

接着,我请学生背诵有关瀑布的诗歌,学生动情背诵了《望庐山瀑布》。

我请学生解释“葬礼”。有的说,人死了举行仪式。有的说,是给死人开追掉会。有的说,是埋葬死人时举行的仪式。我请学生找课文中的语句解释。

学生找到了一句: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我说:“一般是为逝世的人举行葬礼,这里却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个葬礼由谁主持?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老师急于知道这些内容,请大家推选一个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这篇课文。”

一位女同学极富情感地朗读了课文——《大瀑布的葬礼》。

我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我故意说:“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老师听力差一点,把握不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谁给老师说说?”

一男生:文章写巴西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再写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最后写举行葬礼的情形及总统号召人们保护环境。

学生为这男生的精彩发言鼓掌。

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归纳成以下几个问题:

1、总统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2、大瀑布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3、总统的话对人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与最要好的朋友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明确了两个问题:

1、总统主持葬礼的原因:

○昔日的大瀑布雄伟壮观。

○大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大瀑布是巴西的骄傲,为她的枯竭而惋惜、遗憾,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2、大瀑布发生变化的原因: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周围工厂用水无节制。

○乱砍乱伐森林。

全班齐读总统的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是大瀑布的悲剧不在重演!

我说:“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瀑布的枯竭确实是一个大悲剧。请同学们找出能概括昔日大瀑布价值的词语,再找出概括大瀑布毁灭后的词语。找出概括总统的号召的词语。”

板书:

昔日——雄伟壮观

现在——逐渐枯竭(垂危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保护环境,珍爱地球

最后,我要求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有的学生喜欢写大瀑布雄伟壮观的一段,理由:语句优美,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的学生喜欢写大瀑布形容枯槁的一段,理由:成语多,给人们的启示也多。

我说:“这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一没备课,二没教材,全在同学们学得主动。”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很多,写下上面的文字备忘。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2

【教材与学情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属于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和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维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先写巴西总统非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和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选编本科教材,一是继续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

我班同学对环保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环保方面的知识接触得也比较多,世界地理知识也略知一、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估计问题不大,拟在习作练笔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文中好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一幅世界地图。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葬礼的情形是怎样的?)

2、出示世界地图:

这件事发生在拉丁美洲的巴拉拉河上,它位于巴西和巴拉圭的交界上,河上有一条世界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是已知世界上流量的瀑布,也是最宽的瀑布,宽达3200米,年平均流量达13300立方米每秒。

至于课文写的是否和你设想的一样,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2、说说作者的思路。(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你想解决的问题,提问归纳为(让一个打字较快的同学马上打在屏幕上):

⑴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激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比较这里的“骄傲”与“他取得了一点成果就骄傲。”中的“骄傲”有何不同?

⑵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

和小诗一首:

夕日

雄奇景观数第一,滔滔不绝泻千里。

飘飘洒洒薄雾起,震耳欲聋水声晰。

世外桃源新空气,流连往返游人集。

如今:刻骨铭心大葬礼,凄凉水声落一滴。

生命垂危失望去,难过满怀游人离。

贪婪人类榨干你,千古美丽成回忆。

⑶这个世界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建水电站;水资源浪费;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⑷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包括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

2、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书,边读边画出答案,写写自身的理解。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4、全班说一说自身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5、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和想象力训练。

(个别读、比着读,齐读相结合。再请一个朗读较好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在朗读声中展开想象,想象夕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的情形。)

6、质疑问难。

7、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读一读。

四、随文练笔,深化情感

1、认真读课文最后两段,写一写非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所作的悼词。

2、交流习作:

下面,摘录我班巫隽健所写的悼词:今天,是个悲哀的日子,无论是谁,此刻的心情都是沉痛的、沮丧的、烦恼的。是啊,多好的大瀑布啊,他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骄傲与光荣!

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的大瀑布,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它的雄伟壮观举世无双。一直以来,我们为拥有这个大瀑布而感到自豪,但是现在,他终究在我们的疯狂破坏生态资源中低下了高傲的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瀑布一天一天地枯竭,却无动于衷,现在,它告别了大家,我们是否应该敲响心中的警钟呢?

不能再让悲剧延续下去了,我们用这双手和这颗聪明的头脑,可以发明一个新的奇迹,也可以破坏一个伟大的奇迹,大瀑布的命运是凄惨的,但我们不相信眼泪,大家行动起来,维护生态环境,让大瀑布永眠在这里吧!

五、安排课外作业

指导同学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水资源浪费

建水电站维护生态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保护地球

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3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4

《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是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找出迫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教学难点是体会巴西总统亲自主持瀑布葬礼的深远意义。

1、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一的什么样的瀑布小组合作的方式写在卡片上分类贴到前面,学生汇报(世界最大、雄伟壮观、令人陶醉、令人骄傲、即将消失、令人心痛失望、生命垂危、发人深省)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的雄风,场面雄奇壮观。充满了自豪的场面描写,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带给人极大的愉悦感。有的小组采用朗读的方法学习,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观看雄伟宏大的瀑布画面将学生带入意境,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再采用学生自读添空,教师引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的同时指导背诵积累词汇,进行语言积累。学生汇报即将消失、令人心痛失望、生命垂危的瀑布。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配乐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惋惜、失望、悲壮)。

2、层层深入解决教学重点。学生分析迫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今昔瀑布的对比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断送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生命”请学生默读第七自然段,默读的方法更便于学生思考。学生得出有三个原因:(1)20世纪80年代,巴西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是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2)周围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3)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使大瀑布的水量逐渐减少。学生先默读有关的语段,学生很容易找到书中的原因。为了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思考,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了解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关资料了解他发出的电对本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同学们建水电站、工厂生产、伐树人们都是为了建设家园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个抒己建引导学生更全面的辨证的看待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饵而不见钩。导致大瀑布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心,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不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利用水资源学生还提出学生还提到了可持续性发展科学的利用有限资源。

3、采用课外延伸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①、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还远不止一个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列举了许多环境被破坏的事例。学生观看破坏环境的直观的录象。

②、写话:

看了这些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是吗?写下来写一句抒情的话用振聋发聩的语言唤醒二十一实际人们的环抱意识把你的全部的情感都溶进去写一句格言警句的话。学生写出的话虽然还很稚嫩,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流露。

③、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第一意识是环保意识。课下我们进行社会调查学校、小区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不符和环保要求,把调查报告寄给环保局、或新文单位敢寄吗?科学的利用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音乐结束本课。下课时教师把环保小卡片发给各位环保小使者。把本课的教育意义延伸到课外。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5

散步的风原创 

一、教学目标

1、紧扣“雄伟壮观”、“奄奄一息”,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通过进行昔日瀑布壮观景象与现今瀑布枯竭景象的反复朗读对比,唤起学生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心。

2、理解大瀑布悲剧形成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自由质疑。

板书课题“葬礼”。

能谈谈你对“葬礼”一词的理解吗?

是的,葬礼就是为去世的人举行的殡葬仪式,它寄托亲人的哀思,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大瀑布的葬礼

(补充课题,学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3-7,直奔重点段。

板书生词: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雄伟壮观 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飞流直下 飘飘洒洒 清晰可闻

奄奄一息    逐渐枯竭  生命垂危   形容枯槁 

1、指名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2、   这些词语都出现在课文的哪一段?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从这段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瀑布的地理位置 瀑布的名字瀑布的样子)

3、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瀑布的雄伟壮观)哪些句子具体写瀑布的雄伟壮观?指名学生读这些句子。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句写作者的视觉,第二句写作者的听觉。不管是视觉和听觉,都是作者敏锐的观察。正因为如此,大瀑布才能精彩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4、   师点评:我给大家解释两个数据:1万立方米相当于98个教室那么大,而我们整个大新路小学也没有98个教室。30千米就是60里,它相当于从仙桃到沔城的距离。一万立方米米的水从高处落下,60里外也听的见,这么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见过吗?它曾经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与自豪,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也为这世界奇观骄傲一回,自豪一回。齐读。

、听老师朗读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同学们想象的真好。

5、那么去那里的游人有什么表现?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几个词语归纳游人的表现:纷至沓来 陶醉不已 流连忘返 请人板书。

6、从游人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景,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游人的陶醉?全班第三自然段。但是这一切都代表过去。从第三段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7、板书“曾经”

8、那么瀑布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板书:现在 指名读第二排词语。提问:这些词语出现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

9、指名读课文第7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也用一个词归纳。哪句话具体写了大瀑布现在的样子?解释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再指名读这一段。游人的表现呢?也请人找词语归纳。板书在第二排词语:乘兴而来  失望而去 )

10怎样读才能读出游人的心情?先练习 再指名读。

大瀑布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6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瀑布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现在这个样子?它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1、建水电站  2、工厂用水无节制 3、滥砍滥伐

是的,正是这三大人为的破坏,导致了大瀑布的枯竭;正是这三大人为的破坏,扼杀了瀑布的雄奇。即使我们有幸到巴拉那河去,我们也见不到那人间的美景,世界的奇迹。

读着这样的一段文字,我们的心,是(沉痛的,难过的,悲哀的)

请男女生对比朗读第三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发现大瀑布的过去和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此以外,游人的表现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这两部分对比是怎样巧妙的融为一体的呢?

请同学们看第5自然段。齐读。一个巧妙的过渡词:“但是”,使这两部分内容浑然一体。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巧妙的安排过渡词过渡句。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瀑布的衰变,引起众多环境保护者的关注。也让世人震惊。1986年9月,巴西总统也投身到这个活动中来。齐读第一段。这样的葬礼,可以说举世瞩目,问所未闻,见所未见。我这里有一份总统写的悼念词,想听听吗?

总统讲话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板书:维护生态环境 珍爱地球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让我们再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总统主持葬礼,再写总统主持葬礼的原因,最后回到总统主持葬礼的这一环节上来。这种叙述顺序叫倒叙。而文章首尾部分也形成了呼应。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三总结 :学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布置作业:

1、如果大瀑布会说话 它可能会说些什么?

2、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6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的设计质疑释疑,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引导,鼓励学生在自读感悟、情感体验中,领悟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赶紧一起看看吧!

说教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分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自下而上所面临的大事。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从塞特凯达斯瀑布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枯竭,体会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2、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及游人看到这一情形后的场面。

说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法。

1、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质疑。“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这样不仅引出课文所要学习的目标,而且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情境演示法

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媒体创设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即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与如今的状况。利用直观动感的画面,背景音乐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几年后到逐渐枯竭,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波澜,而且也很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所学内容打下很好的感情基调。

3、比较教学法: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如“雄伟壮观”“咆哮而下”“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等词句,通过展开想象,比较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过去、现在的不同情形,体会到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

4、朗读感悟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课文的精彩片段,如“昔日的雄伟壮观”,“如今的奄奄一息”等部分,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感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展开想象,并有机会渗透说话训练,击活学生的思维,使孩子们从内心强烈发出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呼喊。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条瀑布就是闻名于世的塞特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然而今天巴西的总统却为这条大瀑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等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取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对于你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①抓住重点词句②联系上下文③与同学讨论交流等)

3.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汇报昔日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1)瀑布雄伟壮观。它是世界是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瀑布的雄伟、气势)

(3)看大瀑布流淌的情景课件,面对这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①赞美一番②引用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过渡:这样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不仅让游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而如今,大瀑布又是什么样子的哪?

2.汇报现在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心情。

(1)指名说,作者把瀑布形容“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体会句子表达的生动、准确。

(2)指导感情朗读(播放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课件)(读出“奄奄一息”感觉)

(3)看到此情此景与前面的流连忘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难过,惋惜,遗憾,)

(4)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3.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设计环保广告语

四.激发想象,表达情感。

1.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饱含觉悟地说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想想应怎么写悼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扮演菲格雷特总统,到台前演讲。

4.记者招待会。

5.小结: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到来的生态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中,让我们一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7

预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带给人们骄傲和快乐的原因及造成现在景象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课时安排:

本文为略读课文,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安排:

一、谈话导入,了解地理。

1.出示地图,介绍地理位置。

2.出示课题。

(1)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

三、今昔对比,品鉴感悟。

1.学习昔日瀑布。

(1)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让人看出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瀑布,带给巴西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骄傲与自豪的句子。把有关内容划出来,动情地读一读。

聚焦1描写昔日瀑布的句子。

聚焦2人们游览瀑布后感受的句子。

(2)交流品鉴,朗读和感受。

主要教学策略:

(1)抓词眼感受昔日瀑布的雄伟壮丽。

(2)分层感受昔日瀑布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验感悟。

2.学习今天瀑布。

(1)观看图片谈感受。

(2)朗读感悟。

3.感受悲剧的原因。

(1)读文,感受原因。

(2)补白写话,感受已至暮年的塞特凯斯瀑布内心的心灵读白。

(3)交流补白,提升认识。

四、感悟葬礼,提升主旨。

你从这场特殊的葬礼上感受到了什么?

五、回环昔日,向往美好。

读曾经瀑布的句子,向往美好的未来。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遭受破坏后的样子。

2、了解大自然的美妙绝伦,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场为了大瀑布举行的葬礼。

大声地把这条瀑布的名字喊出来。课件出示。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是否有什么疑问?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

二、初读课文

1、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你进入课文中去了解。昨天都预习过了,那我们一起看看预习的效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词语,有些词语可能比较难读,你觉得哪些词语读的时候应该注意。

请你大声的读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来。

2、难读的词语解决了,那朗读课文的难读就要小很多。拿起你的课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后思考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要给大瀑布举行葬礼?

生自读

3、谁来说说?你可以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三、进入课文

1、感受昔日瀑布的雄伟

从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因为所以中我们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原来昔日的大瀑布是如此的雄伟。

(1)你是否已经发现了这条雄伟的大瀑布?快把它找出来。

大家一起说,在第几自然段?(第三)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自己读读这一段。

你读着读着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条瀑布?你可以使用书上的词,也可以自己想。

生回答并板书三个词语。

这幅画面是否让你想起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同学们反应很快。

(2)让我们再次近距离观察这条瀑布。课件播放瀑布视频。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感受。

这条瀑布是如此的雄伟壮观,因为它——

这条瀑布又是如此的充满活力,因为它——

这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因为它——

2、感受现在的“凄凉”

(1)然而,我们也发现了,这条瀑布是“曾经”雄伟,那么现在呢?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读了之后你的心情怎样?你的呢?(叫2-3个)

(2)是的`,现在的瀑布就像一位老人,变得——生一起回答并板书三个词语。

让我们一起看看现在的它。课件出示。欣赏完后立即出示下一课件。

(走近学生)你的脸上为什么写满失望?读。

你为什么又眉头紧锁?

你为什么在唉声叹气?

3、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什么?(第六自然段)

是啊,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随意破坏,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然而不管我们如何伤心难过,大瀑布是永远不会再出现了。所以,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到最后一句,课件出示)

让我们记住巴西总统的呼吁——

让我们向全世界的人发出呼吁——

四、拓展练笔

我们不愿大瀑布的悲剧重演,然而生活中却不断在重复着这样的悲剧。

课件展示。

(1)这些是已经灭绝的动物。曾经它们和我们和谐相处,曾经它们快乐的生活,曾经它们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可是现在你只能在图片或者博物馆里看到它们了。

(2)这一个个树桩像是在向我们人类抗议,这一节节树干又像是在哭泣。

(3)这是我们生活的一角,也许某一天,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

(4)这更是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渔民们辛辛苦苦养了几年的鱼一夜之间全部死亡,损失可想而知。

这一幅幅画面触目心惊,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经不起人类的折磨。那就请你拿起笔,写下你对人们的呼吁好么?(放音乐)

五、小结全文

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母亲。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9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2.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图片,伊泰普水电站的资料、图片。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释题入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读探究

1.研读阅读提示。

①指生读阅读提示;②交流,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几条读书要求?用笔标出来。

2.自读理解感悟。

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②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自学课文。③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收获研讨。

①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为一条大瀑布而举行,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

②这件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④分条写出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⑤想象参加大瀑布葬礼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⑥学习了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人们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大瀑布的命运,请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

1.你认为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2.在经济发展中应如何保护好环境?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1

之三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中心小学

[设计理念:]

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为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3.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大瀑布的葬礼》。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一条大瀑布脚下,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有什么疑问?

生:提出问题。(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大瀑布的葬礼》专题学习网站”自学文章,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内自已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索,小组协作

网站设计了七个导航按钮:课文速读、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举行葬礼、参考资料、拓展活动,学生按导航按钮的顺序依次自学。

1.课文速读。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带给人们的是惊喜、愉悦。为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选了表现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录像或图片。

师:请同学们先通过录像、图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种什么景象,而后小组同学相互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生:欣赏、交流(略)。

师: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及赞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几幅大瀑布将枯竭的图片。

生:观图后读以下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用惋惜、失望、悲壮的语气读,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形容枯槁”,学生往往会问:“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原因概括出来。

生:(略)

5.举行葬礼。

师: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个特别的葬礼,作者的情感变得庄严、神圣。请同学们看一看当时举行葬礼的相关图片,听一听那低缓、悲痛的乐曲,体会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听、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参考资料。仅凭一篇文章令学生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显然不够,为此网站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提供相应资料:

⑴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 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00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

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称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类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行为必须加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保护地球,别无选择。

⑵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xx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7.拓展活动。此环节一般安排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节。

三、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教师及时参与学生小组学习、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教师为学生提供汇报学习成果,拓展延伸学习活动的机会。

1.交流体会。感情朗读、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组自学时穿插进行。

2.拓展思维。为使学生真正领悟这一葬礼的特殊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①“葬礼”埋葬的是什么?(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②“葬礼”要唤醒的是什么?(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唤起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责任心。)

3.拓展活动。本篇课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课内可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篇文章我打算怎么做?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周围有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2、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网络阅读,了解更多地球环境现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的胆魄。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网络阅读,了解更多地球环境现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的胆魄。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导入,引导质疑

1、播放音乐,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参加一个特殊葬礼……

录音重返现场: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娜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瀑布的葬礼》。

2、由题生疑。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组成自学提示:

⑴大瀑布变化前后各是怎样的景象?

⑵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

⑶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主持瀑布的葬礼?

3、进入专题网站。

二、信息导航,自主阅读

1、依据提供的信息,(文本,词语解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阅读,完成自学提示。

2、教学反馈:

⑴昔日的瀑布:

展开想象,丰厚瀑布形象: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其形象、声音、游客体会瀑布的雄壮并感情朗读)

⑵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师:让我们面对着瀑布,深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课外拓展:其实,大瀑布不仅仅给巴西人民带来了美的享受,它还给巴西带来了许许多多,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它还给巴西带来了什么?想一想,水资源那么丰富,它还会带来什么?(学生自由说)

⑶再赞瀑布,升华瀑布形象:

师:的确,大瀑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让我们带着赞许的目光再次欣赏大瀑布,边看边思考:如果你是游客,看到这样的瀑布,你会怎样赞美她?(录象再现)

3、今日的瀑布:

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他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骄傲,同学们,回忆是甜蜜的,温馨的……然而现实又是残酷的,葬礼上更多的人看到了现在的大瀑布……

⑴观察比较,描述瀑布形象:

同学们都被惊呆了,比较中才会有发现,才会有思考。请同学们抓住“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三个词来进行比较,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瀑布?

(几条水流无精打采地流淌着,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风;我隐约听到了它痛苦的呻吟:“快救救我吧!”;往日一泻千里的气势早已荡然无存,偶尔发出一阵哀鸣;它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痛苦呻吟,更像个无助的孩子在偷偷地哭泣。……

师:是啊!今日的大瀑布早已面目全非了!作者用动情的笔调写出了今日的大瀑布,自由读读这部分,认真品味。(生自由读)

⑵体会心情,诵读心灵感悟:

师:看着这个画面,读着这段文字,此时,你是什么感受?(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师:读出你的感受吧!

⑶研读文本,感悟瀑布心声:

师:此时,瀑布无言,默默承受着一切苦难,一切不幸,一切不平……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让曾经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大瀑布如今变成了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

⑷引读: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师(动情地):由于人类的破坏,大瀑布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逐渐变成了奄奄一息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今天,我们来到葬礼现场,我们怎能忘怀昔日的大瀑布?这一切怎能不让人心痛不已?让我们再读第三自然段,“追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现在大家还像刚才那样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读?

⑸课堂学法及写作特点小结。

三、创新阅读

1、学生进行专题阅读。

2、2人一组,了解地球环境变化的一个典型事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失色的地球;地球在发烧;……)说说其变化前后的情况、对人类的危害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留言板中。

3、交流反馈(学生按要求口述──浏览学生留言)。

4、小结。

5、深化中心:葬礼是为去世的人举行的,而瀑布并没有完全消失,为什么给它举行葬礼呢?

(学生自由说。)

这就是本次葬礼“特殊”之所在,那就是唤醒人们,呼吁人们重视环保,爱护自然。

四、拓展阅读

1、师引言。

2、学生进入相关网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内容,进行网络阅读,(了解瀑布的有关知识、世界著名瀑布情况、地球环境状况、……或利用搜索引擎自查了解相关资料。)

3、简单反馈。

五、总结延伸

1、课外搜集: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瀑布?了解这些瀑布的现状,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召开《我国瀑布现状报告会》。

2、想象作业:

几十年后塞特凯达斯瀑布将会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画的同学画一画,想写的同学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瀑布游人

过去:雄伟壮观、流连往返

对比: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现在:形容枯槁、失望而归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4

三山中心小学章如兴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大瀑布的葬礼》主要讲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根据本课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自然、自主、自学的原则,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以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升华中心为主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

在确立专题“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学生自主研读后,进入交流环节:

师:谁能成为勇敢的学生,先来说说。

生:葬礼特别隆重,巴西总统特意穿上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葬礼。

生:举行葬礼是为了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

(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章老师,我有个问题?

(学生的突然插嘴,让我一愣。但我并没有扼杀他的想法,而是让他向大家说)

生:我觉得不应该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师:(我怔住了)噢!为什么呢?章老师很感兴趣,你能说说吗?

生:大家想,这么大这么美的瀑布就这么消失了,难道不可惜吗?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让她恢复青春。

(大家听了都睁大了眼)

师:你的想法很好,真有见解。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

生:章老师,我也觉得人们应该行动起来,哪怕需要再长的时间,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也要让大瀑布恢复原来的面貌。

师:(我为他们的发言而鼓掌)你们的见解很有道理,如果你们愿意,咱们下课好好聊聊。

(下课后,这些学生主动找我,更深更远地和我探讨了怎样恢复大瀑布原来面貌等问题)

反思: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虽然这是一个插嘴的学生,似乎在以前看来是不守纪律,但是从他的话中我真正感受到了他那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得更新观念,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真正主动学习的场面。为何不打破陈规,允许学生“插嘴”呢?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教学多一点民主,少一点“纪律”,多一点活跃,少一点沉闷。今天,我的做法应该是成功的。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我们必须要保护这种看似“答非所问”的现象,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缩短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一种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此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增添表达的自信心,让其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放手”后,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活跃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如果我当时一声“喝骂”就淹没了一个具有潜力的人才呀!作为接受新课程洗礼的我们培养的是有个性的学生,有主见的学生,而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是否也需要一点个性?那就是如何真正地投入到教材的钻研中去,敢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并且有敢于向教参挑刺的勇气,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

看着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很快乐。我想,我得感谢“新课程”,是“新课程”给予我“放手”的信心,让我真正体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我深深感悟到“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我相信,课堂上,教师只要留给孩子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地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听到孩子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duoxuexi.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课前准备】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4、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⑴交流。

⑵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雄伟壮观

飘飘洒洒

震耳欲聋

大瀑布(对比)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生命垂危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大家请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花圈)

今天,老师就要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为什么呢?就让一起来学习第14课----大瀑布的葬礼。(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教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大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通过分享大家共同搜集的资料,同学们不禁对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那种雄伟壮观发出惊叹,那么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这条瀑布。

4、感情朗读课题,质疑。

(1)“葬礼”是什么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步感知全文

1、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口头填充(屏幕出示)

三、昔日雄伟壮观

教师:为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有国家总统亲自主持,这真是一场特殊的葬礼,我们不免产生疑问:这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昔日的大瀑布的?今天的大瀑布又是什么样的?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朗读,画句子。

2、学生读句子。

3、朗读想象(鼓励用文中的语言)。

老师也来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结合重点词汇,指导感情朗读。

把你对瀑布的赞叹用朗读表现出来吧!

6、教师小结:如果此刻你就站在的瀑布的脚下:你最想说什么?

四、今日形容枯槁

但这雄伟的奇观,却在逐渐消失----今日的大瀑布是什么样的呢?

1、学生朗读句子。

2、屏幕出示文段。

3、有一句话形象地写出瀑布的样子,是哪句?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什么?

4、与前面瀑布的样子作对比,你能想象瀑布现在的样子吗?

5、游客们看到瀑布前后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6、看到这幕情景,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

7、感情朗读。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精选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